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曠野—孿生子:艾基詩集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59662583
- 條形碼:9787559662583 ; 978-7-5596-6258-3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曠野—孿生子:艾基詩集 本書特色
艾基詩歌中譯本面世!帕斯捷爾納克、張棗、北島、劉文飛、宋琳等人力薦,在睡與醒的交界徘徊,通向欲言之物的媒介1.俄語詩壇巨匠:諾獎有力競爭者、楚瓦什共和國人民詩人,獲獎無數(shù),帕斯捷爾納克、張棗、北島等人力薦。 2.俄語詩歌金鏈在中文世界的缺席一環(huán)。 3.沉默詩學,有很強的治愈力:讀艾基的詩歌,如一個人觀窗外下雪。 4.雅眾詩叢·國外卷系列:致力于世界范圍內(nèi)經(jīng)典詩人詩作引進,名家名譯。 艾基是二戰(zhàn)以來*重要的國際詩人之一。他從語言內(nèi)部進行顛覆,打破俄語詩歌傳統(tǒng)的語言鏈及伴隨的韻律系統(tǒng)。閱讀艾基的詩歌是一次歷險,需要解開密碼,才能進入他的詩歌。——北島(當代著名詩人)他用俄語作為橋梁,連接起楚瓦什民族的詩歌傳統(tǒng)和法國的超現(xiàn)實主義,試圖在東方詩歌的空靈中注入存在主義的深沉。作為帕斯捷爾納克的學生和莫斯科馬雅可夫斯基博物館的員工,他用簡潔的意象作渡船,始終在偷運白銀時代俄語詩歌的文化遺產(chǎn)。——劉文飛(俄羅斯文學研究會會長,資深俄語譯者)童年世界觀、本地元素和寂靜主義是艾基詩學的核心。他致力于在語義鏈的中斷處重塑語言的沉默本性,更新詞語的功能,以更新詩意。就其言說臻于“純粹被說出的東西”的純粹而言,艾基無疑是20世紀后半葉俄羅斯*具精神性和*不屈服的詩人之一。——宋琳(當代著名詩人)讀艾基的詩,就是一個人觀窗外下雪的感覺,一個人自我“省略”“反省”和“頓悟”荒野的感覺,一個人看世界“沉默”的感覺。標點符號的個性化運用構(gòu)成了艾基詩歌的獨特之處,在他美麗的密碼中,一切慢下來,詩像雪一樣確實存在,又融化和流走,*后留下自己一人與整個世界獨處。
曠野—孿生子:艾基詩集 內(nèi)容簡介
艾基與曼德爾施塔姆、帕斯捷爾納克一起,組成了20世紀俄羅斯詩歌的金鏈,他生前多次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其俄文詩歌自20世紀70年代起譯成所有主要歐洲語言出版。《曠野—孿生子》出版于艾基逝世后的當年,甄選他1954—2003年間的詩歌作品。 艾基的詩歌意象朦朧,晦澀而優(yōu)美,不輕易說“愛”,而說“夢”,不輕易說“詩”,而說“疼痛”;個性化的標點、格式運用令他的詩展示出巨大活力;其詩深具世界主義視野,有意打破俄國詩歌傳統(tǒng)中的語言鏈及伴隨的強大韻律系統(tǒng),把楚瓦什被邊緣化的古老文化與現(xiàn)代俄羅斯融合一體。
曠野—孿生子:艾基詩集 目錄
**輯 被標記的冬天(1954—1965)
為了生長
十二月的夜里
波德萊爾
親 的
道
寂 靜
那些云
朋友之家
死 亡
人 們
童 年
幸 福
雪
獻給少女的挽歌
童年的一個早晨
冬季前的挽歌
戰(zhàn) 爭
海外之鳥
曠野——在森林籬笆前
卡西米爾·馬列維奇
突然——節(jié)日閃爍
被自己推開的花
花園的布置
恐懼重返
森林之始
獻給詩人的短章
致恐懼重返
雪的出現(xiàn)
童年熟睡的
窗=夢
第二輯 穿行到林中草地(1964—1970)
春天前夜
第二首獻詩
童年獻辭
康斯坦丁·列昂季耶夫:奧帕基納修道院的早晨
童年節(jié)日
*終的你
K.在沃爾塔瓦的童年
森林——只是喧嘩
童年的一個清晨將至
致*終的你
以及:仿佛另立門戶
致童年的獻辭:搓核桃
毆打者的贊美
我們走近森林
告慰:玫瑰
再次:在夢的間歇
八月玫瑰
詩人在沃洛格達的房子
饑餓——1946
還有:玫瑰花謝了
夢:排隊買煤油
*終的玫瑰
度:穩(wěn)定度
夢:通往曠野的路
以及:像一片白色的葉
解憂:曠野
地點:啤酒小屋
早晨:地鐵:安慰
還有:蘋果樹開滿了花
公務(wù):早晨:紙
仍舊是:森林
你——少許——春天里
山中白色的野薔薇
再一次:從夢開始
再一次:森林之地
黑色一小時:拜謁K. 之墓
第三輯 溝壑之季(1970—1979)
曠野:隆冬時節(jié)
再一次:*終的你
山里的玫瑰
駐足之頌
曠野:霧
再次:恐懼返回
還是:山楂
兩棵白樺樹
很久:太陽
你——以鮮花之容
城外:寂靜
故 鄉(xiāng)
你是我的寂靜
森林之地:變體
哭泣與我
白樺喧嘩
曠野:橋:野草
還有:關(guān)于離開的
噢,還真是:祖國
這樣的雪
窗前的一條柳枝
我的朋友——樹——探出窗口
茉莉花三折畫
大清早的一束茉莉花
世界—松樹
草夾竹桃:和記憶里的——“快樂起來吧”
歸來:松樹
你—白天
草夾竹桃:無風天氣
還有:給花楸果騰個地方
太陽:白樺樹
松樹:告別
故鄉(xiāng)—分度盤
步行—告別
很久:白樺樹
現(xiàn)在永遠只有雪
風欲起
告別之時
還有:*后的囚室
結(jié)束:草夾竹桃
在可有可無的黃昏里
第四輯 曠野—俄羅斯(1979—1982)
組詩一
曠野—俄羅斯
曠野:可隨后——毀滅的廟宇
依舊——柳樹
還有:活的曠野
晚熟的榛子
走近向日葵
曠野—俄羅斯:告別
組詩二
森林中走出來的一條路
柳樹(音樂記憶)
曠野和安娜
蹣跚的八月
懸鉤子叢中的媽媽
曠野—終結(jié)
以及:舒伯特
走向牲畜群的人A.——穿過曠野
還有一首寫給自己的歌
組詩三
以及:那些瞬間—在—白樺林
告別神殿
夢—在—旗里
那一棵古老的榛子樹
孤獨的向日葵
夢——帶著那些古老的面孔
三份用于結(jié)尾的筆記
第五輯 愈來愈深地陷入雪(1981—2003)
除了暴風雪還有什么
年中**道彩虹
黑麥:那里:黑麥
童年的一次做客
給朋友的歌
早晨—邊緣
你—和—森林
唱著歌:到結(jié)束
關(guān)于一位小姑娘和關(guān)于其他
以及:唯有—溝壑
山岡—永遠
落葉與沉默
與森林一起
熱麥基亞—河
很久以前——夜晚:發(fā)光小屋——森林里 白色花在故鄉(xiāng)的盡頭
林中曠地—告別
熱麥基亞:夕陽
閃著光——收割之季
森林——曠野之后
另一條通向曠野的路
森林——向后退
夢——崩落
走出溝壑
還有:地方——古老標志的
突然——從草夾竹桃里
村 莊
中午的雪
晚餐:城外的房子
為隔空對談而作
現(xiàn)在及如此這般的
房子——在世界的小樹林中
再一次:白樺——樹冠上的風
朝向溝壑那邊
女兒的秋游
為我和你而寫的兩首歌
在一起
朝向曠野的房子
三首七句詩
古 畫
兩個結(jié)尾
花園——憂傷
友病期間
今年夏天的野外
白天——再到傍晚
從曠野開始
古老的
在曠野中央
人們即教堂
致《長久離別書》
曠野宿命
還是那種告別
曠野——我們不在
還是——變成了雪
譯后記
曠野—孿生子:艾基詩集 節(jié)選
寂靜 似乎 穿過血紅色的樹枝 你才能抵達光明。 甚至此刻的夢也好像 肌腱織成的網(wǎng)。 還能怎樣,我們此生 不過游戲人間。 那里只有—— 云的避難所, 和上帝之夢的 籬笆 和被我們打破的、我們的寂靜, 用底部某處之物 我們讓寂靜 看得見也聽得清。 我們此刻說著話 語氣、口吻各不相同 沒有誰會聽到 我們真實的聲音, 顏色一旦變得至純至凈, 我們將無法彼此辨認。 1960 為了生長 1 在看不見的霞光里 從噴濺而出的憂傷中 我感受到一種可有可無,好像窮人感受*后那件衣衫 連舊家什 我也感到了,這種可有可無 即便我遠離的故鄉(xiāng)也需要它 像隱瞞的約定一樣可靠: 沉默如日子 我的一生亦如此 2 可是沉默,神賜予;留給自己,唯有寂靜。 3 要習慣這種寂靜 好像事發(fā)時再也聽不到心跳 好像生活自己 仿佛它的某處 那正是我之所在——仿佛詩意之所在 我才知道 我的工作多么艱難而工作本身 好比城市的公共墓地里 守墓人之不眠 1954—1956
曠野—孿生子:艾基詩集 作者簡介
根納季·艾基(Gennadiy Aygi,1934—2006) 俄羅斯詩人、翻譯家,1934年生于蘇聯(lián)楚瓦什自治共和國沙伊穆爾金諾,出生姓氏為“里星”,后改為楚瓦什族姓“艾基”,意為“那個人”。早期用楚瓦什語寫作并出版近十本詩集;后在帕斯捷爾納克的影響和建議下,改為主要使用俄語寫作,同時將大量海外經(jīng)典詩歌翻譯成楚瓦什語。曾榮獲法蘭西科學院獎、安德烈·別雷詩歌獎、帕斯捷爾納克詩歌獎等,1994年獲封楚瓦什共和國人民詩人,1998被授予法國文學及藝術(shù)騎士勛章,生前多次獲諾獎提名。2006年在莫斯科病逝。 駱家 生于20世紀60年代,詩人,翻譯家。20世紀80年代開始詩歌創(chuàng)作和文學翻譯。出版詩集《驛》《青皮林》《學會愛再死去》《新九葉集》(合集)、《無聲喧嘩》,譯著塔比澤詩選《奧爾皮里的秋天》、屠格涅夫中篇小說集《初戀》《春潮》,主編《新九葉集》(與金重)、《新九葉·譯詩集》(與姜山)。居深圳。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隨園食單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虎
- >
山海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