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國家治理視角下我國中央與地方財政關系改革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835267
- 條形碼:9787521835267 ; 978-7-5218-3526-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家治理視角下我國中央與地方財政關系改革研究 內容簡介
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中央與地方財政關系是多級政府的核心關系。合理而穩定的中央與地方財政關系,有利于調動各級政府積極性,并通過激勵和約束機制影響經濟社會發展、資源配置效率及政治民主等。本書從政府治理的全新視域探討中央與地方財政關系,將政府治理量化,融入我國財政體制改革全進程中,進而在一個完整的體系內,對中央與地方財政關系做出合理而準確的判斷。從改革動力源泉著手,通過建立多級政府間動態博弈模型,分析相關動力變化機制及其可持續性。再從政府治理視域剖析我國中央與地方財政關系的歷史演進。并深入分析國際上其他一些國家中央與地方財政關系特點,從中找到可借鑒之處。同時,本書還進一步細化中央與地方財政關系的各方面,尤其對事權與財權劃分這一關鍵點深入研究,借助問卷調查和實證研究等方法,揭示目前還存在的一些問題及深層次原因。并對與此密切相關的轉移支付等問題深入研究。選取一些有代表性的政府治理變量,如腐敗、新型城鎮化、公共服務供給等,對其和中央與地方財政關系的互動性進行實證研究。此外,還分析了中央與地方財政關系中較為引人關注的政府債務問題等。由此,明確中央與地方財政關系改革的定位和基本思路,提出進一步優化的機制設計方案和具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議,及其他一些領域的相關配套改革措施。
國家治理視角下我國中央與地方財政關系改革研究 目錄
一、研究背景及價值
二、書中所涉及的重要概念
三、國內外相關研究評述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與主要內容
五、特色與創新之處
第二章 國家治理視角下中央與地方財政關系改革的動力源泉
一、我國中央與地方財政關系改革的動力源泉:特征性事實
二、我國中央與地方財政關系改革的政治與經濟動力源泉:國際比較
三、我國中央與地方財政關系改革與國家治理一個博弈模型的分析
四、我國中央與地方財政關系改革源泉的可持續性及路徑分析
第三章 國家治理視角下我國中央與地方財政關系改革的歷史演進
一、改革開放前我國中央與地方財政關系的演進
二、改革開放后我國中央與地方財政關系的演進
三、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中央與地方財政關系的改革
四、我國中央與地方財政關系的特點
第四章 我國中央與地方事權與支出責任劃分:基于問卷調查的實證研究
一、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的經濟學分析
二、我國中央與地方事權與支出責任劃分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三、我國中央與地方事權與支出責任劃分問題的問卷調查研究
四、進一步完善我國中央與地方事權與支出責任劃分的機制設計
第五章 國家治理視角下我國一般性轉移支付的實證研究
一、我國一般性轉移支付的實施情況
二、我國一般性轉移支付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三、轉移支付與國家治理的實證研究
四、對我國一般性轉移支付的政策建議
……
第六章 國家治理視角下財政分權與新型城鎮化建設研究
第七章 國家治理視角下防范和化解我國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第八章 國家治理視角下優化我國中央與地方財政關系的政策建議
參考文獻
后記
國家治理視角下我國中央與地方財政關系改革研究 作者簡介
丁菊紅,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副教授,復旦大學經濟學博士,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博士后。長期從事財政學研究,曾在《經濟研究》、《中國工業經濟》、《財經研究》、《中國人口科學》等CSSCI核心雜志發表論文三十余篇。主持并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特別資助及面上資助項目、上海市浦江人才項目、上海市社會科學規劃一般項目等。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巴金-再思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