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大辯護:我和我的刑辯故事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330012
- 條形碼:9787301330012 ; 978-7-301-33001-2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辯護:我和我的刑辯故事 本書特色
趙運恒律師提出了“大辯護”的概念和辯護方法,在刑事辯護中融理論與實踐于一體,其經驗總結通俗易懂,對業界有很好的借鑒意義。在本書中,他從辯護人的角度討論了一些有意義的話題,包括律師有無權利選擇案件及當事人、律師的職業道德、對于程序辯護的思考等,為我們提供了開闊的視野和豐富的觀點。難得的是,他同時分享了許多辯護律師的實戰經驗,書中的內容既展現出作者專業的法律認知框架又兼具實操性,既體現了對于刑事領域的法治思考,也體現了刑事辯護的有效方法。本書對于專業律師等法律職業人能提供職業的整體規劃、專業定位和發展方向、辯護思維、企業合規建設,以及具體辦案技能與技巧等方面有益的借鑒思路和啟迪作用,對律師刑事辯護專業服務水準的提升起到積極作用;同時,這一個個精彩的刑辯故事讀來發人深省、令人唏噓,對普通讀者同樣有幫助和啟發。
大辯護:我和我的刑辯故事 內容簡介
一位刑事辯護專業律師講述自己從業二十年中遇到和經歷的職場故事。開篇提出“大辯護”的概念和辯護方法,主張用策略性、綜合性方法進行有效辯護。部分講述了作者從選擇做律師,到選擇做刑辯律師的歷程,以及對律師執業中常見問題的觀點和處理方法;第二部分則是一些大案要案和曲折案件等,以案例的形式講述了刑辯律師的辦案過程和辯護技巧。
大辯護:我和我的刑辯故事 目錄
PART 1
部分
為什么要做律師
選擇什么樣的律所
做非訴還是訴訟業務
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尷尬
律師有無權利選擇案件及當事人
個有成就感的辯護案件
兩個遭遇挫折的典型案例
是否應該為“壞人”辯護
對刑辯專業化的選擇
刑辯專業化的團隊建設
刑事非訴訟業務的發展
由刑事辯護延伸到刑事合規
資源重要還是專業重要
律師是否應該與公檢法對抗
要不要給檢法“挖坑”
辯護策略與職業道德——以李某等人強奸案為例
刑辯律師如何與當事人溝通
如何對待當事人“翻供”
刑辯律師如何閱卷
律師能否調查取證
是否應當鼓勵當事人學法律
薄利多銷還是精耕細作
程序辯護辯什么
司法鑒定規則改革,路在何方
如何在庭審中贏得主動權
有效辯護的實務標準
辯護中的心理戰
PART 2
第二部分
大股東拋售套現會否構成利用信息優勢操縱證券市場
無意中惹上了內幕交易罪
銀行董事長貪腐案的幾個離奇事件
一個借刀殺人的商戰故事
一個女演員逃稅引發的故事
幽靈抗辯還是合理懷疑
中國版辛普森殺妻案
政府補償承諾書居然是詐騙事由
一起沒有被害人的敲詐勒索案
租售商業違章建筑是詐騙還是非法經營
企業在與行政命令沖突下容易冒出的“原罪”
串通拍賣與串通投標是一回事嗎
接受財物退出競拍是否構罪
從自己投資的公司套出資金是抽逃還是挪用
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用于抵稅發票是否構罪
逃離騙取貸款罪的漩渦
太老實的國企老總被控濫用職權
排非方式的多樣性
圍魏救趙與聲東擊西
情人關系是否影響賄賂認定
賄賂案件中的“攻守同盟”
官員與他人合作生意是否構罪
實物受賄的有趣辯點
惡勢力的構成,有時就差那么一點
涉惡案件能否沒收全部財產
一個涉黑案件的平反
涉黑案件中的保人與保財
后記
大辯護:我和我的刑辯故事 作者簡介
趙運恒,北京大學法學博士,北京星來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會議主席,全國律協刑事業務委員會委員,中國刑事訴訟法學會理事,中國社科院法學院、北京大學法學院、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碩士學院等多家高校兼職教授或兼職碩士生導師。曾在多種核心刊物上發表相關論文十余篇,主編和合著出版圖書多部。
- >
回憶愛瑪儂
- >
史學評論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我與地壇
- >
隨園食單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