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一帶一路”區域金融合作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460938
- 條形碼:9787519460938 ; 978-7-5194-6093-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一帶一路”區域金融合作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聚焦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區域金融合作,對以下四個方面進行了討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區域金融合作的基礎,包括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金融發展、金融體系穩健性和脆弱性、金融風險和金融危機預警和防范等,以及區域金融合作基礎和環境條件等進行分析;第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區域金融合作機制的需求和合作動力,從國際經濟治理的視角,對“一帶一路”區域機制與全球經濟治理機制的互補和競爭關系進行分析,進而探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區內金融合作機制的需求和動力;第三,“一帶一路”區域金融合作倡議及具體議程,包括對區域內金融一體化、跨境資本流動、區域發展融資機構、區域流動性救援機構、區域貨幣基金組織等的設想和設計;第四,“一帶一路”區域金融合作現狀及政策建議,主要針對共建“一帶一路”中的債務可持續性問題進行現狀、政策和對策分析。
“一帶一路”區域金融合作研究 目錄
一、霸權、霸權更替及霸權行為方式
二、若干國家權力指數比較分析
三、國際金融權力分析
四、結論及啟示
第二章 構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區域金融安全網
一、“一帶一路”倡議與沿線國家區域金融合作
二、全球金融治理機制向多層次多元格局轉變
三、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區域金融安全網快速擴張
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區域金融合作倡議
五、結語及策略展望
第三章 “一帶一路”區域金融合作與亞投行融資風險防范
一、引言
二、AIIB戰略定位及其潛在融資風險
三、“一帶一路”區域金融安全網倡議
四、“一帶一路”金融安全網的開發性融資風險防范功能
五、總結及展望
第四章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金融深化、金融包容及經濟增長
一、金融深化與金融包容
二、金融發展、金融包容促進經濟增長的傳導機制與解釋
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金融深化與金融包容的指標分析
四、實證分析
五、結論及政策建議
第五章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金融開放與經濟波動
一、問題的提出
二、金融開放的經濟波動效應:機制與解釋
三、實證分析
四、結論
第六章 外匯儲備、雙邊貨幣互換與流動性沖擊
一、文獻綜述
二、理論模型
三、雙邊貨幣互換的福利效應分析
四、*優外匯儲備規模、*優貨幣互換額度與流動性沖擊
五、結論與建議
第七章 中國簽訂本幣雙邊貨幣互換協議影響因素實證分析
一、雙邊貨幣互換協議的相關研究進展
二、中國雙邊貨幣互換協議發展現狀
三、中國簽訂雙邊貨幣互換的影響因素分析
四、實證分析
五、結論
第八章 外部資產頭寸及估值效應分析——以金磚國家為例
一、估值效應的估算及相關文獻
二、1970-2015年金磚國家估值效應特征事實
三、1990-2012年金磚國家估值效應的PVAR分析
四、1990-2012年金磚國家匯率變化導致的估值效應
五、1970-2015年金磚國家資產價格變化導致的估值效應
六、結論及對策建議
第九章 周期性趨勢、估值效應與國際消費風險分擔
一、問題的提出
二、文獻回顧
三、基本理論模型與測算方法
四、特征事實及理論假設
五、實證檢驗
六、結論與政策建議
第十章 多邊發展銀行有效性分析——以世界銀行為例
一、世界銀行發展項目執行及評價
二、國家發展項目相關研究進展
三、研究設計
四、實證結果分析
五、結論及啟示
第十一章 “一帶一路”國家債務可持續性分析——以柬埔寨、老撾、緬甸三國為對象
一、引言
二、文獻綜述
三、柬老緬三國債務現狀分析
四、基于低收入國家債務可持續性框架的債務風險評價
六、總結和政策建議
第十二章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債務可持續性分析——IMF框架及其修正
一、相關研究進展
二、IMF的債務可持續分析框架
三、基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修正
四、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后記
“一帶一路”區域金融合作研究 作者簡介
楊權,2006年畢業于廈門大學世界經濟專業,獲經濟學博士學位。現為廈門大學經濟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廈門大學中國(福建)自貿試驗區研究院研究員。曾經赴美國康奈爾大學經濟系從事訪問學者工作一年(2011.1-2012.1)、赴英國杜倫大學商學院從事高級訪問學者工作一年(2017.10-2018.10)。 自2003年博士研究生學習階段開始,延續至博士畢業留校任教,近二十年的時間里一直從事世界經濟和國際金融理論與政策方面的研究,具體研究方向為國際經濟一體化、國際貨幣與金融合作。曾經出版專著兩部:《東亞區域金融深化——由金融合作走向貨幣合作的路徑選擇》(經濟科學出版社,2008年)、《東亞經濟體大規模外匯儲備現象研究——以國際儲備體系變革與區域金融合作為背景》(經濟科學出版社,2012年)。 迄今在《經濟學動態》《當代亞太》《財貿經濟》《統計研究》等權威和核心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一帶一路”研究專項1項(共建“一帶一路”中的債務可持續性問題研究,2019)、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金融合作研究,2016),參與國家社科重大項目2項(均為子課題負責人),參與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1項(子課題負責人),主持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課題7項,主持和參與橫向科研課題20多項。
- >
我與地壇
- >
姑媽的寶刀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煙與鏡
- >
推拿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