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復旦大學文化遺產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9160550
- 條形碼:9787309160550 ; 978-7-309-16055-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復旦大學文化遺產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考古學、博物館學、文化遺產、文物學、藝術史、古建園林研究與保護等相關領域的學術論文25篇, 分為特稿、思想與方法、藝術史與文物學、博物館研究、科技與保護、探索與發現、遺產論壇等板塊, 力圖呈現文物與博物館研究的*新科研成果, 具有較高的學術參考價值, 供相關領域研究者參考閱讀。
復旦大學文化遺產研究 目錄
特稿
交叉融合開拓創新——科技考古研究院建立三年回顧
思想與方法
考古學闡釋與歷史重建——《史前研究的方法》導讀
釋“能動性理論”——與理性選擇理論的比較研究
科技考古與范式變遷的思考
藝術史與文物學
浙江青瓷興盛原因略論稿
歷代印譜形制演變及動因探析
秦時期地方縣政下漆事運營的考察
漢代樂浪郡彩繪漆篋的工藝與圖案探析
先秦時期的研和硯
博物館研究
試論上海中小學生“博物館研學旅行”中的家校參與
文化“走出去”視角下的政府 型對外展覽研究——以“華夏瑰寶展”為例
地方博物館公共服務的優化對策研究——以重慶主城區博物館為例
博物館理事會制度社會治理創新
紀念類博物館對實施學生愛國主義教育作用的思考
復旦大學博物館學本科專業文物學課程的早期實踐
科技與保護
新石器時代轉型影響下的東亞父系遺傳結構
新疆奇臺石城子漢代城址出土建筑材料的植物考古研究
中國瑞香科皮料手工造紙現狀
探索與發現
關于甲骨著錄的新課題——以復旦大學所藏甲骨的整理出版為例
寫在《中國初期 形成的考古學研究——陶器研究的新視角》出版之后
四大早期文明記數符號異同的比較
中國藝術品鑒定的現狀及相關思考
遺產論壇
上海中心城區江南文化的挖掘和保護傳承:以普陀區為例的探索
修復技藝類“非遺”項目的保護現狀及相關問題的思考
鄉村遺產闡釋——多學科融合的視角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我與地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巴金-再思錄
- >
史學評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