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zhàn)為何爆發(fā)及戰(zhàn)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精)興亡的世界史9:東印度公司與亞洲之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734438
- 條形碼:9787547734438 ; 978-7-5477-3443-8
- 裝幀:精裝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精)興亡的世界史9:東印度公司與亞洲之海 本書特色
★ 《興亡的世界史》第9冊,葛兆光、白巖松、高曉松、羅振宇鄭重推薦
★ 顯微鏡下的東印度公司,既是公司,也是影響全世界的帝國——作者聚焦英國、荷蘭、法國三家東印度公司,細致分析它們從小小的股份公司一路演變成擁有土地、軍隊,能夠發(fā)動戰(zhàn)爭的殖民代理機構的過程。了解東印度公司的推薦之作
★ 17、18世紀,亞洲海洋是世界舞臺的中心——對于古代東亞統(tǒng)治者來說,海洋是邊陲之地,然而在17、18世紀,它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的中心。茶葉、香料、瓷器、紡織品吸引全世界注目,西班牙大帆船從遙遠的美洲穿越太平洋,攜帶一船船白銀抵達亞洲之海,換成上述商品再駛向歐洲。本書以亞洲海域為落腳點,超越國別和地區(qū),構筑兩百年巨變的新圖像。
★ 東京大學副校長、著名世界史家羽田正新穎力作一—日本史學史家、紫綬褒章獲得者羽田正挑戰(zhàn)傳統(tǒng)歷史敘述方式,以全球史的手法,從總體角度描述東印度公司在世界史上發(fā)揮的作用,從地區(qū)交角度釋讀東印度公司給世界各地區(qū)人帶來的諸多影響。
★ 充滿趣味的海洋史著作一—從日本被趕出來的天主教徒大多居住在印度尼西亞;歐洲船員不會捕魚,航海中只能吃船上帶的食物,哪怕已經(jīng)變質(zhì);荷蘭東印度公司是三百多年前的國際企業(yè),雇用外國員工多達50%。本書探討世界一體化初期的面貌,古代的人比我們想象的更飄搖四海。
(精)興亡的世界史9:東印度公司與亞洲之海 內(nèi)容簡介
本書跳出文明、國別、地區(qū)的局限,通過東印度公司的興亡,再現(xiàn)全球兩百年的激變。這些17世紀初期成立的“公司”,在世界一體化之初耀眼登場,用船只和貿(mào)易連接全世界,并在一體化完成時黯然退場。它們在亞洲之海賺取利潤、掠奪權力、掌控土地,勢力儼然如帝國一般。香料、茶葉、紡織品,則將這片被當?shù)亟y(tǒng)治者視為邊陲的海洋變成世界中心。作者以海洋為中心,打破歐洲中心論和東亞疆土觀念,勾畫出獨特而饒有趣味的歷史新圖景。
(精)興亡的世界史9:東印度公司與亞洲之海(精)興亡的世界史9:東印度公司與亞洲之海 前言
四百年前的世界
讓我們打開世界地圖,一邊看著它,一邊想象距今大約四百年以前的17世紀初期的世界。在那里,有著與我們生活的現(xiàn)代社會全然不同的另外一個世界。我們可以嘗試從美洲大陸向東環(huán)繞地球一周來俯瞰這個星球。
現(xiàn)在美國所處的北美大陸的大部分地區(qū),當時還是土著居民世代居住的地方。英國移民早開始建設正式居住地—詹姆斯敦是1607年的事情,而清教徒乘坐“五月花”號抵達北美大陸也不過是1620年的事情。在中美洲和南美洲,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開始強迫土著居民和從非洲大陸帶來的奴隸挖掘銀礦、種植經(jīng)濟作物甘蔗。新大陸被歐洲人“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過去了一百年。美洲土著居民所建立的阿茲特克和印加帝國先后滅亡,與現(xiàn)代民族國家前后連貫的獨立國家一個也沒有。
(精)興亡的世界史9:東印度公司與亞洲之海 目錄
前 言
章 葡萄牙的“海上帝國”和亞洲之海
瓦斯科·達·伽馬“發(fā)現(xiàn)”印度
葡萄牙的“海上帝國”
葡萄牙海上帝國的成立
“海上帝國”的極限
第二章 東印度公司的誕生
東印度公司的成立
東印度公司進入印度洋海域
東印度公司的結構
第三章 東亞海域的秩序和日本
明帝國和東亞海域的國際秩序
葡萄牙人的出現(xiàn)和耶穌會
日本的“鎖國”政策和荷蘭東印度公司
第四章 生氣蓬勃的大移動時代
亞洲人的遷移
東印度公司的船只
歐洲人的往來
亞洲的船只——獨桅帆船和平底帆船
第五章 亞洲的港口城市和商館
長崎和荷蘭東印度公司商館
馬德拉斯和英國東印度公司商館
阿巴斯和眾多東印度公司商館
第六章 豐富多彩的生活方式
長崎與女性、混血兒
馬德拉斯和走私貿(mào)易
阿巴斯和商館館長
第七章 東印度公司運送的貨物
胡椒和香料
茶
紡織品
第八章 東印度公司的蛻變
來自法國東印度公司的挑戰(zhàn)
從貿(mào)易公司向政治勢力的轉變
從“海上帝國”走向“海陸帝國”
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衰落
第九章 東印度公司的終結和亞洲之海的變化
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艱難處境
法國和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解散
亞洲之海的變化
結語
主要人物小傳
參考文獻
歷史年表
譯后記
(精)興亡的世界史9:東印度公司與亞洲之海 相關資料
本書從全球史的角度出發(fā),把各國東印度公司同時納入視野,進行了一個綜合的“橫向”研究,繪制出一幅更加全面的西方擴張和中西貿(mào)易圖像,使我們不僅能夠看到這些公司的異同,也能看到它們在世界歷史上發(fā)揮了何種作用,在亞洲各地給當?shù)氐娜撕蜕鐣䦷砹撕畏N影響。這本書值得一讀。——李伯重(北京大學人文講席教授) 羽田正教授吸收了西方學者新的研究成果,圍繞17、18世紀整體世界初步形成進行綜合分析,不僅介紹了東印度公司興起的背景,分析了它們相繼退出歷史舞臺的原因,還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17、18世紀東印度公司的活動及其影響。專業(yè)化的歷史如何兼顧傳統(tǒng)的社會功能是值得思考的。在筆者看來,《東印度公司與亞洲之海》*的亮點在于,作者以極大的勇氣書寫了一本從專業(yè)的角度并非特別專業(yè),但能為專家和普通人共享的歷史。
(精)興亡的世界史9:東印度公司與亞洲之海 作者簡介
羽田正,1953年出生于日本大阪。京都大學研究生院文學研究專業(yè)博士課程修畢、巴黎第三大學博士,曾任京都橘女子大學副教授、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所長,現(xiàn)任東洋文化研究所教授、東京大學副校長。著有《伊斯蘭都市的研究》《清真寺訴說的伊斯蘭史——建筑與政治權力》《夏爾丹勛爵的生涯——十七世紀的歐洲與伊斯蘭世界》《“伊斯蘭世界”概念的形成》《走向新的世界史》等。合著有《世界的歷史15成熟的伊斯蘭社會》等。
畢世鴻,南開大學世界史博士,云南大學國際關系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東亞地區(qū)國際關系史。著有《太平洋戰(zhàn)爭期間日本對東南亞的經(jīng)濟統(tǒng)制》《冷戰(zhàn)后日本與湄公河國家關系》等,另有《越南政治、經(jīng)濟制度研究》、《安南史研究Ⅰ·元明兩朝的安南征略》等譯著多部。
李秋艷,1978年生于云南江川。云南大學外國語學院日語專業(yè)畢業(yè),長期從事中日文翻譯和教育事業(yè),現(xiàn)就職于云南省科學技術協(xié)會下屬單位。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虎
- >
莉莉和章魚
- >
推拿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