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幸福生活與美的追求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5821627
- 條形碼:9787515821627 ; 978-7-5158-2162-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幸福生活與美的追求 本書特色
★“我選編《哈佛經典》,旨在為認真、執著的讀者提供文學養分,他們可以從中大致了解從古代直至19世紀以來觀察、記錄、發明以及想象的進程,作為一個20世紀的文化人,他不僅理所當然地要有開明的理念或思維方法,而且還必須擁有一座人類從荒蠻發展為文明進程中所積累起來的、有文字記載的關于發現、經歷,以及思索的寶藏。” ——哈佛大學第二任校長查爾斯·艾略特
幸福生活與美的追求 內容簡介
這里向各位書友推介的是被中國現代新文化運動先驅者的胡適先生稱為“奇書”的《哈佛經典》。 《哈佛經典》是一套集文史哲和宗教、文化于一體的大型叢書,共50冊。這些經典散文堪稱是經人類歷史大浪淘沙而留存下來的文化真金,每一篇都閃爍著人類理性和智慧的光輝。有人說,先有哈佛后有美國。因為在建校380多年的歷史中,哈佛培養出7位美國總統,40多位諾貝爾獎得主,政界、商界、科技、文藝領域的精英不計其數。但有一點,他們都是銘記著“與柏拉圖為友、與亞里士多德為友、更與真理為友”的校訓成長、成功的。這些文字是真正的人類思想的富礦,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寶藏,具有永恒的文化魅力。
幸福生活與美的追求 目錄
主編的話
道德形而上學原理
**章 從一般的道德理性知識過渡到哲學的道德理性知識
第二章 從大眾道德學過渡到道德形而上學
第三章 從道德形而上學過渡到純粹實踐理性批判
弗里德里希·席勒
主編的話
美育書簡
幸福生活與美的追求 節選
《人生必讀的哈佛經典:幸福生活與美的追求》: 因為在這里,我只是想要討論道德形而上學,所以,我只會提出這樣的問題:人們是否認為有必要建構一個純粹的、完全清除一切、只是經驗的屬于人學的純粹道德哲學?因為從普通的義務觀和道德律來看,顯然有這樣一種哲學是一定的。每個人都會承認,一條規律被認為是道德的,也就是作為約束的根據,那么它一定要具有絕對的必然性。“你不應該說謊”這條戒律只是對人類有效,而其他有理性的東西可以對此不必在意,其余的真正道德規律也是這樣的。因而,約束性的根據不能在人類本性中或人所處的環境中尋找,但是先驗的東西只存在于純粹理性的概念中。同時,任何其他單純以經驗原則為基礎的規范雖然具有某些方面的普遍性,然而只要它有極小一部分甚至一個念頭是出于經驗的話,它也是一個實踐規則,絕對不會被叫作道德規律。 所以,不僅有原則的道德律本質上區別于每一種具有任何經驗的實踐知識,而道德哲學是完全以其純粹部分為依據的。在應用于人的時候,它一點也不須借用關于人的知識(人類學),而是將先驗規則給予作為理性存在的人。這些規律,毫無疑問也需通過經驗把判斷力磨煉得更加敏銳,以便一方面區別這些規則可適用的情況,男一方面創造條件使這些規律易于為人們的意志所接受,并對他們的行為產生有效影響。由于人類受到多種傾向的作用,他們雖能接受純粹實踐理性的理念,但要使它在自己的生命歷程中具體起作用,卻不是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道德形而上學之所以必不可少,不僅是因為臆測的理性,以便研究在我們的理性中所發現的先驗實踐原則的根源,而且如果找不到主導的線索,找不到正確評價的*高標準,那么,道德自身也易于產生各種各樣的敗壞現象。因為一種行為應該在道德上是善意的,只是合乎道德規律遠遠不夠,而同時一定是為了道德而做出的;如若不然,那種符合就非常偶然并且不可靠。因為,在很多情況下,并不是出于道德的緣故,也會產生合乎道德規律的行為,而在更多情況下卻是和道德相背離。現在,只有在純粹哲學的領域,才可以找到在實踐上不可或缺的、純粹的道德規律。因此,形而上學一定是個出發點,沒有形而上學就不會有任何道德哲學可言。那種純粹原則和經驗原則混雜在一起的學說是不配稱為哲學的,因為哲學和普通理性知識的區別,正在于哲學在個別的學科中論述了普通理性知識只含混理解的東西。它更不應該稱為道德哲學,這種混雜不但破壞了道德的純粹性,而且阻礙了自身要實現的目標。 請不要因為在此所提出的問題,著名的沃爾夫(Wolf)已經在他那篇普遍實踐哲學的道德哲學導論中提到了,就認為我們不必闖入一個全新的領域。正是由于這曾經是普遍實踐哲學,所以它探討的不是一種特殊的意志,不是一種不需一切經驗的動機、一種完全由先驗原則來決定被稱為純粹意志的意志。它所考慮的只是普遍意義上的意愿,以及在這種普遍意義下屬于此種意愿的全部行為和條件。由此看來,它和道德形而上學的區別,與一般邏輯學和先驗哲學的區別一樣。此外,前者所考察的是一般思想的活動與規則,后者闡明的則是純粹思想的活動和規則。因此,道德形而上學必須檢驗可能的純粹意志的觀念和原則,而非人類決意的活動和規則,諸如此類的東西大都來自心理學。固然,普遍實踐哲學也突破自己的權限來探討道德規律和責任,但這并非異議。因為這一學科的作者們仍然忠實于他們的觀念。他們只把先天地由理性所提供、自身完全是道德的動機和只通過比較和經驗而將理解提高到一般概念的經驗動機同等對待,而無視動機來源上的差異,也沒有將它們作為同類來面對,只關注它們在數量上的大小。他們用這樣的辦法勾畫出他們關于約束性(義務)的概念。義務雖然是道德之外的東西,可是在一門哲學中卻是能得以尋求的東西,這門哲學根本不用在所有可能存在的可行概念上做任何判斷,不管這些概念是先天的還是后天的。 ……
幸福生活與美的追求 作者簡介
查爾斯·威廉·艾略特(1834-1926年),生于波士頓一個富裕家庭,1853年哈佛大學畢業。1854年秋任哈佛大學數學老師,1858年晉升數學和化學助理教授。1869年任哈佛大學校長,直到1909年退休,任職40年,是哈佛歷史上任職時間非常長的校長。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月亮虎
- >
朝聞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