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紅楓湖·百家講壇. 第三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4398786
- 條形碼:9787514398786 ; 978-7-5143-9878-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紅楓湖·百家講壇. 第三輯 內容簡介
“紅楓湖·百家講壇”面向清鎮職教城時光校區四所職校聯合體師生,每月定期邀請各行業的專家、學者及作家開展講座,主題從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吸收世界先進文化和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等視角展開,形成學校的“雅文化”。既能彰顯我校培養學生“品優行雅,一專多能”的目標,又能將中國傳統的儒雅文化吸納到個人精神中! ≈v壇上閃爍的智慧之光如夜海中的燈塔,他們不應僅僅局限于校園,而應該走出去,讓校內外錯過現場講座的人們也能共享思辨的余溫;給每個人一次聆聽大師教誨的機會,去親身體會涓涓細流是如何變成洶涌的波濤奔騰至海的壯闊景致。學生在與大師的交流討論中得到課堂學習中無法得到的知識與啟迪,產生了強烈的心靈震撼。因此,學校決定將每期“紅楓湖·百家講壇”的錄音稿整理成書面文字,同時收集聽者心得。這些心得除體會聽者對知識的學習外,還充分展現出其由聽講到收獲的質樸情感。把講座的講稿和聽者的心得編輯成書,既是對講座內容的記錄與弘揚,也是我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體現。講座的主講人絕大多數是貴州范圍內的專家學者,正如我校圖書館成立的基于收藏本土作品而建設的“黔籍作家書屋”,力圖能對地方文化的建設和保留貢獻綿薄之力,形成具有地方性特色的館藏資源一樣,我們也力圖通過這一講壇,展現黔籍專家學者的風采。
紅楓湖·百家講壇. 第三輯 目錄
中華高端養生
養生貴在堅持
自律是養生的前提
紅楓湖·百家講壇第二十六期
學習先賢,悟修身之道
紅楓湖·百家講壇第二十七期
清詩三百年王氣在夜郎
晚清“西南巨儒”——鄭珍
晚清貴州詩人——鄭珍
紅楓湖·百家講壇第二十八期
語言表達與人際溝通
善于溝通是教師推薦素質
語言是成功的橋梁
語言是交流的藝術
……
紅楓湖·百家講壇. 第三輯 節選
第二,武術養生! ︷B生*有價值的武術內容,**個是少林派! ∩倭峙墒窃诤幽厢陨缴倭炙铝鱾魅倌陙淼纳倭治湫g,被稱為外家。何為外家,就是力度,速度快,力量猛,適合青少年,所以它有時間段的限制。一般來說根據我們國家武術界的平均統計,25歲就到頭了。要練到二十八九歲也可以,但是力量、速度達不到了。陜西省西安市著名的武術家——趙長軍,在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連續十屆獲全國少林武術冠軍。28歲那年他的速度、力量急劇下降,因此它退出拳團擔任教練,再也不比賽了。所以少林派的弱點是年齡大了練不成。 第二個是武當派。 湖北省武當山的武當派,由600年前明朝的張三豐道長所創立,其特點是內家。**,放松。不管練任何功夫,之前先完全的放松,身心徹底放松。第二,所有的動作用意不用力。什么叫用意呢?是一種感覺,在這個基礎上產生內家真力,一種連綿的內在的力量,整體力量,這叫武當派。武當派*重要的功夫有三個,**個叫形意拳。形意是走直線,形意拳有一個緩沖過程:放松,凝聚,準備。這個拳適合中年人訓練,由于它有一定的力量,年過60歲的人不適合,30歲到60歲比較合適! 〉诙䝼叫八卦掌。八卦掌走圓圈,相對來說可以一直放松,一直不用力,或者略微用點力。這個拳過了60歲可以繼續練,可以練到80歲。但是,走八卦掌不由自主勁兒就來了,好像身不由己。所以對于慢性病,也不合適! 〉谌齻叫太極拳。太極拳適合所有人。中國太極拳,是張三豐所創立的。它的特點,一是畫圓,所有的動作都是圓,這和太極圖有關;二是自始至終都放松,保持姿勢,全身放松;三是緩慢柔和;四是用意不用力。所以太極拳適用于所有人,男女老少,也適用于所有慢性病。國家體委承認六大門類:陳氏,楊氏,吳氏,武氏,孫氏,趙氏,其中趙堡氏是源頭。張三豐600年前在武當山創造了中國太極拳,在武當山流傳了200年,200年后流傳到河南溫縣趙堡鎮。在趙堡鎮秘傳400年,從明朝后期一直秘傳到抗日戰爭時期。這400年間,趙堡鎮上的人,練拳時緊閉門窗。認為是天下之至寶,武功之至高不敢讓人看見。所以400年來無人知曉,都是單傳,一個傳一個。中間也有一些分支,但是趙堡鎮總體是秘傳。 明朝末年,由于趙堡鎮和旁邊五里之外的陳家溝村親戚特別多,所以,太極拳傳到了陳家溝。歷史上,陳家溝的人練的是炮錘(現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后來和太極拳結合,在明朝誕生了陳式太極拳。其特點是加了一些發力的動作,這就是炮錘的痕跡! ∫驗殛惣覝鲜枪_傳,所以很多人認為陳家溝的是正宗,練得也比較好,現在傳遍全國乃至全世界,出現了像陳小旺、陳正雷這些英才。代代相傳,無論對健身,還是抵抗、防敵、御敵,都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清朝時,京城有個名叫楊露禪的人,跑到陳家溝學習了陳式太極拳,回到京城后把它改變為楊式太極拳。楊式太極拳的特點是舒展大方,把所有的發力動作全部去掉。我們現在的大學生學的楊式二十四式,就是楊式太極拳的代表。楊式太極拳對于慢性病的治療比較明顯。因為它的速度更慢,更柔和! ∏宄幸粋滿族人叫吳全佑,跟著楊露禪學楊式太極拳,然后改編為吳式太極拳,吳式太極拳更小巧更緊湊,特別靈活自如,吳氏相傳,在北京還有很多人練。 河北有一個人叫武禹襄,跑到河南溫縣趙堡鎮,跟陳清平學習太極拳,學成后回到永年,把趙堡式太極拳改為武式太極拳,其特點是特別的小巧緊湊,給人一種隨心所欲的感覺。 中華民國時代,一代武林高手孫祿堂,練了十年形意,又練了十年的八卦,后來跟武式太極拳的傳人——郝為真學習,他把形意太極八卦融為一體,成為孫式太極拳。孫式太極拳在北京也很流行。 天下太極是一家,就是這個道理。根據張三豐傳下來的太極圖,圓形畫圓,緩慢柔和用意不用力,對養生效果*好。在中國武術中,特別是對于老年人慢性病,練太極拳是*佳選擇。當然練哪一式,我個人認為練哪一式都行。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與地壇
- >
推拿
- >
經典常談
- >
史學評論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唐代進士錄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