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心理沙盤治療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9296181
- 條形碼:9787569296181 ; 978-7-5692-9618-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心理沙盤治療 本書特色
沙盤療法是目前在全球非常受歡迎的一門心理學實用技術,廣泛應用于心理問題的診斷、心理治療、心理咨詢、心理教育。本書系作者在《突破象征的困惑——心理沙盤治療新探索》一書的基礎上,經過十余年理論和實踐探索完成的關涉心理沙盤的全新作品。
心理沙盤治療 內容簡介
本書借鑒了西方綜合取向心理沙盤的新理論,以中國文化視角進行了多方面、系統的詮釋,很好地實現了該心理學技術的本土化,從沙盤治療的呈現療愈原理、歷史演變及流派、操作方法步驟、操作性技術、適用范圍、催化促進技巧、療效及作用、團體沙盤實踐等方面,對這一治療技術進行了詳細的討論分析,不乏閃光點。
心理沙盤治療 目錄
**章重新認識沙盤療法/1
一、對記憶之前創傷和情節的療愈作用/2
二、對未經大腦記憶形成的心理問題的療愈作用/5
三、內在世界與外在世界整合的療愈作用/6
四、沙盤治療特殊治療關系的特別意義/7
五、突破防御直接進入內心世界的作用/8
第二章沙盤療法的流派、發展和中國文化的作用/10
一、游戲療法——沙盤療法的母床/10
二、“世界技術”(The World Technique)——沙盤療法的創立/13
三、“沙盤游戲療法”——沙盤療法的發展/14
四、“沙盤——世界游戲”——對沙盤療法的改良/15
五、多種理論取向心理流派對沙盤療法的嫁接/17
六、綜合取向沙盤治療對沙盤療法的整合/17
七、對沙盤療法發展的展望及中國文化的作用/19
第三章沙盤元素構成及沙盤室建設/25
第四章沙盤治療的適用范圍/35
一、應用于心理診斷/36
二、應用于心理治療/37
三、應用于個體的成長/39
第五章從定義全面理解沙盤治療的內涵/43
一、表達/43
二、投射/47
三、心理治療/50
四、方法/51
五、透過運用特殊的沙盤媒材作為非口語媒介/51
六、發現及處理內在及人際議題/54
第六章沙盤治療的基本原理/60
一、身體記憶和身體語言/61
二、圖像記憶與情緒記憶/65
三、退行性療愈/69
四、沙盤的界限特性與治療環境的作用/73
五、動覺特性在沙盤治療中的作用/75
六、安全治療距離作用/76
七、沙盤治療能夠對創傷性神經生物學效應施加介入性影響/78
八、沙盤治療中來訪者的創造力被激活/82
九、沙盤治療能通過隱喻的探索深入個人的精神世界/83
第七章沙盤治療的操作性技術/86
一、隔離阻斷技術——治療環境的創建/86
二、自我覺察技術——發現問題的過程/90
三、聚焦放大技術——抓住重點、深入覺察/91
四、連接技術——實現客觀世界與自身的連接/93
五、超越技術——焦點短程的治療/94
六、兩極整合技術——深入的自我探索/96
七、視像化技術——進入內在心理世界的快速通道/98
第八章沙盤治療的類型和作用/100
一、個體沙盤治療與團體沙盤治療/100
二、概況性沙盤和主題沙盤/102
三、診斷沙盤和治療沙盤/105
四、自我覺察沙盤和個人成長沙盤/106
五、初始沙盤和連續沙盤/108
第九章個體沙盤的一般操作步驟和方法/111
第十章特殊情況下個體沙盤的應用技巧/115
一、針對注意力不集中的少兒的沙盤技巧和方法/115
二、多動抽動癥狀少兒沙盤的技巧和方法/117
三、自閉傾向少兒沙盤的技巧和方法/119
四、年長者沙盤的技巧和方法/120
五、非現實情境沙盤的干預技巧/120
第十一章沙盤治療發現焦點問題的方法/125
一、“三個方面”/129
二、“一個標準”/130
三、“三個層面”/131
第十二章沙盤治療問話原則及訓練/133
一、沙盤問話的作用/134
二、沙盤問話的原則和技巧/134
三、沙盤問話訓練實例/141
第十三章沙盤治療的催化促進技巧/170
一、從客觀覺察進入沙盤/170
二、焦點處理的技巧/171
三、靈活掌握和變換治療師在沙盤工作中的位置/172
四、牢記治療師的鏡觀作用而不是陪伴的作用/173
五、要避開意識層面或現實層面的討論/173
六、防范控制/174
七、破解阻抗/175
八、關注無意識的動作和語言信息/176
九、保持中立/176
第十四章團體沙盤治療/178
一、團體沙盤中的療效因子及其作用/178
二、團體沙盤的適用范圍/180
三、團體沙盤治療的主要類型/181
四、普通團體沙盤的步驟方法及規則/185
五、家庭團體沙盤的操作方法/188
六、團體沙盤流程/192
七、團體沙盤的階段促進方法/194
八、團體沙盤的進程特點/195
九、團體沙盤的催化促進技巧/196
第十五章未成年人團體沙盤操作要領/198
一、沙盤治療中未成年人的心理特點/198
二、未成年人沙盤的三個階段/199
三、未成年人沙盤常用的類型/200
四、未成年人沙盤的階段性評估/201
五、未成年人沙盤疑難問題及處理/202
第十六章沙盤治療師的訓練與成長/204
一、圖像記憶的移情覺察體驗/205
二、投射的識別體驗/206
三、聲音——感覺覺察體驗/208
四、身體記憶探索體驗/208
五、自我接納程度的覺察體驗/209
六、人差方程式體驗/210
七、有意識情緒體驗(emotional expenience)/211
八、角色與人格面具體驗/212
第十七章沙盤治療案例/222
參考文獻/234
后記/236
心理沙盤治療 節選
**章 重新認識沙盤療法 心理沙盤療法是目前全世界非常受歡迎的一門心理學實用技術。它在中國大陸傳播應用的時間并不長,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至今僅20多年的時間。但是,它的發展卻非常迅速。現在國內大部分省份的幼兒園、中小學、大學廣泛建立了心理沙盤室,配備了心理沙盤;有的醫療機構、社會組織也配備了心理沙盤。在心理學應用領域,沙盤治療技術主要用于心理問題的診斷、心理治療、心理咨詢和心理教育。近幾年,這門技術還被應用于人力資源管理和開發。 心理沙盤療法得到社會高度的認同和需要,必定有其獨特的原因。經過十幾年對心理沙盤療法的研究和實踐應用,筆者覺得應該這樣來定位心理沙盤療法:它是一種效果好、操作使用簡單方便、見效快、負作用較小的一種心理學實用技術,能夠讓來訪者借助玩具、沙子、沙盤等沙盤元素,在無干擾、無限制、不評價的狀態下,自然放松地把自己內心世界的需求和狀態表達投射出來,在治療師的催化下,發現自己存在的內在世界與外在世界的差異或者新的需求,并用自己創造的方法解決問題,從而達到自我整合、自我療愈、自我提升、自我發展的目的。特別是沙盤治療技術,又有區別于其他心理療法的獨特作用和效果。 大量的實踐證明:沙盤治療能解決其他心理技術很難解決的,甚至不能解決的難題。比如可以療愈童年早期記憶之前,或者記憶以后永久遺忘的事件刺激形成的創傷。沙盤治療關系建立在來訪者與沙盤元素之間,而不是來訪者與治療師之間。因此,沙盤治療師可以給與自己關系親密的人和熟悉的人做沙盤治療;沙盤治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是通過直接尋找沙盤過程中及沙盤構圖中呈現的與現實常態有沖突的焦點問題,因而也不必了解來訪者現實狀態和過去經歷;沙盤治療覺察療愈的過程是來訪者在治療師的催化下自我實現、自我完成,治療師保持中立的狀態,像一面鏡子,只能促進覺察和療愈而不對來訪者施加控制、移情、限制和評價,因而不易造成來訪者的二次傷害和被剝奪等新的負面情緒的產生;即便在沒有治療師參與的情況下,來訪者也可以參照現實常態,對自己的沙盤呈現進行對比和覺察,發現自己的需要和存在狀態并進行調整。 事實上,目前心理學界及社會對心理沙盤療法獨特的作用和療效存的認識嚴重不足,影響了這門技術作用的發揮。因此,我們有必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認識沙盤治療的獨特作用和療效。 一、對記憶之前創傷和情節的療愈作用 在日常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的實踐中,無論是訪談式還是其他方式的咨詢與治療,基本的工作思路一般是根據來訪者當下的狀態,詢問其什么時間經歷過什么事件、出現過什么不良情緒反應,進而演變成當下這種狀態。來訪者告知相關信息后,就可以用心理學的原理和技術幫助其分析覺察經歷的事件與當下心理問題的關系,形成當下問題的原理,并幫助其調動自身的積極性、創造性,找到改變、解決問題的方法。要實現這個過程的前提是來訪者能夠回憶起并且愿意提供其所經歷的信息。如果他無法回憶起因為經歷什么事件刺激導致當前的狀態,那么治療師就很難對癥下藥,對其提供合適的心理幫助。 事實上,導致心理問題出現的刺激性事件,有很大一部分當事人是沒有辦法回憶起來的。如果發生在3~5歲之前,個體還不具備記憶事情能力的時候,就不能夠回憶并用語言描述其所經歷過的事件。我們平時說的能夠記得清事情,是指能夠用語言編碼來描述曾經歷過的事件及相應的情緒體驗。實際上,一個人從生命形成不久便開始有了記憶。胎兒期就會有無意識的記憶、身體記憶。3~5歲以后才會有主動的記憶和有意義的記憶。記憶的前提是能夠掌握基本的使用語言的能力。如果不會說話,不知道語言的意義或不懂語言邏輯,人就沒有辦法把發生的事件用語言編碼主動標記下來,成為能夠回憶起來的記憶。但是,這個時期經歷的事件、受到的刺激并沒有消失,而是作為圖像、場景和情緒記憶記錄在了大腦神經細胞中,并且會一直存在。因為這些刺激和記憶沒有經過大腦的識記和語言編碼的加工,所以信息不會流失,永遠不會被遺忘。人生的各個階段,這些記憶會讓人們在遇到刺激事件時迅速做出條件反射式的不同反應,表現為每個人不同的個性特征。可以說,3~5歲之前經歷過的事件基本上決定了個體的個性特征。因此,中國有句俗語叫“三歲看大”,是符合這一心理生理發展原理的。 經歷過的事件不僅成為個體個性特征的主要組成部分,還會成為早期心理、精神問題發病的主要因素或潛在因素。一些童年早期出現的心理或精神問題,如自閉癥等就是記憶之前、早期經歷過的事件的刺激形成的,因而很難找到癥狀與事件的連接。還有一部分早期經歷雖不會導致個體在童年早期出現問題,卻為個體畢生的成長埋下了隱患的種子,當個體成長到一定年齡,遇到某些刺激的時候便會發芽、生長。比如邊緣型人格障礙一般在13~15歲時發作。所以,具有某些人格障礙的人在青春期之前往往是正常的孩子,但到青春期后就會出現各種心理問題。現實中,每個人的個性特征都不同,應對刺激的方式和敏感度各不相同,也會影響到其人際關系及社會適應、職業發展等方面。所以有人說“性格決定命運”;抑或說,在3~5歲有主動記憶之前經歷過的事件決定了人的命運。 前文談到人的有意義記憶是用語言編碼來標記經歷過的事件、場景、圖像以及相應的情緒體驗,這種標記是通過語言來實現的,也叫語義記憶。語義記憶的前提是要學會使用語言。那么為什么大多數人1~2歲就會說話,卻要到3~5歲才有語義記憶呢?1歲以后,有的兒童雖會使用語言,但能夠掌握、識記、理解的詞匯量還很少,加之對語言邏輯的理解和使用尚不夠成熟,還不能完整準確地標記一個事件以及相應的情緒體驗;只有到了3~5歲,他們才能掌握較多的詞匯量并較為熟練、準確地使用語言邏輯——語法,達到語義記憶的目的。 以上,我們重點討論了童年早期語義記憶之前人生經歷的重要性,因為經歷的事件及相應的刺激不能被回憶起來,但卻無法被遺忘,一旦遭遇過度的刺激或持續時間較長的刺激,形成心理問題或留下心理問題隱患,是比較難解決的。這一部分是普通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方法較難有效工作的特別區域。但是沙盤治療卻能較好地進入該區域,開展有效的工作。 前面說到,個體在語義記憶之前經歷過的事件刺激,以后雖不能用語言描述再現出來,但它并未消失,而是以圖像、場景的形式記憶在了大腦神經細胞中,這些圖像和場景還會分解成顏色、形狀、聲音、形態等因素,結合當時的情緒體驗被記憶在大腦中。現實生活中,每個人具有不同的審美取向,會對某種顏色、造型、環境、聲音特別敏感,卻不知道為什么會這樣。其實,這就是圖像記憶、場景記憶和情緒體驗記憶的反射性反應。進行沙盤體驗時,當體驗者與某個玩具的顏色、形狀、聲音、場景相遇時,過去經歷過的相關事件會被這些因素、線索激活,疊加情緒被釋放出來,相關聯的心理問題也就得到了某種程度的解決。 沙盤治療是非口語的心理治療方法。從上文可以看到,在一系列工作中,確實沒有語言的參與,情緒就得到了處理。 不僅童年早期語義記憶之前這一階段經歷的事件刺激的記憶會在這個過程中被激活,情緒得到釋放,還有語義記憶之后經歷的刺激事件被遺忘的那一部分,也會以同樣的原理在沙盤治療中得到釋放、激活和療愈。對成年人來說,其經歷過的任何事件都會有語義記憶的參與,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經歷過的事件因時間、心理原因、器質性損傷等,會有一部分記憶永遠不能被回憶起來,成為永久遺忘的一部分。這一部分同樣可通過上述原理的操作,得到有效的療愈。 傳統的心理技術,一般在工作時要了解來訪者的現實狀態和“事件”的關系,從而找到造成心理問題的原因,并開展有效的工作。沙盤治療中,只需要通過沙盤過程、語言表述和沙盤構圖,找到與現實生活的矛盾沖突點,即沙盤中的焦點并進行處理,便可以實現療愈,有效地減少二次傷害。
心理沙盤治療 作者簡介
常承生,男,1962年生,山東省淄博市人,中國心理學會會員。從事心理工作近20年,專注于心理沙盤理論和實操應用的研究和推廣。已出版心理學著作《沙盤游戲療法》《突破象征的困惑—心理沙盤治療新探索》。作為作家、詩人,已出版詩集《在遠方》《山的那邊》《一路上》《三友居現代詩抄》《盜夜者》,散文集《小木屋》。
- >
巴金-再思錄
- >
經典常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回憶愛瑪儂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