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藥膳良方
-
>
先思而后語
-
>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科普版
-
>
痰濕一去百病消
-
>
當癌癥來敲門
-
>
男孩生長發育保健JD
-
>
貓和狗的生活哲學
瑜伽與身心智慧·通過亞歷山大技巧矯正舊習、提升表現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5754263
- 條形碼:9787505754263 ; 978-7-5057-5426-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瑜伽與身心智慧·通過亞歷山大技巧矯正舊習、提升表現 本書特色
被動的練習者只會僵硬地模仿姿勢,而主動的練習者則讓體式真正有利于身心,兩項獨特領域的特色結合,用亞歷山大技巧修正瑜伽練習,牢牢掌握身心平衡。本書根據亞歷山大技巧的自我運用精選65種瑜伽體式,沒有標準體式,只有適合的體式。身心關系的再度教育,讓練習者重建本體感覺和對身體的覺察力,隨時觀照身心。為受限于柔韌度、力量、先天結構、傷痛和習慣性運動模式的練習者提供替代方案。修正錯誤認知與習慣,以更安全、有效的方式恢復肌肉與結締組織的彈性和張力。解除容易使人受傷的緊張感,鎮定神經系統,改善頭痛、頸痛、背部和膝蓋不適。
瑜伽與身心智慧·通過亞歷山大技巧矯正舊習、提升表現 內容簡介
本書作為身心系統與瑜伽結合的開山之作,旨在將亞歷山大技巧的原理應用到日常瑜伽練習之中,使瑜伽練習者修正錯誤認知與習慣,以更安全、有效的方式提升自我運用能力和整體協調性。 書中列出了65種常見瑜伽體式,配有豐富圖例和精要講解,為受限于柔韌度、力量、先天結構、傷痛和習慣性運動模式的練習者提供適應性技術方案,由此幫助練習者厘清瑜伽體式練習思路,*終能夠舉一反三、合理應用。 相信讀過這本書后,無論是做動態的體式練習,還是進行更為平靜的調息和冥想練習,練習者都能養成時刻觀照身心狀態的習慣。
瑜伽與身心智慧·通過亞歷山大技巧矯正舊習、提升表現 目錄
前言
致謝
引言
**部分 背景
第1章 我的故事
第2章 瑜伽基礎概覽
第3章 什么是亞歷山大技巧
第二部分 亞歷山大技巧的原理
第4章 自我運用
第5章 自我診斷有益于瑜伽練習
第6章 管理不良習慣
第7章 如何實現健康的協調性:起始控制
第8章 全方位自我保健法
第9章 亞歷山大技巧課程的主要內容
第三部分 關于瑜伽練習的思考
第10章 用個性化方法避免受傷
第11章 解剖意識與能量流
第12章 疼痛管理
第13章 瑜伽與神經可塑性及自主神經系統的關系
第14章 妊娠
第15章 呼吸、正念和冥想
第16章 如何休息才能有益健康
第四部分 瑜伽姿勢與體式
第17章 山式與優美儀態
第18章 地面伸展運動
第19章 猴式與蹲姿
第20章 站立體式
第21章 扭轉體式
第22章 前屈體式
第23章 下犬式
第24章 后彎體式
第25章 側彎體式
第26章 跪立體式
第27章 髖關節伸展體式
第28章 倒立體式
第29章 支撐體式的各種變式
結語
附錄:相關聯系方式
術語表
參考資料
引文與注釋
瑜伽與身心智慧·通過亞歷山大技巧矯正舊習、提升表現 節選
第1章 我的故事 自我幼時起,身邊的人就不停告誡我要“站直”。但是由于生性靦腆,再加上遺傳和壓力等原因,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的上背部漸漸變得越來越彎曲。 19歲時,我的背部首次出現了劇烈疼痛。當時我的腰部嚴重痙攣,醫生給我開了肌肉松弛劑,并將我下背痛的原因歸咎于姿勢不當。然而,對于該如何改善姿勢,他無法給出任何建議。這次發作之后,我的背部還是會時常出現痙攣,時間持續幾天到幾周不等。通常情況下,骨科醫師或脊椎治療師能幫我暫時緩解病癥,但沒過多久又會復發。 正是出于緩解背痛的目的,而非任何精神上的動力,我接觸了瑜伽。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瑜伽是一種邊緣運動,在主流社會中的名聲有點可疑。那時,新西蘭許多教堂拒絕將大廳外租用于瑜伽練習,因為他們認為瑜伽是某種異教徒的聚會。后來,我終于找到了一個能學習瑜伽的地方。自那以后,瑜伽就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由于我天生肌肉僵硬,所以練習瑜伽體式并不容易。雖然我長年累月都在練習瑜伽和亞歷山大技巧,但即使到了今日,也難以被人奉為瑜伽體式演示的楷模,因為這些體式對柔韌度的要求實在太高了!然而,這些困難完全沒能阻擋我,我仍然從這些練習中獲益良多。我對這些體式進行了調整,使之更加適合自己的身體,而不是對這些姿勢和動作生搬硬套。 充滿迷幻色彩的20世紀60年代,我的“知覺之門”被開啟——瑜伽內核中的精神層面開始向我敞開大門。同時,我對佛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1974年起,我開始旅居亞洲,在亞洲度過了接下來的七年時光。其中包括在泰國的禪修寺院當了兩年半的佛教弟子,進行了密集的“內觀”禪修。這種修行強調活在當下,并需要持續地觀照身體、感覺、思想、知覺以及意識中出現的任何細微現象。當時,寺院里的一位美國弟子收到了他姐姐寄來的一摞書,其中一本是威爾弗雷德·巴洛(Wilfled Barlow)的《亞歷山大原理》(The Alexander Principle)。這本書讓我越讀越激動,我意識到,亞歷山大原理中的某些技巧剛好與佛法修行遙相呼應,也許我能從中整理出一套方法,改善自己的體態問題。我對自己許下承諾,只要有機會接近教授亞歷山大技巧的老師,就一定要想方設法實現這個愿望。 過了好幾年,我才有機會近距離接觸到亞歷山大技巧老師。那是離開泰國之后,我在印度馬德拉斯(Madras,金奈的舊稱)的克里希那瑪查亞瑜伽中心(Krishnamacharya Yoga Mandiram)開始了為期兩年的學習。其中,在冬季的幾個月里,我都在菩提伽耶靜坐修禪。雖然那時傳奇上師克里希那瑪查亞(KrishnamacharVa)還在世,但他不直接教授外國弟子。在那段日子里,我每周和其他老師一起參加兩堂私人課,這些課程逐漸演變成日常體式訓練和調息練習。此外,我們每周還要學習《帕坦伽利瑜伽經》(Yoga Sutras of Patanjali)。在炎熱的季節里,學員人數不多,我便設法參加了德斯卡查爾(克里希那瑪查亞的兒子)開設的一些私人課程。 對比我之前的瑜伽體驗,克里希那瑪查亞瑜伽中心的練習更為精妙。這里沒有集體大課,因為德斯卡查爾認為體式表達是因人而異的,個性化指導才是*恰當的傳授方式。德斯卡查爾和中心的老師對于學員能否獲得安全、有效的體式方法指導這一點非常嚴肅,他們深諳瑜伽練習不當所帶來的危險。此外,他們還非常重視調息練習以及體式練習與呼吸之間的配合。 1981年,我終于獲得機會,在英國參加了30節亞歷山大技巧系列課程。應老師要求,我在課程期間暫停了瑜伽練習。我們圍繞著椅子做了大量訓練,比如交替站坐及在桌上半仰臥。每天,我會利用課間休息時間在桌上保持半仰臥至少20分鐘,并盡可能地對自己的日常活動保持觀照狀態。 這段日子結束后,當我重拾瑜伽練習時,我驚訝地發現自己的上背部更加柔韌了。但這段時間里我除了在椅子上交替站坐,以及躺在桌上或地面上之外,沒有做任何其他運動,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981年年底,我搬到了悉尼,繼續學習亞歷山大課程。1983年,我參加了澳大利亞開設的**套亞歷山大教師培訓課程(為期三年)。在此前的一年里,我和馬丁·杰克遜(Martyn Jackson)一直在參加艾揚格瑜伽課程,到了1984年,我們又參加了艾揚格瑜伽教師培訓課程。我很享受艾揚格瑜伽對力量和精確度的訓練,但是在亞歷山大技巧訓練第二年的結尾,我開始感覺這兩種訓練存在嚴重的分歧,自己已無法同時駕馭這兩種訓練。因此,在亞歷山大技巧訓練的*后一年,我停止了瑜伽練習。 直到兩年之后,我才重拾瑜伽,并重返瑜伽教學的訓練。在與瑜伽老師卡琳.查普曼(Karyn Chapman)合作的過程中,我深受啟發。她曾接受過亞歷山大技巧的教學訓練,當時她正在教授這門技巧在瑜伽中的應用。 事實上,我們的確應該把亞歷山大技巧應用到瑜伽中,就像應用到其他活動中一樣。由于哈他瑜伽(Hatha Yoga)練習的物理特性——其對人體構造的深入研究非常奧妙,直到今天我都還在這個領域繼續研習。
瑜伽與身心智慧·通過亞歷山大技巧矯正舊習、提升表現 作者簡介
30年來,戴維·穆爾在世界范圍內教授瑜伽和亞歷山大技巧。在此期間,他在澳大利亞墨爾本創建了F.M.亞歷山大研究學院,擔任該學院的負責人;曾任澳大利亞亞歷山大技巧教師協會的主席。他還發表了許多關于亞歷山大技巧及其益處的文章。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山海經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