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漫畫版中國傳統社會生活(全6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312050350
- 條形碼:9787312050350 ; 978-7-312-05035-0
- 裝幀:盒函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漫畫版中國傳統社會生活(全6冊) 內容簡介
“漫畫版中國傳統社會生活”叢書,由安徽師范大學莊華峰教授帶領長期從事中國社會生活史教學與研究的高校教師團隊編撰,共分6冊,分別為《飲食生活:舌尖的創造》《服飾風尚:多彩的皮膚》《居住習俗:美家的藝韻》《禮俗風尚:文明的光輝》《節日風尚:文化的記憶》《娛樂生活:身心的游弋》。叢書內容分別涉及中國古代社會生活中的服飾、飲食、居住、節慶、禮俗、娛樂等方面。這些生活事象看似細碎、平凡,卻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和智慧,通過世代相傳,滲透到了中國人意識的深處。作者在尊重歷史事實,保證科學性、學術性的前提下,用準確簡潔、引人入勝的文字和漫畫的藝術手法,把色彩繽紛的社會生活花絮與歷史長河中波濤起伏的洪流結合一起描述,讓廣大讀者借助生動活潑的形式,了解先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加深對中華民族和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而這種了解,正是我們創造未來的資源和力量。
漫畫版中國傳統社會生活(全6冊) 目錄
總序
一、食物種種
主食菜肴
二、節日美食
春節美食元宵節與元宵
寒食與“寒具”端午與粽子
七夕與“巧果”中秋與月餅
重陽與花糕臘日與臘八粥
三、美食美器
古代的炊具古代的餐具
古代的飲具美食美器的和諧統一
四、壺邊茶話
茶的起源與發展茶圣與《茶經》
茶葉的種類與功效茶俗
五、酒中三昧
酒的發明酒的功用酒禍與酒禁
六、亦食亦藥
五味與保健醫食并重
食治方法飲食宜忌
七、飲食禮俗
宴飲之禮待客之禮進食之禮
飲食與節儉之風飲食與教化
八、吃的藝術
味之精形之特器之美
境之雅詠之妙
九、中西合璧
“舌尖中國”在海外西餐東漸
中西飲食文化的融合
參考文獻
后記
《服飾風尚:多彩的皮膚》
總序
一、構成與形制
構成形制
二、服飾與禮儀
嬰幼兒期服飾成年禮服飾定情服飾
婚姻服飾喪葬服飾
三、服飾與年節
年節通用服飾年節游藝服飾
四、服飾與禁忌
顏色禁忌質料禁忌款式禁忌
五、服飾與身份
農民的服飾士人的服飾
商賈的服飾釋道的服飾
倡優的服飾
六、服飾與文藝
明清小說中的服飾戲曲與舞蹈服飾
神話傳說中的服飾形象
七、傳承與變遷
先秦曙光幽幽秦漢魏晉風度大唐風韻
宋元紛繁明清變革民國摩登新風激蕩
八、魅力與影響
近代“西服東漸”西方服飾對中國的影響
海上絲綢之路影響世界時裝的“中國風”
參考文獻
后記
《居住習俗:美家的藝韻》
總序
一、居住文化概述
居住文化特點民居布局原則
二、民居歷史進程
遠古初始漫長進化三代文明
秦磚漢瓦魏晉風采隋唐盛景
宋元新風明清造極中西合璧
三、民居主要類型
四合院式民居干欄式民居
碉樓式民居帳篷式民居
四、居住與環境
利用自然開發自然協調自然
五、居住與裝飾
傳統居住裝飾的發展傳統居住裝飾的特點
傳統居住裝飾構件的類型與功能
居住裝飾的特性民居裝飾的特點
六、居住與風水
選址外部環境內部結構
七、居住與禮俗
居住空間的布局建房和喬遷禮俗
居住空間與節日禮俗居住空間的陳設裝飾與傳統禮俗
八、居住與陳設
床榻案桌幾屏風
參考文獻
后記
《禮俗風尚:文明的光輝》
總序
一、生育禮俗:期盼與祝福
求子報喜滿月百日抓周
二、成年禮俗:責任與擔當
冠禮笄禮成年禮的當代意義
三、婚姻禮俗:聯結與繁衍
六禮古習正婚禮婚后禮傳統婚俗的現代啟示
四、日常禮俗:優雅與從容
坐臥起居飲食成禮君子正衣冠
五、社交禮俗:謙卑與高尚
言辭談吐稱謂避諱相見之禮
待客之禮送禮與名帖結拜與連宗
六、敬老禮俗:尊重與愛憐
鄉飲酒禮刑罰優免
三老五更禮生日與祝壽
七、喪葬禮俗:告慰與緬懷
葬俗葬儀喪服與居喪
掩骼埋義喪義葬
八、祭祀禮俗:敬畏與祈福
祭天封禪郊祀社稷祭宗廟祭
祓禊祭臘祭祭灶祭祀的社會意義
參考文獻
后記
《節日風尚:文化的記憶》
總序
一、春節: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節的由來及其演變
春節的習俗及其文化
春節詩詞賞析
二、元宵:火樹銀花不夜天
元宵節的由來及其演變
元宵節的習俗及其文化
元宵節詩詞賞析
三、清明:寒食東風御柳斜
清明節的由來及其演變
清明節的習俗及其文化
清明節詩詞賞析
四、端午:玉粽襲香千舸競
端午節的名稱
端午節的起源
端午節的習俗
端午節詩詞賞析
五、乞巧:七夕今宵看碧霄
七夕節的由來與變遷
趣味盎然的七夕風俗
乞巧節詩詞賞析
六、中秋:八月十五夜玩月
中秋節的由來與演變
中秋節的習俗文化
中秋節詩詞賞析
七、重陽:九九佳節又重陽
重陽節的前世今生
重陽節的習俗
重陽節詩詞賞析
八、冬至:冬至陽生春又來
冬至節溯源
冬至節的習俗演變
冬至節詩詞賞析
參考文獻
后記
《娛樂生活:身心的游弋》
總序
一、樂舞雜戲
歌舞:載歌載舞悅耳目
戲劇:唱念做打總關情
雜技:丸劍跳擲霜雪浮
魔術:亦真亦幻顯神奇
二、技藝競技
蹴鞠:畫球輕蹴壺中地
擊鞠:躍騎馬上競風流
捶丸:一棒橫擊落青氈
相撲:裸袒相搏勇者勝
扛鼎:力拔山兮氣蓋世
射箭:翻身向天仰射云
三、博弈游戲
六博:成梟而牟呼五白
雙陸:彩骰清響押盤飛
樗蒲:能銷永日是樗蒲
圍棋:忘憂清樂在枰棋
象棋:車馬縱橫殺氣浮
四、適情雅趣
投壺:箭倚腰身約畫圖
彈棋:背局臨虛斗著危
牌戲:無聲落葉蕭蕭下
猜射:分曹射覆蠟燈紅
酒令:觥籌交錯杯杯盡
五、民俗游藝
秋千:百尺絲繩拂地懸
風箏:忙趁東風放紙鳶
拔河:超拔山兮力不竭
水嬉:羅襪凌波呈水嬉
冰嬉:往來冰上走如風
參考文獻
后記
漫畫版中國傳統社會生活(全6冊) 作者簡介
莊華峰,安徽歙縣人,歷史學博士。現為安徽師范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安徽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安徽省教學名師,安徽省很好專家,安徽省高等學校書法家協會主席,重量精品視頻公開課“安徽文化與古代中國”主講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入圍人選。長期從事魏晉南北朝史和中國社會史等領域的研究,主持多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省部級項目,出版《中國婚姻史》《中國長江流域開發史》《中華文明史》《中國社會生活史》《魏晉南北朝社會》《大學書法》等10多部著作,并在《中國史研究》《史學理論研究》、《民族研究》《史學史研究》等重要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70多篇,著作《中國社會生活史》獲安徽省第七屆社會科學很好成果一等獎。
- >
我與地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莉莉和章魚
- >
自卑與超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