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喧嘩與騷動(福克納經典作品)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741049
- 條形碼:9787521741049 ; 978-7-5217-4104-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喧嘩與騷動(福克納經典作品) 本書特色
▲馬爾克斯、帕慕克、莫言、余華的文學導師。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福克納代表作,李文俊經典譯本。 ▲世界意識流小說的經典之作。 ▲為了推薦《喧嘩與騷動》,薩特寫了整整一本書。 ▲蘭登書屋“20世紀百大英文小說”之一。 ▲美國《牛津美國人》評選的“有史以來*佳美國南方小說”中排名第三。 ▲西班牙《國家報》評選的“100位西班牙作家*喜愛的書”中排名第八。 ▲這個世界猶如四個樂章的交響樂,由癡傻的、敏感的、冷酷的和溫暖的人共同演奏。 ▲人生如癡人說夢,充滿著喧嘩與騷動,卻沒有任何意義。 ▲書后附有福克納年表,幫你五分鐘了解文學大師的一生。
喧嘩與騷動(福克納經典作品) 內容簡介
《喧嘩與騷動》是福克納的經典作品,也是福克納心血花得*多、自己*喜愛的一部作品。書名出自莎士比亞悲劇《麥克白》:“人生如癡人說夢,充滿著喧嘩與騷動,卻沒有任何意義。” 小說講述的是杰弗生鎮上沒落的康普生家族的悲劇。老康普生是一個憤世嫉俗的律師,康普生太太則自私冷酷,念念不忘自己大家閨秀的身份。他們育有三子一女,長子昆丁敏感孱弱,次子杰生冷酷貪婪,三子班吉則是個白癡,三十三歲時只有三歲小兒的智力。女兒凱蒂是小說的中心人物,她從“南方淑女”的規約下沖出來,卻走過了頭,成了一個輕佻的女子……
喧嘩與騷動(福克納經典作品) 目錄
3 1928 年 4 月 7 日
95 1910 年 6 月 2 日
224 1928 年 4 月 6 日
323 1928 年 4 月 8 日
388 附錄 康普生家 :1699—1945 年
412 威廉·福克納年表
喧嘩與騷動(福克納經典作品) 節選
1910 年 6 月 2 日 窗框的影子顯現在窗簾上,時間是七點到八點之間,我又回到時間里來了,聽見表在嘀嗒嘀嗒地響。這表是爺爺留下來的,父親給我的時候,他說,昆丁,這只表是一切希望與欲望的陵墓,我現在把它交給你 ;你靠了它,很容易掌握證明所有人類經驗都是謬誤的 reducto absurdum,這些人類的所有經驗對你祖父或曾祖父不見得有用,對你個人也未必有用。我把表給你,不是要讓你記住時間,而是讓你可以偶爾忘掉時間,不把心力全部用在征服時間上面。因為時間反正是征服不了的,他說。甚至根本沒有人跟時間較量過。這個戰場不過向人顯示了他自己的愚蠢與失望,而勝利,也僅僅是哲人與傻子的一種幻想而已。 表是支靠在放硬領的紙盒上的,我躺在床上傾聽它的嘀嗒聲。實際上應該說是表的聲音傳進我的耳朵里來。我想不見得有誰有意去聽鐘表的嘀嗒聲的。沒有這樣做的必要。你可以很久很久都不察覺嘀嗒聲,隨著在下一秒鐘里你又聽到了那聲音,使你感到雖然你方才沒有聽見,時間卻在不間斷地、永恒地、越來越有氣無力地行進。就像父親所說的那樣 :在長長的、孤獨的光線里,你可以看見耶穌在彳亍前進,很像。還有那位好圣徒弗蘭西斯,他 稱死亡為他的“小妹妹”,其實他并沒有妹妹。 透過墻壁,我聽到施里夫那張床的彈簧的咯吱咯吱聲,接著聽到他趿著拖鞋走路的沙沙聲。我起床,走到梳妝臺前,伸手在臺面上摸索,摸到了表,把它翻過來面朝下,然后回到床上。可是窗框的影子依然映在窗簾上,我差不多能根據影子移動的情形,說出現在是幾點幾分,因此我只得轉過身讓背對著影子,可是我感到自己像*早的動物似的,腦袋后面是長著眼睛的,當影子在我頭頂上蠕動使我癢癢的時候,我總有這樣的感覺。自己養成的這樣一些懶惰的習慣,以后總會使你感到后悔。這是父親說的。他還說過 :基督不是在十字架上被釘死的,他是被那些小齒輪輕輕的咔嚓咔嚓聲折磨死的。耶穌也沒有妹妹。 一等我知道我看不見影子了,我又開始琢磨現在是什么時候了。父親說過,經常猜測一片人為的刻度盤上幾根機械指針的位置,這是心智有毛病的征象。父親說,這就像出汗一樣,也是一種排泄。我當時說也許是吧。心里卻是懷疑的。心里一直是懷疑的。 如果今天是陰天,我倒可以瞧著窗子,回想回想對于懶惰的習性,父親又是怎么說的。我想,如果天氣一直好下去,對他們在新倫敦的人來說倒是不錯的。天氣有什么理由要變呢?這是女人做新娘的好月份,那聲音響徹在她徑直從鏡子里跑了出來,從被圍堵在一個角落里的香氣中跑了出來。玫瑰。玫瑰。杰生·李奇蒙·康普生先生暨夫人為小女舉行婚禮。玫瑰。不是像山茱萸和馬利筋那種貞潔的花木。我說,我犯了亂倫罪了,父親,我說。玫瑰。狡猾而又安詳。如果你在哈佛念了一年,卻沒有見到過劃船比賽,那就應該要求退還學費。讓杰生去念大學。讓杰生上哈佛去念一年書吧。 施里夫站在門口,在穿硬領,他的眼鏡上泛出了玫瑰色的光澤,好像是在洗臉時把他那紅紅的臉色染到眼鏡上去了。“你今天早上打算曠課嗎?” “這么晚了嗎?” 他瞧瞧自己的表 :“還有兩分鐘就要打鈴了。” “我不知道已經這么晚了。”他還在瞧他的表,他的嘴在囁動。“我得快些了。再曠一次課我可不行了。上星期系主任對我說——”他把表放回到口袋里。我也就不再開口了。 “你*好還是趕快穿上褲子,跑著去,”他說完,便走出去了。 我從床上爬起來,在房間里走動著,透過墻壁聽他的聲音。他走進起坐室,朝門口走去。 “你還沒有穿好?” “還沒有。你先走吧。我會趕來的。” 他走出去了。門關上了。走廊里傳來他那越來越微弱的腳步聲。這時我又能聽到表的嘀嗒聲了。我不再走來走去,而是來到窗前,拉開窗簾,看人們急匆匆地朝小教堂 奔去,總是那些人,掙扎著把手穿進逐漸張大的外套袖管,總是那些同樣的書和飄飛的翻領向前涌去,仿佛是洪水泛濫中漂浮的破瓦碎磚,這里面還有斯波特。他把施里夫叫作我的丈夫。啊,別理他,施里夫說,要是他光會追逐那些騷娘們,那跟我們又有什么相干。在南方,人們認為自己是童男子是樁丟臉的事。小青年也好。大男人也好。他們都瞎吹。因為女人認為童貞不童貞關系倒不大,這是父親說的。他說,童貞這個觀念是男人而不是女人設想出來的。父親說,這就跟死亡一樣,僅僅是一種別人都有份的事兒,我就說了,光是相信它也是沒什么意思的,他就說,世界上一切事情之所以可悲也正在于此,還不僅是童貞的問題,于是我就說,失去貞操的為什么不能是我,而只能是她呢,于是他說,事情之所以可悲也正在于此 ;所有的事情,連改變它們一下都是不值得的,而施里夫說,他不就是光會追逐那些小騷娘們嗎,我就說,你自己有妹妹沒有?你有沒有?你有沒有?
喧嘩與騷動(福克納經典作品) 作者簡介
威廉·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1897—1962) 美國著名小說家。一生共創作了19部長篇小說和70多篇短篇小說,其中絕大多數故事發生在虛構的約克納帕塔法縣,被稱為“約克納帕塔法世系”。代表作品有《喧嘩與騷動》《我彌留之際》《押沙龍,押沙龍!》《去吧,摩西》等。因“他對當代美國小說做出了強有力的和藝術上無與倫比的貢獻”,而獲得1949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李文俊,著名翻譯家,美國文學、福克納研究專家。譯有《喧嘩與騷動》等作品,另著有《福克納評傳》《天涼好個秋》等。
- >
回憶愛瑪儂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隨園食單
- >
我與地壇
- >
莉莉和章魚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唐代進士錄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