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地之緣(走讀于中日之間)/觀日文叢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078306
- 條形碼:9787513078306 ; 978-7-5130-7830-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地之緣(走讀于中日之間)/觀日文叢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中國文學或日本文學、文化相關專業的本科及以上學生,對日本文化、中日交流感興趣的大眾讀者《地之緣:走讀于中日之間》 清華大學日新書院院長、教授王中忱,“走讀于中日之間”的思想漫步。 以精妙之思穿引歷史傳奇,書寫中日人文思想的浪漫典雅。 在今昔勾連處書寫風與物之詩,于時空交錯中展現人與地之緣。 “觀日文叢”(另有《思想構筑未來》《海東游藝》《萬壑有聲》) 值中日邦交正常化五十周年,四位國內一流學者綜觀百年曲折歷史,娓娓而談兩國思想文藝的諸般因緣際會。 魯迅、梅蘭芳、冰心、加藤周一、大江健三郎、柄谷行人……隨名家發見中日思想文化人物往來越境之際的飛鴻踏雪。 大家小書,見微知著,照見時間長河之幽微。 名家手札,率性而談,跨越中日間人文壁壘。
地之緣(走讀于中日之間)/觀日文叢 內容簡介
清華大學日新書院院長、教授王中忱,“走讀于中日之間”的思想漫步。 以精妙之思穿引歷史傳奇,書寫中日人文思想的浪漫典雅。 在今昔勾連處書寫風與物之詩,于時空交錯中展現人與地之緣。 《“紅樓”里的輕裘》《亦失哈的浪漫歷險》……隨名家發見中日思想文化人物往來越境之際的飛鴻踏雪。 大家小書,見微知著,照見時間長河之幽微。 名家手札,率性而談,跨越中日間人文壁壘。
地之緣(走讀于中日之間)/觀日文叢 目錄
蝦夷錦
“紅樓”里的輕裘
亦失哈:北方的“鄭和”
亦失哈的浪漫歷險
韃靼海峽的兩岸風景
北疆“外記”的命運
帝國的疆緣
北方的發現:地理還是歷史?
從驛路到鐵路
張家口:陸地港再開埠與亞歐通道新構成
Ⅱ 民族意識與殖民知識批判
民族戰爭與新考據史學的“借喻”書寫
民族意識與學術生產
葉榮鐘與矢內原忠雄
Ⅲ 活的文本:物質性與跨域性
梁啟超在日本的小說出版活動考略
敘述者的變貌
定型詩式與自由句法之間
日本中介與“純粹詩歌”論的跨國旅行
《改造》雜志與魯迅的跨語際寫作
跨越時空的交錯與新女性主義的探索
Ⅳ 介入的譜系
“九條會”與日本知識界“護憲”
加藤周一:在語言和裝甲車之間的思考
“密使”之痛:體制內“介入者”的困境
左翼形象的戲仿與重塑
Ⅴ 視覺意象的流動與再生產
奔跑在野獸派與立體派之間的牝鹿
繪制“蒙疆”
地之緣(走讀于中日之間)/觀日文叢 作者簡介
王中忱,1954年出生于吉林省農安縣,先后就讀于東北師范大學中文系和日本大阪外國語大學地域文化研究科,現為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日新書院院長。研究方向為比較文學、中日現代文學及東亞區域文化史,主要學術著作有《越界與想象——20世紀中國、日本文學比較研究論集》、《走讀記——中國與日本之間:文學散札》、《作為事件的文學與歷史敘述》、《北??東北アジア地域交流史》(多人合著)等,譯有東山魁夷、大江健三郎等日本作家的作品多部,曾獲“思源”《世界文學》翻譯獎(2001年)。
- >
回憶愛瑪儂
- >
巴金-再思錄
- >
自卑與超越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