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政和縣魏氏志(精)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1581513
- 條形碼:9787561581513 ; 978-7-5615-8151-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政和縣魏氏志(精) 內容簡介
政和縣魏姓通過950多年的繁衍,目前是政和縣第十大姓,其人口一萬余人,是政和縣人口重要組成部分,從歷史至今政和魏氏對政和縣社會發展做出了貢獻。分為源流遷徙、繁衍分布、譜諜譜序、文化遺產、著述藝文、人物紀傳、大事紀略等六個章節,比較系統介紹了從1068年魏甲太到政和縣開基950多年來的繁衍、生產、社會活動等歷史風貌,政和魏氏對政和縣社會發展做出了貢獻。《政和魏氏志》的編纂出版,是對政和縣姓氏文化研究的重要補充。
政和縣魏氏志(精) 目錄
**章 源流
**節 溯源
一、源自姬姓
二、源自隗姓
三、源自改姓
第二節 入政定居
第三節 家族繁衍
一、啟一家族
二、遷一家族
三、高二家族
四、層四家族
五、和七家族
六、增寶家族
第四節 郡望
第二章 分布
**節 人口分布
第二節 主要聚居地
一、政和縣城關
二、政和縣鐵山鎮鐵山村
三、政和縣外屯鄉外屯村、下池自然村
四、政和縣外屯鄉稠嶺村
五、政和縣星溪鄉章口村
六、政和縣星溪鄉后寶岱自然村
七、政和縣星溪鄉九蓬村
八、政和縣星溪鄉長際東坑自然村
九、政和縣鎮前鎮寶巖村
十、政和縣鎮前鎮茶溪村
十一、政和縣鎮前鎮鄭源自然村
十二、政和縣鎮前鎮西溪村
十三、政和縣東平鎮西表村
第三節 世系行第
一、世系
(一)黃帝-畢高世系圖
(二)畢萬-魏徵世系圖
(三)魏徵-魏甲太世系圖
二、行第
(一)新擬命名世次字首
(二)政和魏氏舊譜行第對照
第四節 高壽
一、古人高壽題名(摘自1919年版政和縣志)
二、今人高壽題名表
……
第三章 譜牒譜序地輿
第四章 文化遺產
第五章 人物
附錄大事
后記
**節 溯源
一、源自姬姓
二、源自隗姓
三、源自改姓
第二節 入政定居
第三節 家族繁衍
一、啟一家族
二、遷一家族
三、高二家族
四、層四家族
五、和七家族
六、增寶家族
第四節 郡望
第二章 分布
**節 人口分布
第二節 主要聚居地
一、政和縣城關
二、政和縣鐵山鎮鐵山村
三、政和縣外屯鄉外屯村、下池自然村
四、政和縣外屯鄉稠嶺村
五、政和縣星溪鄉章口村
六、政和縣星溪鄉后寶岱自然村
七、政和縣星溪鄉九蓬村
八、政和縣星溪鄉長際東坑自然村
九、政和縣鎮前鎮寶巖村
十、政和縣鎮前鎮茶溪村
十一、政和縣鎮前鎮鄭源自然村
十二、政和縣鎮前鎮西溪村
十三、政和縣東平鎮西表村
第三節 世系行第
一、世系
(一)黃帝-畢高世系圖
(二)畢萬-魏徵世系圖
(三)魏徵-魏甲太世系圖
二、行第
(一)新擬命名世次字首
(二)政和魏氏舊譜行第對照
第四節 高壽
一、古人高壽題名(摘自1919年版政和縣志)
二、今人高壽題名表
……
第三章 譜牒譜序地輿
第四章 文化遺產
第五章 人物
附錄大事
后記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唐代進士錄
- >
朝聞道
- >
巴金-再思錄
- >
自卑與超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隨園食單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山海經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