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海底兩萬里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449320
- 條形碼:9787559449320 ; 978-7-5594-4932-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海底兩萬里 本書特色
快跟上“鸚鵡螺”號,一起去探索神秘的海底世界!本書美妙壯觀的海底世界充滿了異國情調和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讀來引人入勝,但除此之外,本書還帶有極強的社會正義感和崇高的人文主義精神,而這也是其深受廣大讀者喜愛的重要原因所在。
海底兩萬里 內容簡介
《海底兩萬里》是儒勒·凡爾納的科幻小說代表作之一。小說從捕捉海怪寫起,以“鸚鵡螺”號遭遇大漩流結束,帶領讀者進行了一次驚心動魄的海底旅行。在長達兩萬里的神秘旅程中,尼摩艇長帶著阿羅納克斯教授等三人,同乘“鸚鵡螺”號,十個月的時間幾乎游遍七大洲四大洋,飽覽了變幻無窮的海底奇景和形形色色的海洋生物。全書構思奇巧、情節驚險、想象豐富、懸念迭生,在引人入勝的故事中蘊含著鮮明的正義感和廣博的歷史、地理知識,不僅可以激發讀者一往無前的探險精神,培養人們的堅強意志,還可以豐富人們的科學知識,感受大自然的廣博和神奇。
海底兩萬里 目錄
01 游走的暗礁
02 贊成與反對
03 先生高興就好
04 尼德·蘭德
05 瞎折騰!
06 全速前進
07 一條未知種類的鯨魚
08 動中之動
09 尼德·蘭德的憤怒
10 水中之人
11 鸚鵡螺號
12 一切都用電
13 一些數據
14 黑河
15 邀請信
16 平原漫步
17 海底森林
18 太平洋下4000海里
19 瓦尼科羅群島
20 托雷斯海峽
21 陸地上的幾天
22 尼莫船長的雷擊
23 一個病人的夢魔
24 珊瑚王國
第二部分
01 印度洋
02 尼莫船長的新提議
03 一顆1000萬的珍珠
04 紅海
05 阿拉伯隧道
06 希臘群島
07 地中海48小時
08 維哥海灣
09 消失的陸地
10 海底煤礦
11 薩爾加斯海
12 抹香鯨和長須鯨
13 大浮冰
14 南極
15 事故還是小事?
16 缺氧
17 從霍恩角到亞馬孫河
18 章魚
19 墨西哥灣流
20 北緯47度24分、西經17度28分
21 大屠殺
22 尼莫船長*后的話
23 尾聲
海底兩萬里 節選
01 游走的暗礁 人們一定還記得發生在1866年的一樁離奇事件,這件怪事從來沒人說得清,也根本沒法說清。這件事在當時的沿海居民中以及五湖四海的公眾輿論里激起很大的喧囂,就連那些海員都萬分激動。歐美各國的批發商、船主和船長們,連同歐美兩地各國的政府們,都對這件事給予了*高程度的關注。 事情其實是這樣的:近來,好些船只在海上遇到了一個“龐然大物”,一個很長的紡錘形物體,還會不時閃現磷光,體積比鯨魚大得多,行動起來也比鯨魚迅速得多。 關于這個“龐然大物”的細節,不少航海日志的記錄都極其相似,無論是這個物體或者生物的結構,它運動起來驚人的速度,移動起來駭人的力量,還是它似乎與生俱來的奇特生命力。如果這是條鯨類生物,那么它的體積大大超過了目前科學對鯨魚體積的界定。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生物學家們都不會承認這樣一種怪物的存在——除非他們親眼看見,除非用他們專業人士的智慧之眼看見。 選取這些描述的中間值——丟開那些保守估計,比如說這個物體的長度只有200英尺;也拋開那些夸張的說法,如它有1英里那么寬、3英里那么長——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這個奇特生物真的存在,那么它的體積遠超過迄今魚類學家們所承認的*大體積。 然而它一定是存在的,既然不能證明它不存在。那么可想而知,出于人類本能的好奇心,全世界人民對這樣一種超自然物的出現,是懷有怎樣一種激動的情緒。想把它說成荒謬的傳說故事,那對人們來說,是絕對不可接受的。 事實上,1866年7月20日,加爾各答·布爾納希汽船公司的錫金遜總督號也在距澳大利亞東海岸5英里處,遇到了這個游動著的龐然大物。起初,巴克船長還以為這是一個未曾被發現的暗礁;正當他準備開始測量它的具體位置時,突然兩道水柱從這個不明物體上方噴薄而出,“唰”的一聲飛濺到150英尺的高空。所以,除非這個暗礁上覆蓋有間歇性噴泉,不然,錫金遜總督號遇上的就是某種迄今尚未被發現的海洋哺乳類動物,甚至還會從鼻孔里噴出帶氣泡的水柱。 同年7月23日,在太平洋海域,西印度一太平洋船運公司的克里斯托巴爾格朗號也碰上了同樣的事情。由此可見,這條非凡的鯨魚類生物可以以一種驚人的速度實現位移——僅僅三天的間隔,錫金遜總督號和克里斯托巴爾格朗號分別在兩片相距700海里的海域都見到了它。 十五天之后,在距太平洋海域2000古里之外,國營輪渡公司的海爾維迪亞號和皇家郵輪公司的沙濃號在大西洋海域相遇時,在格林威治子午線以西,北緯42度15分、西經60度35分的地方,分別報告發現了這個大怪物。根據這次同步觀察所得的結果,估計這頭哺乳生物身長至少350英尺2,因為它比沙濃號和海爾維迪亞號加起來都要長,兩船從船首到船尾,長達百米。然而,即便是*大的那些鯨魚,如那些常常出沒在阿留申群島的鯨魚,從來沒有長度超過56米的,甚至還遠不到這個長度。 相關報告接二連三地傳來:佩萊爾號橫渡大西洋時的幾次*新觀察報告,英曼航線的埃特納號和這頭大怪物的一次相撞,一份法國諾曼底號驅逐艦軍官們撰寫的筆錄,還有海軍準將菲茨·詹姆斯的參謀部在克利德勛爵號上所測定的精準方位。所有這些報告,都激起了公眾的強烈反應。在那些生性幽默的國家,人們把這些事件當作茶余飯后的談資笑料,而在那些天性嚴謹務實的國度里,如英國、美國還有德國,人們對這些駭人聽聞的消息則是非常擔憂。 在各大城市的大街小巷,這個怪物已然成了人們的時髦話題。人們在咖啡館里對它高談闊論,在報紙雜志上對它揶揄嘲諷,甚至還把它搬上了戲劇舞臺。那些小報也終于逮著了好機會,捏造出各種五花八門的奇聞逸事來。在那些發行量不多的報紙上,人們又看到了那些想象中的巨大生物,從《白鯨記》中北極海里的大白鯨“莫比·迪克”,到碩大的挪威海怪“克拉肯”——這種大章魚的觸須可以纏住500噸重的巨輪,把它們拖到海底深處,可謂無奇不有。人們甚至還引經據典,搬出了亞里士多德和老普林尼的論調——因為他們也承認有這樣的怪物存在;還有人搬出了彭托皮丹主教的《挪威自然歷史》文摘,傳教士保羅·埃紀德的游記,還有加斯蒂蘭號船長哈靈頓先生的報告,他的忠誠毋庸置疑——1857年,他報告說在他的加斯蒂蘭號上,看見過這條巨蛇,而這種巨蛇只在七月王朝統治時期出現過。 P3-5
海底兩萬里 作者簡介
儒勒·凡爾納(1828-1905),生于法國南特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是一位多產的優秀科幻作家、劇作家和詩人。其中,使他聞名于世的是他的科幻作家的身份。凡爾納的科幻小說著作頗豐,其中最著名的是他的代表作“三部曲”——《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里/經典文學名著》《神秘島》,以及《氣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記》等。凡爾納被公認為“現代科幻小說之父”,他的作品對后世的科幻文學流派影響頗為深遠。2005年是凡爾納的百年忌辰,法國將這一年定為“凡爾納年”。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自卑與超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虎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