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慶歷史地圖集
-
>
飛虎隊隊員眼中的中國:昆明 四川 杭州 上海(明信片)
-
>
威尼斯書
-
>
一聽說那島上有貓,我就出發了:日本貓島旅行筆記
-
>
中國分省系列地圖冊:江蘇(2016年全新版)
-
>
生命的邊緣-站在珠穆朗瑪峰之巔
-
>
不一樣的云南
旅游學概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605447
- 條形碼:9787302605447 ; 978-7-302-60544-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旅游學概論 本書特色
“旅游學”是旅游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也是旅游管理專業--門重要的學科必修課程。與社會科學的其他學科一樣,它以旅游發展的實踐為基礎,從旅游現象中,分析并總結旅游發展的邏輯性和合理性,及其內在的規律性,從而指導旅游實踐。該課程旨在全面而系統闡明社會經濟發展與旅游活動的關系,闡述旅游活動的內容、種類和表現形式,探討旅游業的基本要素及各要素之間的關系,研究旅游對接待地區的影響。 本教材注重近年來旅游業發展的新變化、新趨勢,突出旅游體系的完整性、科學性,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針對性。本教材既可作為高等院校的旅游管理相關專業的本科生、碩士研究生教學用書,也可作為旅游相關企事業單位從事旅游管理人員的參考用書。 教材服務QQ:1815317009
旅游學概論 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地介紹了旅游學的基本原理、思想方法和案例,主要包括緒論、旅游發展史、旅游者、旅游資源、旅游業、旅游組織、旅游流、旅游影響、旅游公共管理、旅游目的地等內容。為提升實踐與應用能力,本書還特別編寫了相關的案例及練習題。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的旅游管理相關專業的本科生、碩士研究生教學用書,也可作為旅游相關企*單位從事旅游管理人員的參考用書。
旅游學概論 目錄
第1章 緒論 1
1.1 旅游學的定義及其研究概況 1
1.2 旅游學學科性質 2
1.3 旅游學的研究對象、內容及任務 3
1.3.1 旅游學的研究對象 3
1.3.2 旅游學的研究內容 4
1.3.3 旅游學的研究任務 5
1.4 旅游學的研究方法 6
1.4.1 抽樣調查法 6
1.4.2 綜合考察法 6
1.4.3 實地調查法 6
1.4.4 統計分析法 7
1.4.5 旅游圖表法 7
1.4.6 個案研究法 7
第2章 旅游發展史 9
2.1 古代旅游和近代旅游 9
2.1.1 古代旅游發展歷程 9
2.1.2 產業革命對近代旅游活動產生的影響 14
2.1.3 近代旅游發展歷程 15
2.2 現代旅游 18
2.2.1 現代旅游的概念 18
2.2.2 現代旅游發展的背景及原因 18
2.3 世界與中國旅游業發展現狀
與趨勢 20
2.3.1 世界旅游業發展現狀 20
2.3.2 世界旅游業發展趨勢 21
2.3.3 中國旅游業發展歷程與現狀 23
2.3.4 中國旅游業發展的目標與
趨勢 26
第3章 旅游者 29
3.1 對旅游者的界定 29
3.1.1 對國際旅游者的界定 29
3.1.2 對國內旅游者的界定 32
3.1.3 我國旅游統計中的相關界定 34
3.2 旅游者的分類及其特點 35
3.2.1 旅游者分類的劃分標準 35
3.2.2 基于來訪目的劃分的各類型
旅游者特點 35
3.3 產生個人旅游需求的條件 37
3.3.1 產生個人旅游需求的客觀
條件 38
3.3.2 產生個人旅游需求的主觀
條件 42
第4章 旅游資源 54
4.1 旅游資源概述 54
4.1.1 旅游資源的概念和特點 54
4.1.2 旅游資源的分類 56
4.1.3 世界遺產組織的相關知識 60
4.1.4 我國世界遺產利用與保護的
現狀 61
4.1.5 旅游資源的價值決定 63
4.2 旅游資源的開發 64
4.2.1 旅游資源開發的必要性 64
4.2.2 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論 65
4.2.3 旅游資源調查與評價 66
4.2.4 旅游資源開發的原則 69
4.2.5 旅游資源開發的內容 69
4.3 旅游資源的保護 70
4.3.1 旅游資源保護工作的重要性 70
4.3.2 旅游資源遭受破壞的原因 70
4.3.3 旅游資源保護工作的途徑 71
第5章 旅游業 73
5.1 旅游業概述 73
5.1.1 旅游業的界定 73
5.1.2 旅游業的構成 74
5.1.3 旅游業的特點 76
5.2 旅行社業 77
5.2.1 旅行社的界定 77
5.2.2 旅行社的分類 78
5.2.3 旅行社在旅游業中的作用 80
5.2.4 旅行社的基本業務 80
5.2.5 旅行社業的發展 82
5.3 住宿業與飯店 84
5.3.1 住宿業的起源和發展 84
5.3.2 飯店的分類 86
5.3.3 飯店的等級及其評定工作 87
5.3.4 飯店在旅游業中的地位和
作用 89
5.3.5 現代飯店的發展趨勢 90
5.4 旅游交通 93
5.4.1 旅游交通的界定 93
5.4.2 旅游交通的任務與作用 94
5.4.3 主要旅行方式 95
5.4.4 影響旅游者選擇旅行方式的
因素 99
5.4.5 我國旅游交通的發展現狀 100
5.5 旅游景區 103
5.5.1 旅游景區定義 103
5.5.2 旅游景區的特點 104
5.5.3 旅游景區的類型 105
5.5.4 我國旅游景區質量等級劃分與
評定 107
5.5.5 旅游景區在旅游業中的
地位 107
5.5.6 旅游景區成功經營的關鍵
因素 108
第6章 旅游組織 112
6.1 國家旅游組織 112
6.1.1 國家旅游組織的定義 112
6.1.2 國家旅游組織設立的形式 112
6.1.3 國家旅游組織的基本職能 114
6.2 我國的旅游組織 114
6.2.1 旅游行政組織 114
6.2.2 旅游行業組織 116
6.3 國際旅游組織 118
6.3.1 國際旅游組織的概念及
分類 118
6.3.2 我國加盟的部分國際旅游
組織 119
第7章 旅游流 122
7.1 旅游流的概念及特征 122
7.1.1 旅游流的概念 122
7.1.2 旅游流的特征 123
7.2 旅游流的形成條件 124
7.2.1 客源地方面的因素 124
7.2.2 目的地方面的因素 125
7.2.3 雙方相關因素 126
第8章 旅游影響 128
8.1 旅游影響的概念與類型 128
8.1.1 旅游影響的概念 129
8.1.2 旅游影響的類型 129
8.2 旅游的經濟影響 131
8.2.1 旅游對目的地經濟發展的積極
影響 131
8.2.2 旅游對目的地經濟發展的消極
影響 136
8.2.3 旅游促進經濟發展的理論
依據 138
8.2.4 影響旅游經濟效應的因素 142
8.3 旅游社會文化影響 144
8.3.1 旅游社會文化的積極影響 144
8.3.2 旅游社會文化的消極影響 146
8.3.3 影響旅游社會文化效應的
因素 148
8.4 旅游環境影響 150
8.4.1 旅游與環境的關系 150
8.4.2 旅游對環境方面產生的積極
影響 150
8.4.3 旅游對環境產生的消極影響 151
8.4.4 影響旅游環境效應的因素 153
第9章 旅游公共管理 157
9.1 政府調控與旅游管理 157
9.1.1 國家旅游組織的職能 157
9.1.2 旅游法規 158
9.1.3 旅游公共政策 159
9.1.4 政府管理 161
9.2 旅游危機管理 163
第10章 旅游目的地 165
10.1 旅游目的地內涵 165
10.2 旅游目的地類型 166
10.2.1 城市型目的地 166
10.2.2 景區型目的地 168
10.3 旅游目的地營銷 170
10.3.1 目的地營銷組織 170
10.3.2 目的地營銷系統 171
參考文獻 173
- >
隨園食單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二體千字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