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夢歌77首:貝里曼詩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661968
- 條形碼:9787559661968 ; 978-7-5596-6196-8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夢歌77首:貝里曼詩集 本書特色
普利策詩歌獎獲獎作品,自白派詩歌奠基者,貝里曼代表作,諾獎得主露易絲·格麗克、索爾·貝婁、洛威爾等力薦1.自白派奠基者,缺席的代表作:貝里曼是著名詩歌派別自白派的代表人物,其作品真正踐行自白派的要旨,《夢歌》作為其代表作也是他畢生心血,因作品難于翻譯此前國內一直未引進。 2.斬獲大獎,眾多文學名家推薦:《夢歌77首》發表后獲普利策詩歌獎,發表時引起轟動,受到眾多名家推薦。 3.名家翻譯:譯者范靜嘩是著名的詩歌譯者,本人投入數年潛心于貝里曼作品的翻譯和研究,曾參與合譯諾獎得主露易絲·格麗克的詩集。 4.雅眾詩叢·國外卷系列:致力于世界范圍內經典詩人詩作引進,名家名譯。 貝里曼的《夢歌》可謂一個浩大的工程,寫作時間橫跨二十年,詩人自己曾用“切碎的”來形容這部作品。現行的《夢歌》分為兩部出版,**部《夢歌77首》即本書,出版后獲普利策詩歌獎。《夢歌》的世界圍繞一個人建立起來的,這個人叫作亨利。貝里曼自稱 “這部詩,無論其中的人物多么繁雜,本質上是關于一位名叫亨利的想象出來的人物(不是詩人,不是我),是一位美國白人,初入中年,有時是黑臉,經受過不可逆轉的喪失,有時用**人稱有時用第三人稱有時甚至用第二人稱談論他自己;他有一個朋友,從沒有被命名,會稱他為骨板先生或由此衍生出的其他變體。”諸多“設置”使作品中的每一篇都集合成整體,我們能在亨利的帶領下,通過他的“夢記錄”重歷他所經歷的荒誕現實和奇異夢境。 約翰·貝里曼(John Berryman,1914—1972),自白派詩歌的重要代表,曾任教于哈佛、普林斯頓等名校,是一位聲望很高的學者詩人,還是默溫、普拉斯、塞克斯頓等著名詩人的老師。榮獲普利策詩歌獎、美國國家圖書獎等。他的生活動蕩不安,長期受精神疾病的折磨,拒絕各種派別,始終捍衛著作為詩人的尊嚴。1972年墜橋自殺。 范靜嘩,詩人、譯者。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外語系,后于新加坡獲 博士學位,于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布魯明頓)做研究學者,主要研究現當代英語詩歌。目前在新加坡從事教學研究工作,出版詩集一本、譯作近十本,包括諾獎得主露易絲·格麗克詩集《直到世界反映了靈魂*深層的需要》《忠貞之夜》(合譯),謝默斯·希尼詩集《消失的島嶼》等。 / 貝里曼技藝嫻熟……他找到了一個我們所稱的“他自己”,展現出龐德以來*靈敏的耳朵(聽覺)。他找到的那個自己,在我看來,尖酸、饒舌、固執己見、隱忍到骨子里,但又像弗羅斯特一樣,具有惡魔一般的操控力。 ——諾獎得主 露易絲·格利克 《夢歌》讓所有曉白的詩都顯得做作而疲乏。……這些詩要不把你弄哭,就會把你逗笑。新就新在這兒。……我很快就放任自己,樂到發癡。這里的一切都是冒險、花樣百出。這個了不起的即興喜劇世界所帶來的眼淚和樂趣,遠非我們輕輕松松就能忍受。 ——羅伯特·洛威爾 以信仰對抗絕望、以愛對抗虛無,這始終是他的掙扎以及他詩歌的主題。 ——索爾·貝婁 短小美妙的東西,明光爍亮,——猶如碎玻璃、摔碎的博物館罩盒那樣閃耀——伊麗莎白·畢曉普
夢歌77首:貝里曼詩集 內容簡介
《夢歌》是自白派詩歌奠基者約翰·貝里曼的代 表作,一部組詩形式的個人史詩、反烏托邦《神 曲》,本質上是主角“亨利”在醉與醒中游歷人 間的所思所感。談及他,貝里曼說:“我們時有 相交,只不過我是真實的人。”這個偏執、熱情、抑郁、酗酒的反英雄人物,寫下如夢語般的記 錄,叛逆的語言不拘章法,風格離奇而詭異。 出版于1964年的《夢歌77首》于次年獲普利策詩歌獎,是整部《夢歌》的一部分。貝里曼將它題獻給妻子凱特及摯友索爾·貝婁。中譯本也包含貝里曼年表,而聚焦于作品背景的生動注釋,亦可謂對貝里曼/亨利的“夢境解讀”。
夢歌77首:貝里曼詩集 目錄
譯者序:漫談貝里曼的《夢歌》
作者按
**卷
夢歌1號
夢歌2號 大紐扣、紙高帽:上場
夢歌3號 給一個老畜生的刺激
夢歌4號
夢歌5號
夢歌6號 韋爾斯的一個柱頭
夢歌7號 有保羅·穆尼的《鯊魚島的囚徒》
夢歌8號
夢歌9號
夢歌10號
夢歌11號
夢歌12號 安息日
夢歌13號
夢歌14號
夢歌15號
夢歌16號
夢歌17號
夢歌18號 獻給羅特克的闊步曲
夢歌19號
夢歌20號 智慧的奧秘
夢歌21號
夢歌22號 關于1826年
夢歌23號 艾克的歌謠
夢歌24號
夢歌25號
夢歌26號
第二卷
夢歌27號
夢歌28號 積雪線
夢歌29號
夢歌30號
夢歌31號
夢歌32號
夢歌33號
夢歌34號
夢歌35號 美國現代語言協會
夢歌36號
夢歌37號 以老紳士為中心的三首
夢歌38號
夢歌39號
夢歌40號
夢歌41號
夢歌42號
夢歌43號
夢歌44號
夢歌45號
夢歌46號
夢歌47號 愚人節,或埃及的圣瑪麗
夢歌48號
夢歌49號 醉瞎
夢歌50號
夢歌51號
第三卷
夢歌52號 無聲的歌
夢歌53號
夢歌54號
夢歌55號
夢歌56號
夢歌57號
夢歌58號
夢歌59號 亨利在克里姆林宮冥想
夢歌60號
夢歌61號
夢歌62號
夢歌63號
夢歌64號
夢歌65號
夢歌66號
夢歌66號
夢歌67號
夢歌68號
夢歌69號
夢歌70號
夢歌71號
夢歌72號 尊者風范
夢歌73號 枯山水,龍安寺
夢歌74號
夢歌75號
夢歌76號 亨利的自白
夢歌77號
貝里曼年譜
死后出版物
譯后記
夢歌77首:貝里曼詩集 作者簡介
約翰·貝里曼(John Berryman,1914—1972),自白派詩歌的重要代表,曾任教于哈佛、普林斯頓等名校,是一位聲望很高的學者詩人,還是默溫、普拉斯、塞克斯頓等著名詩人的老師。榮獲普利策詩歌獎、美國國家圖書獎等。他的生活動蕩不安,長期受精神疾病的折磨,拒絕各種派別,始終捍衛著作為詩人的尊嚴。1972年墜橋自殺。 范靜嘩,詩人、譯者。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外語系,后于新加坡獲 博士學位,于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布魯明頓)做研究學者,主要研究現當代英語詩歌。目前在新加坡從事教學研究工作,出版詩集一本、譯作近十本,包括諾獎得主露易絲·格麗克詩集《直到世界反映了靈魂最深層的需要》《忠貞之夜》(合譯),謝默斯·希尼詩集《消失的島嶼》等。
- >
朝聞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與地壇
- >
隨園食單
- >
史學評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