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xù)農業(yè)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yōu)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tài)瓶
動物包蟲病學(精)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710680
- 條形碼:9787030710680 ; 978-7-03-071068-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動物包蟲病學(精) 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tǒng)而簡明地介紹了動物包蟲病的定義與危害、病原分類與形態(tài)、生活史與生物學、起源、遺傳變異與種群遺傳結構、實驗動物模型與體外培養(yǎng)、流行病學、致病作用、臨床癥狀、病理解剖病變、組學、功能基因和免疫學等基本知識,重點論述了動物包蟲病診斷與檢疫以及防控技術的研究進展與成果。 本書主要讀者為從事動物包蟲病防控的管理干部和技術人員。同時,本書也可作為高等學校動物醫(yī)學、醫(yī)學、畜牧學、生物學、動物學及野生動物保護等相關專業(yè)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參考書。
動物包蟲病學(精) 目錄
**章 動物包蟲病的定義與危害 1
**節(jié) 動物包蟲病的定義 1
第二節(jié) 包蟲病的危害 1
一、畜牧業(yè)的經濟損失與動物包蟲病的防控花費 1
二、對人體健康的危害與患者診療經濟負擔 3
三、地區(qū)經濟發(fā)展與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影響 6
參考文獻 6
第二章 病原分類與形態(tài) 8
**節(jié) 病原分類 8
第二節(jié) 病原形態(tài) 8
一、細粒棘球絳蟲狹義種 8
二、多房棘球絳蟲 15
三、伏氏棘球絳蟲 16
四、少節(jié)棘球絳蟲 17
五、石渠棘球絳蟲 18
參考文獻 20
第三章 生活史與生物學 21
**節(jié) 生活史 21
一、細粒棘球絳蟲 21
二、多房棘球絳蟲 22
三、石渠棘球絳蟲 23
四、伏氏棘球絳蟲 23
五、少節(jié)棘球絳蟲 24
第二節(jié) 發(fā)育生物學 24
一、細粒棘球絳蟲 24
二、多房棘球絳蟲 33
第三節(jié) 原頭蚴的雙向發(fā)育 35
一、原頭蚴雙向發(fā)育途徑 35
二、膽汁酸在原頭蚴向成蟲方向發(fā)育時的作用 36
第四節(jié) 蟲卵和原頭蚴的生物學特性 37
一、蟲卵 37
二、原頭蚴 37
第五節(jié) 育囊與不育囊 37
一、育囊與不育囊的形態(tài)特征與分類 37
二、不育囊形成的外在影響因素 39
三、不育囊形成的內在影響因素 41
四、不育囊形成的分子調控機制 42
參考文獻 44
第四章 起源、遺傳變異與種群遺傳結構 54
**節(jié) 起源 54
第二節(jié) 遺傳變異 55
一、遺傳多態(tài)性 55
二、線粒體基因的特征 56
三、細粒棘球絳蟲的基因型 57
四、加拿大棘球絳蟲復合種的分類及意義 61
五、細粒棘球絳蟲的遺傳多態(tài)性 64
六、遺傳變異分析方法 65
第三節(jié) 種群遺傳結構 70
一、種群遺傳 70
二、種群遺傳結構 71
參考文獻 73
第五章 組學 79
**節(jié) 線粒體基因組 79
一、線粒體基因組大小及堿基組成 80
二、線粒體基因組的基因組成及排列 80
三、rRNA 81
四、tRNA的二級結構 81
五、NR1和NR2與密碼子使用 82
六、密碼子使用 83
七、棘球絳蟲比較線粒體基因組學 83
八、線粒體基因組學研究的應用 84
第二節(jié) 核基因組 86
一、細粒棘球絳蟲G1/G7型基因組 87
二、多房棘球絳蟲基因組 93
第三節(jié) 轉錄組 95
一、細粒棘球絳蟲 95
二、多房棘球絳蟲 96
第四節(jié) 非編碼RNA 97
一、微小RNA 97
二、長非編碼RNA 101
第五節(jié) 蛋白質組 103
一、細粒棘球絳蟲 104
二、多房棘球絳蟲 104
第六節(jié) 分泌組 105
一、細粒棘球絳蟲 105
二、多房棘球絳蟲 108
小結 110
參考文獻 111
第六章 功能基因 116
**節(jié) 功能基因概述 116
第二節(jié) 功能基因 116
一、細粒棘球絳蟲 116
二、多房棘球絳蟲 133
三、少節(jié)棘球絳蟲 140
四、伏氏棘球絳蟲 141
五、石渠棘球絳蟲 141
參考文獻 142
第七章 免疫學 153
**節(jié) 抗原類型 153
一、細粒棘球絳蟲 153
二、多房棘球絳蟲 161
第二節(jié) 免疫反應類型 164
一、非特異性免疫反應 164
二、特異性免疫反應 165
第三節(jié) 免疫逃避 167
一、主動免疫逃避 167
二、調節(jié)和抑制宿主的免疫系統(tǒng) 169
第四節(jié) 疫苗 171
一、Eg95疫苗 171
二、犬用細粒棘球絳蟲疫苗 175
參考文獻 177
第八章 實驗動物模型與體外培養(yǎng) 190
**節(jié) 實驗動物模型 190
一、動物模型的種類 190
二、細粒棘球絳蟲和多房棘球絳蟲的主要動物模型 191
第二節(jié) 原頭蚴及生發(fā)層細胞的體外培養(yǎng) 193
一、細粒棘球絳蟲原頭蚴向包囊方向體外培育 193
二、細粒棘球絳蟲原頭蚴向成蟲方向體外培育 195
三、細粒棘球絳蟲生發(fā)層細胞的體外培育 198
參考文獻 198
第九章 流行病學 200
**節(jié) 病原分布 200
一、細粒棘球絳蟲 200
二、多房棘球絳蟲 201
三、石渠棘球絳蟲 202
四、少節(jié)棘球絳蟲與伏氏棘球絳蟲 202
第二節(jié) 我國包蟲病流行區(qū)及流行特征 202
一、我國包蟲病流行區(qū) 202
二、我國包蟲病流行特征 203
第三節(jié) 終末宿主的種類與生物學 204
一、終末宿主的種類 204
二、終末宿主的生物學特征 205
第四節(jié) 中間宿主種類 208
一、細粒棘球絳蟲 208
二、多房棘球絳蟲 208
三、石渠棘球絳蟲 208
四、伏氏棘球絳蟲和少節(jié)棘球絳蟲 208
第五節(jié) 感染與傳播途徑 209
一、細粒棘球絳蟲 209
二、多房棘球絳蟲 209
三、石渠棘球絳蟲 209
四、少節(jié)棘球絳蟲和伏氏棘球絳蟲 210
第六節(jié) 我國人群和動物棘球蚴感染情況 210
一、人群感染情況 210
二、動物感染情況 210
第七節(jié) 流行趨勢 222
第八節(jié) 流行相關因素 222
一、農牧區(qū)特定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222
二、犬類動物管理的無序 222
三、中間宿主的種類多、數(shù)量大 225
四、傳統(tǒng)的生產與生活方式 226
五、蟲卵和原頭蚴的生存力 228
參考文獻 228
第十章 致病作用、臨床癥狀與病理解剖病變 234
**節(jié) 致病作用與臨床癥狀 234
一、致病作用 234
二、臨床癥狀 236
第二節(jié) 病理剖檢變化 237
一、中間宿主 237
二、終末宿主 241
參考文獻 241
第十一章 診斷與檢疫技術 243
**節(jié) 生前(活體)診斷與檢疫 243
一、家畜棘球蚴病診斷與檢疫 243
二、動物棘球絳蟲的診斷與檢疫 246
第二節(jié) 宰后(死后)診斷與檢疫 249
一、棘球蚴包囊肉眼及形態(tài)學檢測 249
二、包囊直接PCR檢測法 255
三、犬及犬科動物的剖解檢查法 257
參考文獻 259
第十二章 防控技術 261
**節(jié) 切斷傳染源 261
一、犬只管理與驅蟲 261
二、野生犬科動物的驅蟲 270
第二節(jié) 切斷傳播途徑 271
一、家畜的屠宰檢疫與管理 271
二、動物疫病流調監(jiān)測與檢疫監(jiān)管 274
三、健康養(yǎng)殖 275
四、控制鼠密度 275
五、安全飲用水工程建設 275
六、畜牧從業(yè)人員加強防護 276
第三節(jié) 保護易感動物 276
一、國家動物包蟲病免疫計劃 276
二、動物免疫程序 276
三、疫苗使用注意事項 278
第四節(jié) 健康教育與技術培訓 279
一、健康教育與科普宣傳工作 279
二、技術培訓 287
第五節(jié) 國外包蟲病防控的成功經驗與失敗教訓 289
一、國外包蟲病防控的成功經驗 289
二、國外包蟲病防控的失敗教訓 291
第六節(jié) 我國包蟲病防控實踐與控制策略 291
一、我國包蟲病流行特點與防控實踐 291
二、我國藏區(qū)動物包蟲病防控“石渠模式” 292
三、互聯(lián)網+犬只精準驅蟲技術 294
第七節(jié) 我國動物包蟲病防控中存在的問題與挑戰(zhàn) 294
一、犬只登記管理難度大 294
二、屠宰家畜的高齡化突出 295
三、家畜屠宰檢疫監(jiān)管難 295
四、獸醫(yī)專業(yè)技術人才嚴重不足 295
五、村級防疫員工作補助低 295
六、獸醫(yī)系統(tǒng)動物包蟲病檢測設備匱乏 296
七、獸醫(yī)部門包蟲病防治經費嚴重不足 296
八、包蟲病缺乏評估標準和檢測試劑的標準化 296
參考文獻 296
附錄 298
附錄一 世界犬科動物種名及分布 298
附錄二 我國野生犬科和貓科動物種類與分布 301
附錄三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行業(yè)標準 302
附錄四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321
附錄五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犬只規(guī)范管理辦法 327
附錄六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包蟲病綜合防治攻堅戰(zhàn)——犬只規(guī)范管理專項行動方案 330
附錄七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包蟲病綜合防治攻堅戰(zhàn)——畜間防控及草原滅鼠建設專項行動方案 333
附錄八 青海省家畜包蟲病防治實施方案 339
附錄九 青海省畜間包蟲病防治中期評估方案 342
附錄十 犬只智能管理系統(tǒng) 351
動物包蟲病學(精) 節(jié)選
**章 動物包蟲病的定義與危害 **節(jié) 動物包蟲病的定義 動物包蟲病(animal hydatid disease),是動物棘球蚴病(animal echinococcosis)的習慣叫法。它是由帶科(Taeniidae)、棘球屬絳蟲(Echinococcus)的中絳期幼蟲(棘球蚴,俗稱包蟲)寄生于羊、牛、豬、馬、駱駝等家畜以及野生動物的肝、肺等器官內引起的一種寄生蟲病。同時,包蟲病也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動物源性人獸共患寄生蟲病。包蟲病廣泛流行于世界各國的牧業(yè)區(qū),被世界動物衛(wèi)生組織列為規(guī)定通報和檢疫的二類動物傳染性疫病,并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列為17種被忽視的熱帶病(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NTDs)之一。 我國是囊型包蟲病(細粒棘球蚴病)和泡型包蟲病(多房棘球蚴病)并存、全球包蟲病發(fā)病率*高的國家。包蟲病已被列為我國二類動物疫病,是《國家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guī)劃》(2012~2020年)優(yōu)先防治和重點防范的16種動物疫病之一。同時,本病也是我國原衛(wèi)生部(現(xiàn)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規(guī)劃防治的五大人體寄生蟲病之一。 第二節(jié) 包蟲病的危害 包蟲病的危害包括對畜牧業(yè)生產造成的經濟損失、動物包蟲病的防控花費、人群的健康危害、患者診療的經濟負擔、地區(qū)經濟發(fā)展與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影響等方面。 一、畜牧業(yè)的經濟損失與動物包蟲病的防控花費 1.畜牧業(yè)的經濟損失 (1)影響動物的生長發(fā)育與生產性能,嚴重者導致死亡 包蟲(棘球蚴)多寄生于動物的肝臟和肺臟,隨著包囊的逐漸增大,對肝臟和肺臟等寄生部位產生機械壓迫,使周圍組織和器官發(fā)生萎縮和功能障礙,危害的輕重取決于棘球蚴的大小、寄生的部位及數(shù)量(圖1-1、圖1-2)。患病動物出現(xiàn)逐漸消瘦、被毛逆立和易脫毛、呼吸困難或輕度咳嗽和腹水等癥狀,劇烈運動時癥狀加重。動物感染包蟲后常引起動物生長發(fā)育受阻,生產性能(產肉、產毛、產奶)和繁殖力降低以及畜產品的品質下降,飼料報酬降低,養(yǎng)殖成本增加,從而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當肝臟、肺臟有大量蟲體寄生時,由于肝、肺實質受到壓迫而發(fā)生高度萎縮,可引起動物發(fā)生死亡。各種動物都可因囊泡破裂而伴發(fā)全身性的過敏和炎癥反應,嚴重者可以致死。同時,感染包蟲的家畜由于機體抗病力低下,對其他疾病的易感性隨之增高,大多在寒冬季節(jié)病死。 不同種類的家畜因囊型包蟲病造成的生產力損失估計為:胴體下降2.5%~20%,產奶量下降2.5%~12%,繁殖力下降3%~12%,產毛量下降10%~40%,隱含價值下降0.2%(Cardona and Carmena,2013)。全球家畜感染數(shù)目達數(shù)千萬,每年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19億美元(Budke et al.,2006;McManus et al.,2003;Atkinson et al.,2013)。 西班牙、意大利以及我國學者的研究觀察均得到類似結果,經過包蟲病防治后平均每只羊每年體重會增加1kg。我國綿羊的存欄量大約是1.3億只,在動物包蟲病高發(fā)地區(qū)的流行環(huán)節(jié)中每年參與循環(huán)的家畜達11種(綿羊、山羊、牦牛、黃牛、水牛、馬、豬等),大約有1.7億只(頭),因此造成的經濟損失是巨大的(張文寶等,2017)。 (2)屠宰動物內臟(肝、肺等)的廢棄 根據(jù)新疆一屠宰場對肝肺廢棄率的調查,該屠宰場冬天大約宰21萬只綿羊,廢棄了14噸的肝肺,估計6.7%羊肝肺因感染包蟲而廢棄(張文寶等,2017)。據(jù)統(tǒng)計估算,流行于我國西部地區(qū)的棘球蚴病(包蟲病),引起牛、羊肝臟和肺臟廢棄,每年給我國牛羊產品銷售造成的經濟損失就超過8億元。 據(jù)我國20世紀80年代末的調查統(tǒng)計資料,中國綿羊因該病一般每只約減重2kg,羊毛減重0.2kg,肝和肺廢棄的損失每只平均7元以上(棘球蚴病研究協(xié)作組,1989)。據(jù)統(tǒng)計,20世紀80年代末中國綿羊因棘球蚴病每只約減產2kg,肝廢棄率為8%~25%,肺廢棄率為10%~28%;全國綿羊因棘球蚴病每年損失羊肉6000~8000t,加上廢棄臟器,估計損失5億元以上(棘球蚴病研究協(xié)作組,1989;齊普生等,1998)。 在1989年,根據(jù)WHO和意大利的數(shù)據(jù),在中國包蟲病對畜牧生產造成的損失費用估計為8億元,而近些年來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這一數(shù)值為每年16億元,其中新疆大約為4.2億元(張文寶等,2017)。據(jù)估計,目前我國每年患病家畜在5000萬頭以上,經濟損失超過30億元(魏巍,2017)。包蟲病不僅影響西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農牧民養(yǎng)殖農戶增收,而且也對我國畜牧業(yè)造成巨大損失,阻礙畜牧業(yè)健康發(fā)展,影響了我國畜牧業(yè)在國際上的地位。 此外,包蟲病還對一些國家或地區(qū)動物及動物產品的國際貿易構成了障礙。 2.動物包蟲病防控的費用 細粒棘球絳蟲在犬體內需要發(fā)育45d左右才開始產卵,蟲卵隨糞便排出污染環(huán)境。根據(jù)單相切斷病原循環(huán)鏈的策略,只要每月驅蟲一次,**次驅蟲后,犬就不會有蟲卵產生和排出,外環(huán)境中就沒有病原體(蟲卵)。如果采取“犬犬投藥,月月驅蟲”的成蟲期前驅蟲方法,估計我國西部有500萬只家(牧)犬需要進行驅蟲管理,需要經費2億元。如果采取雙相切斷病原循環(huán)鏈的策略,即同時對犬驅蟲和對綿羊免疫接種的方法,需要對2億只生產母畜和其生產的仔畜接種基因工程疫苗Eg95,疫苗費用約16億元(張文寶等,2017)。因此,動物包蟲病的防控費用是巨大的。 二、對人體健康的危害與患者診療經濟負擔 1.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根據(jù)我國15289個包蟲病人臨床病例統(tǒng)計,人感染包蟲后,90%左右的包囊寄生于肝臟和肺臟,同時在腹部及盆腔、脾、腦、骨、肌肉、皮膚、腎、心臟、卵巢以及其他部位(眼、脊髓、胰腺等)均發(fā)現(xiàn)有包蟲寄生(圖1-3)。隨著囊腫的逐年增大,病人體質日漸衰弱,致使勞動力降低或喪失,重者造成病殘甚至死亡。兒童包蟲病患者一旦發(fā)生并發(fā)癥,例如感染或破裂等,可能過早夭折,造成家庭悲劇(圖1-4~圖1-6)。 多房型(泡型)包蟲病患者因其中多數(shù)診治過晚,導致手術切除率低,預后遠比單房性(囊型)包蟲病差,其危害性更為嚴重。流行區(qū)居民或工作人員,十分擔憂包蟲病,特別將泡型包蟲病視之為“2號癌癥”,該病給當?shù)厝嗣裨斐闪藝乐氐木裢{和心理創(chuàng)傷。 全球不同區(qū)域人群的血清學陽性率為5%~60%,根據(jù)用超聲診斷對人群患病情況的調查,有包囊大于2cm以上的包蟲患者300萬(張文寶等,2017)。據(jù)2004 年全國人體重要寄生蟲病現(xiàn)狀調查(12個主要流行省/區(qū)采取隨機抽樣)結果表明,包蟲病流行區(qū)人群平均患病率為1.08%;38萬~68萬人攜帶大于2cm的包囊;受威脅人口為6600萬;經過國家防控部門的努力,到2012年,估計全國有17.4萬患者攜帶超聲診斷可測的包囊(>2cm)。2012年的調查表明,我國有泡型包蟲病(AE)患者5萬人,這些患者如果不及時救治,10年內死亡率為95%以上(張文寶等,2017)。 在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的推動和支持下,2012~2016年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在全國共抽樣調查11省(自治區(qū))413個縣,其中內蒙古、四川、西藏、甘肅、青海、寧夏、云南、陜西和新疆等9省(自治區(qū))的368個縣被確定為棘球蚴病流行縣,119個縣存在細粒棘球蚴病和多房棘球蚴病混合流行(伍衛(wèi)平,2017)。對其中364個流行縣進行了流行程度的調查,人群棘球蚴病檢出率為0.51%。推算流行區(qū)人群患病率為0.28%,受威脅人口約5000萬,患病人數(shù)大約17萬。青藏高原的人群棘球蚴病檢出率為1.28%,高于非青藏高原地區(qū)(0.13%);西藏、青海和四川等3省(自治區(qū))的人群棘球蚴病檢出率較高,為1.16%~1.71%(伍衛(wèi)平等,2018)。 2.患者診療費用的損失 人感染包蟲后,輕者勞動力降低或喪失,重者造成病殘甚至死亡。同時,還要支出一筆巨額的診療費用,給病人家庭帶來經濟負擔。包蟲病給患病人群及其家庭帶來了一定的經濟負擔(住院、門診、購藥、交通、食宿等支出及勞動力的損失);勞動力的損失構成非住院患者的主要經濟負擔;包蟲病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勞動能力、心理健康以及家庭成員關系和家庭休閑娛樂活動等均產生了一定的不良影響(Venegas et al.,2014;丁艷等,2012)。 自2005年到2011年,我國政府在治療包蟲病方面總計花費了4個億,大概有7.48萬人接受了藥物化療治療,目前化療效果還需進一步跟進調查和研究,手術治療病人數(shù)的比例由2011年的3.71%增加到2015年的 8.75%。據(jù)統(tǒng)計我國新疆縣級和地區(qū)級醫(yī)院囊型包蟲病(CE)患者每人平均住院治療費用為10000~19500元,而烏魯木齊市三級甲等醫(yī)院的住院治療費用高達33445元(表1-1)(張文寶等,2017)。 每年與囊型包蟲病相關的治療費用及牲畜業(yè)全球損失預計為30億美元,泡型包蟲病每年導致人群患者損失約65萬傷殘調整生命年(一個傷殘調整生命年即等于損失一年“健康”生活),該病引起的負擔主要集中在我國西部地區(qū)。 三、地區(qū)經濟發(fā)展與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影響 包蟲病不但是一個特殊的獸醫(yī)學和醫(yī)學問題,而且又是嚴重的社會經濟問題,它所造成的危害性是多方面的,影響也是比較復雜的。一些受棘球蚴病困擾的國家,由于人和家畜患病造成的經濟損失可占國民生產總值的0.5%(Cardona and Carmena,2013)。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與地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史學評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莉莉和章魚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