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禮記(精編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3782324
- 條形碼:9787553782324 ; 978-7-5537-8232-4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禮記(精編本) 本書特色
國學大書院 全新升級軟精裝鎖線裝訂精編本!闡釋禮經意涵,了解中華“禮文化”不學禮,無以立 禮為做人之根本 。古代禮治圭臬,儒家“十三經”之一,先秦時期典章制度、儀式和禮節,一書囊括。 1.古代禮治圭臬,儒家“十三經”之一。研究中國古代禮制與儒家學術思想史的重要著作。 2.闡釋禮經意涵,了解中華“禮文化”。先秦時期典章制度、儀式和禮節,一書囊括。 3.注釋、譯文精煉曉暢,輕松理解原文。 4.解讀、事例引經據典,點明現實意義。 宋代理學家朱熹:《儀禮》,禮之根本;而《禮記》乃其枝葉。《禮記》乃秦漢上下諸儒觶釋《儀禮》之書,又有他說附益于其間。”近代思想家梁啟超:《禮記》為儒家者流一大叢書。《禮記》之*大價值,在于能供給以研究戰國、秦、漢間儒家者流,尤其是荀子一派學術思想史之極豐富之資料。 現代史學家呂思勉:《禮記》為七十子后學之書,又多存禮家舊籍。讀之,既可知孔門之經義,又可考古代之典章,實為可貴。
禮記(精編本) 內容簡介
《禮記》初時據說有一百多篇,后為漢朝學者戴德簡化為85篇,世人稱之為《大戴禮記》。在編撰過程中,我們從權威版本中篩選出極為經典、實用,且具有文學價值的28個篇章,將其編輯成冊。將每篇分為諸多小節,每個小節分為三部分:原文、注釋與譯文。整本書結構嚴謹,言簡意賅,意蘊深遠。
禮記(精編本) 目錄
曲禮下/ 25
檀弓上/ 36
檀弓下/ 60
曾子問/ 73
文王世子/ 85
禮運/ 96
禮器/ 106
郊特牲/ 115
內則/ 126
玉藻/ 132
大傳/ 147
少儀/ 151
學記/ 163
樂記/ 172
雜記下/ 194
祭義/ 198
經解/ 206
哀公問/ 211
仲尼燕居/ 217
孔子閑居/ 224
坊記/ 229
中庸/ 240
表記/ 256
緇衣/ 270
問喪/ 279
服問/ 284
間傳/ 288
三年問/ 293
儒行/ 297
大學/ 304
冠義/ 313
昏義/ 317
鄉飲酒義/ 322
射義/ 329
燕義/ 335
聘義/ 339
禮記(精編本) 節選
※ 原文 客車不入大門。婦人不立乘。犬馬不上于堂。 故君子式黃發,下卿位,入國不馳,入里必式。君命召雖賤人,大夫、士必自 御之。介者不拜,為其拜而蓌1 拜。祥車曠左。乘君之乘車不敢曠左,左必式。仆御婦人,則進左手,后右手。御國君,則進右手,后左手而俯。國君不乘奇車。車上不廣欬,不妄指。立視五巂2,式視馬尾,顧不過轂3。國中以策彗恤勿驅,塵不出軌。國君下齊牛,式宗廟。大夫、士下公門,式路馬。乘路馬,必朝服,載鞭策,不敢授綏,左必式。步路馬,必中道。以足蹙4 路馬芻有誅,齒5 路馬有誅。 ※ 注釋 1 蓌(cuò):蹲。2 巂(guī):同“規”,車輪的周長,一規為一丈九尺八寸,五規就是九十九尺。3 轂:車輪中心的圓木。4 蹙:通“蹴”,踩,踏。5 齒:年歲,年齡。 ※ 解讀 《曲禮》是古代的一部禮書。內容是記載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的細小規矩。“曲” 是委曲詳盡的意思,把這些細微的生活規矩詳細記載下來,就是《曲禮》。《曲禮》的形式是條列式的。《禮記》禮器篇中說“曲禮三千”,就是說原來有三千多條。《禮記》的**篇就是《曲禮》,那是因為用全篇的**句“曲禮曰”作篇題,就像《論語》的“學而”“為政”篇題的做法是一樣的。《曲禮》全篇的內容,都是一些具體細微的生活規矩,大概有很多條就是原來古禮經的文字。 我們不能不感嘆古人“為禮以教人”的良苦用心和他們對“禮”的謹慎態度。我們讀了《曲禮》,可以從中學到很多在現代社會被忽視甚至被遺忘,卻能代表中華民族美德的、有價值的東西。比如尊老愛幼、尊敬師長、修身踐言、禮尚往來,等等。 此外,還有很多細節,像吃飯、和人交談、贈送接受禮物等,對我們的生活、工作、學習各個方面都大有裨益。從另一個側面,我們也能對距離現在非常遙遠的古代人們的社會生活有所了解。通過和現代社會的對比分析,了解社會發展的進程。 我們學習《曲禮》,乃至整部《禮記》,只要堅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的審慎態度,就一定會學有所得。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帶來很多并發癥,其中重要的一 點就是造成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淡薄。改變這種狀況的方法之一,就是注重自身修養的提高,把知禮、行禮作為做人的準則。《曲禮》中有許多我們平時不太在意的生活規矩,但是對我們個人的生存、發展卻有著很重要的作用,應引起我們的重視。
禮記(精編本) 作者簡介
戴圣,是春秋宋國君主宋戴公(子撝)的第二十三世孫,西漢梁國睢陽人 ,曾任九江太守,平生以學習儒家經典為主,尤重《禮》學研究。與叔父戴德合稱為“大小戴”。戴德號稱“大戴”,戴圣被稱為“小戴”。戴圣成為今文禮學“小戴學”的開創者,曾選集戰國至漢初孔子弟子及其再傳、三傳弟子等人所記的各種有關禮儀等論著,編撰成書。被稱為《小戴記》或《小戴禮記》。該書后經鄭玄作注,使它擺脫從屬于《儀禮》的地位而獨立成書,成為今本《禮記》。
- >
推拿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朝聞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史學評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巴金-再思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