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濟陽鄉村文化遺產要素概覽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2274574
- 條形碼:9787112274574 ; 978-7-112-27457-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濟陽鄉村文化遺產要素概覽 內容簡介
本書基于山東建筑大學與濟南市濟陽區政協聯合開展的“濟陽鄉村遺產要素普查調研”工作,系統全面地向讀者展示了濟陽這塊黃河岸邊古老和充滿文化積淀土地上鮮活的鄉村歷史文化要素,為濟陽記錄了寶貴的歷史資料。為更好地弘揚濟陽優秀傳統文化、全面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和城市更新轉型發展,實現守得住歷史記憶、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情鄉愁作出了基礎性的重要貢獻。本書適用于高等院校建筑學、城鄉規劃、風景園林等專業師生,行業從業者,濟南市濟陽區相關部門和鄉鎮政府管理人員,以及關注鄉村文化遺產的愛好者閱讀。
濟陽鄉村文化遺產要素概覽 目錄
序
前言
**章 緒論
**節 區位環境
一、地理區位
二、氣候物產
三、自然山水
第二節 建制沿革
一、古代時期
二、近代時期
三、現代時期
第三節 濟陽古城
一、發展演變
二、空間格局
三、建筑特色
第四節 鄉村遺產特征
一、類型多樣
二、風格多元
三、特色鮮明
第二章 鎮街綜述
**節 濟陽:古城斜莊、獨具特色
一、基本情況概述
二、遺產要素特征
三、遺產分類統計
第二節 濟北:防御村落、因地營建
一、基本情況概述
二、遺產要素特征
三、遺產分類統計
第三節 回河:名人輩出、交通便捷
一、基本情況概述
二、遺產要素特征
三、遺產分類統計
第四節 垛石:生土營造、宏制人文
一、基本情況概述
二、遺產要素特征
三、遺產分類統計
第五節 曲堤:儒風文化、四街八隅
一、基本情況概述
二、遺產要素特征
三、遺產分類統計
第六節 孫耿:尚書故里、職能老鎮
一、基本情況概述
二、遺產要素特征
三、遺產分類統計
第七節 崔寨:水村相依、生態御黃
一、基本情況概述
二、遺產要素特征
三、遺產分類統計
第八節 太平:古韻遺存、多彩非遺
一、基本情況概述
二、遺產要素特征
三、遺產分類統計
第九節 仁風:仁風古鎮、臺居瓜肥
一、基本情況概述
二、遺產要素特征
三、遺產分類統計
第十節 新市:革命向黨、宗教匯融
一、基本情況概述
二、遺產要素特征
三、遺產分類統計
第三章 典型村落
**節 歷史防御型
第二節 民族宗教型
第三節 營造智慧型
第四節 公共服務型
第五節 文化名人型
第四章 民居建筑
**節 宅邸
一、盧氏故居
二、周氏莊園
三、自家老屋
第二節 民居
一、濟陽**黨支部
二、皂李村傳統民居
三、前樓村傳統民居
四、雙柳村傳統民居
五、李八村傳統民居
六、四坊村傳統民居
七、張劉村傳統民居
八、時家圈村高臺房
第五章 壇廟陵墓
**節 清真寺
一、馬營申莊清真寺
二、丁家村清真寺
三、小安村清真寺
四、堤口村清真寺
五、辛集村清真寺
六、糧食口清真寺
七、劉營村清真寺
八、大路村清真寺
第二節 陵墓遺址
一、三官廟漢墓遺址
二、劉臺遺址
三、店子村玉皇冢遺址
四、羊欄口村漢墓遺址
五、曹冢遺址
六、鄺家冢子遺址
七、秦家冢子遺址
八、秦先德墓遺址
九、張溝冢子遺址
十、霹靂冢遺址
第三節 祠廟書院
一、聞韶臺遺址
二、清寧書院
三、張稷若祠堂
四、卜家祠堂
五、孫氏祠堂
六、南霍村觀音廟
七、趙河村鎮公廟
八、東坡村洪岑寺遺址
第六章 水工設施
**節 黃河險工
一、黃河險工的歷史與演變
二、濟陽境內黃河險工
第二節 壕溝寨墻
一、仁風四街村護城河
二、曲堤北街村城墻
三、劉家村圩子墻
第三節 堤壩渡口
一、橋南王村水壩
二、葛店碼頭
三、桑渡村碼頭
四、小街村渡口
五、梯子壩渡口
第四節 閘橋井涵
一、葛店引黃閘
二、盧家村泄洪閘
三、垛石橋
四、橋南王村橋
五、王家村古井
六、李善仁村古井
七、垛石橋村涵洞
八、孫家涵洞
第七章 碑幢刻石
**節 家譜碑
一、孫大村孫氏家譜碑
二、許家村許氏家譜碑
三、呂家村齊氏家譜碑
第二節 墳塋碑
一、劉家臺村始祖墓碑
二、艾老村艾尚書墓碑
第三節 功德碑
一、劉營村清真寺功德碑
二、東街村雕龍碑
三、東郭村黃氏旌表碑
四、楊家村旌表碑
第八章 古樹名木
**節 古樹名木種類及主要特征
第二節 古樹名木分布及主要特征
第三節 古樹名木保護措施
一、古樹名木管理
二、古樹名木保護技術措施
第九章 非物質文化遺產
**節 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述
第二節 民間藝術
一、濟陽鼓子秧歌
二、曲堤喬家高蹺
三、垛石董家傘棍
四、曲堤金李小傘鼓子秧歌
五、崔寨前街舞龍
六、太平寸子
七、崔寨東路梆子
八、濟陽迷戲
九、仁風九龍翻身大鼓
十、回河聲家“九連登”鼓點
第三節 傳統技藝
一、濟陽鉤繡
二、濟陽黑陶
三、濟陽胡氏糖畫
四、濟陽黃河泥塑
五、仁風圈椅
六、崔寨德蘭柳編
七、仁風肖家吊爐燒餅
第十章 濟陽老城區更新設計研究
**節 更新理念
第二節 歷史建筑測繪
一、生產建筑
二、公共建筑
第三節 設計實踐成果
一、藍綠
- >
經典常談
- >
回憶愛瑪儂
- >
煙與鏡
- >
我與地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