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古漢語詞義叢談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10140
- 條形碼:9787100210140 ; 978-7-100-21014-0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古漢語詞義叢談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中學語文教師、古漢語北京大學教授何九盈先生是我國著名古漢語專家,本書是何先生長期古漢語教學實踐的結晶。闡明古漢語詞匯理論、普及古漢語詞義知識,全書例證豐富,考釋嚴密,方法得當,證據充足。閱讀本書可以有效提高古漢語詞匯理論水平,獲得正確的古漢語詞匯知識,掌握在具體語境下辨析詞義的方法。
古漢語詞義叢談 內容簡介
學習古漢語的重點是掌握詞匯,準確把握詞義。本書是我國有名古漢語專家、北京大學教授何九盈先生多年從事古漢語詞匯教學研究和實踐的結晶。分三輯,**輯,古漢語詞義理論,論述詞義的時代性、系統性,分析詞義與語法、語音的關系等;第二輯,古漢語詞義考辨,用具體實例對若干古漢語詞匯進行考辨,做出準確訓釋;第三輯,詞義分析與古文閱讀理解,結合具體上下文語境講解如何準確分析詞義,進而正確理解文意,讀懂古代典籍。全書例證豐富,提供了多種考釋分析并掌握詞義的方法,如本義探求法、因聲求義法、古今差異比較法、例句排列法、以今證古法等,為讀者提供了掌握古漢語詞匯的實用的方法和門徑。
古漢語詞義叢談 目錄
**輯 古漢語詞義理論
要重視古漢語詞義的學習
一 問題往往出在詞義上
二 詞義的系統性
三 詞義與語音、語法
詞義的時代性
古漢語的特殊詞匯
一 反訓詞
二 偏義復詞
三 聯綿詞
四 重言詞
五 外來詞
第二輯 古漢語詞義考辨
詞義答問
“廟堂”
……
第三輯 詞義分析與古文閱讀理解
編后記
古漢語詞義叢談 節選
我們說某個詞有某個意義,都是從實際用例中歸納分析出來的,例句排列法也就是歸納分析的方法。如本書在考釋“誣”的意義時,就列舉了大量的例句,通過排列這些例句,歸納出了“誣”的意義是虛夸、妄言,而不是“誣蔑”“誣告”。拿虛夸、妄言義對照大批的例句,都可以講得通,說明這樣歸納出的釋義是可信的。我們這里再補充一個例子。“誅”,《現代漢語詞典》(第 7 版):“殺(有罪的人)。”但我們看《左傳》,共有 13 例“誅”,多數顯然是不能理解為“殺”的,如:得志于諸侯,而誅無禮,曹其首也。(《左傳??僖公二十五年》)誅而薦賄,則無及也。(《左傳??宣公十四年》)前一例是說晉公子重耳在流亡過程中,經過曹國時,曹共公欲對其無禮,僖負羈之妻進諫說,重耳如果得以回國成為晉國國君,懲罰對他無禮的諸侯,曹國就會是**個。“誅”的對象是一個諸侯國,顯然不能理解為“殺”。后一例是孟獻子向魯宣公建議要主動去討好楚國,若是等到被責罰再進貢,就來不及了。“誅”的對象也是國家。排列《左傳》所有“誅”的用例,只有一例似乎可以理解為“誅殺”,沈玉成(1981:277)也翻譯為“誅殺”。子孔當國,為載書,以位序、聽政辟。大夫、諸司、門子弗順,將誅之。子產止之,請為之焚書。子孔不可,曰:“為書以定國,眾怒而焚之,是眾為政也,國不亦難乎?”子產曰:“眾怒難犯,專欲難成,合二難以安國,危之道也。不如焚書以安眾,子得所欲,眾亦得安,不亦可乎?專欲無成,犯眾興禍,子必從之!”乃焚書于倉門之外,眾而后定。(《左傳??襄公十年》)其實,從上下文根本看不出子孔因為眾人的反對就要殺掉那些人,“誅”理解為 “責罰”更好。其他各例雖然在具體的語境中意義稍有不同,但都可以用“責罰”來概括,也沒有一例是可以理解為“殺(掉)”的。當然到了戰國以后的文獻里,有些“誅” 就確實可以直接訓釋為“殺戮”義了。任何詞義都是概括的,一個詞在不同句子里的意義,因為上下文語境的關系,可能需要作不同的理解,但那不一定就是一個概括的詞義。傳統訓詁講究“求之本句 2021 年第 1 期 ??57?? 則通,驗之他卷亦安”,就是說讀古書,要避免隨文釋義,對一個詞的意義訓釋,不能只求在一個句子里說得過去,還要力求這個訓釋在別的句子里也講得通。 ……
古漢語詞義叢談 作者簡介
何九盈, 1932年生,湖南安仁人。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語言學家。研究領域為漢語音韻學、古漢語詞匯、文字學、中國語言學史等。語言學和漢語研究的主要著作有:《中國古代語言學史》(第4版)、《中國現代語言學史》(修訂本)、《古韻通曉》(與陳復華合著)、《古漢語詞匯講話》(與蔣紹愚合著)、《音韻叢稿》、《語言叢稿》、《漢語三論》、《古漢語叢稿》、《漢字文化學》、《全球化時代的漢語意識》、《重建華夷語系的理論和證據》等。在《散文》、《光明日報》、美國《星島日報》等報刊發表散文多篇,結集為《書山拾夢》。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朝聞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唐代進士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山海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