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因果關系的理論與實務:全國青年刑法學者實務論壇(二)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329979
- 條形碼:9787301329979 ; 978-7-301-32997-9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因果關系的理論與實務:全國青年刑法學者實務論壇(二) 本書特色
“刑法新青年”系列之一 全國青年刑法學者專屬平臺成果 2021年第二屆全國青年刑法學者實務論壇實錄 聚焦理論難點,回應實務痛點,助推刑法理論與實務融合互通
因果關系的理論與實務:全國青年刑法學者實務論壇(二) 內容簡介
本書是2021年第二屆盈科“全國青年刑法學者實務論壇”報告 (共8篇論文) 、評議及現場發言的實錄, 為“刑法新青年”系列之一, 由北京大學犯罪研究中心、北京大學刑事法治研究中心、華東政法大學刑事法學院和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共同出品。本書繼續探討刑法基本理論問題, 以因果關系為主題, 結合社會熱點案例和有重大影響性案件的判決, 從人身犯罪的因果關系和職務犯罪的因果關系兩個方面展開因果關系認定和歸責的理論與實踐。基于中國的刑法理論研究要建立在中國的立法與司法基礎之上的共識, 本書持續關注中國本土的刑事司法實踐, 著力展現刑事規范判斷中的具體爭議與實踐邏輯, 努力促進刑法理論和刑事司法實踐之間的對話、交流。本書秉承全國青年刑法學者實務論壇為“青年”與“實務”的融合搭建平臺的宗旨, 收錄文章作者主體仍為“80后”和“90后”青年刑法學者, 同時匯聚刑法學界、實務界和編輯出版界幾代學者專家的智慧, 致力于產出具有中國特色和實踐價值的的復合成果。本書的出版將對中國刑法的學術創新和傳承、中國刑法理論與實務的融合產生積極影響, 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因果關系的理論與實務:全國青年刑法學者實務論壇(二) 目錄
**單元 人身犯罪的因果關系
**場報告
一、報告
危險創設判斷中的利益衡量
——與“楊存貴交通肇事案”二審裁定書展開的學術對話
司法鑒定中的傷病關系與人身犯罪的因果關系
二、評議
第二場報告
一、報告
醫療介入時人身傷害因果判斷的爭議與厘清
客觀歸責論的本土化:立場選擇與規則適用
二、評議
三、自由討論
第二單元 職務犯罪的因果關系
**場報告
一、報告
濫用職權罪中的因果關系
——簡評刑事歸責的時間之維
瀆職犯罪因果關系判斷中的介入因素
二、評議
第二場報告
一、報告
瀆職罪中嚴重不負責任與重大損害后果的因果關系判斷
濫用職權罪的結果歸責的構造
二、評議
三、自由討論
閉幕式
因果關系的理論與實務:全國青年刑法學者實務論壇(二) 作者簡介
主編: 車浩,北京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犯罪問題研究中心主任,刑事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第九屆全國十大杰出青年法學家。著有《階層犯罪論的構造》《刑法教義的本土形塑》《車浩的刑法題》等作品。曾掛職任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廳副廳長、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 于改之,華東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華東政法大學中國法治戰略研究中心主任。曾在《中國法學》《中外法學》等全國性法律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著有《刑民分界論》(獨著)、《刑法與民法的對話》(譯著)等學術著作10余部。
- >
自卑與超越
- >
唐代進士錄
- >
巴金-再思錄
- >
回憶愛瑪儂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隨園食單
- >
經典常談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