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大一之道(老子思想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9294424
- 條形碼:9787109294424 ; 978-7-109-29442-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一之道(老子思想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以“大一之道”作為老子思想研究的立論,全面、系統地解析了老子思想產生的歷史條件,以及老子思想在中國不同歷史時期與各種思想流派的關聯,從而展示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本書史料翔實,闡釋清晰,寫法創新,跳出了沉悶呆板的學術論文窠臼,對某些史跡的研判有新意,不失為一項思辨性與可讀性相結合的文化成果。
大一之道(老子思想研究) 目錄
引言
**章 誰是老子
一、“子朝奔楚”引出的“老子之謎”
1.公卿重臣的立儲之爭
2.“成王敗寇”王子朝
3.“文化下移”中的老子行蹤
二、各種先秦古籍中的老子
1.“老子”事跡拼圖
2.老子的生日究竟在哪一年
3.中國人的“德”與“道”
三、司馬遷筆下的“老子”
1.因言賈禍的司馬遷
2.《老子傳》的“老子八段”,說了些什么
3.“老子”李耳與孔子問禮的“老子”是同一個人嗎
4.哪位“老子”是主管、編著“道德”典籍的史官
5.周太史儋與哪位“老子”有關
6.五次使用疑辭,說明了什么
7.為老子立言,為什么不在“世家”,而在“列傳”的第三篇
第二章 春秋時期:從老聃之“言”到《道·德(老子)》
一、認識《老子》的幾組時空坐標
1.小楚墓里的大發現
2.“知‘大道’”的楚昭王
3.“天道”與“人道”合論的鄭子產
4.“天子失官,學在四夷”對孔子的啟示
5.“領校秘書”的劉向父子
二、**位引用老子之“言”的人士:叔向
1.“政入私門”的變局與公室老臣叔向的困局
2.什么是“士”
3.叔向與老聃之“言”
4.從叔向的事跡看老子生活的時代背景
三、向老子求教之記載次數*多的人士:孔子
1.孔子多次見老子,學到了什么
2.《禮記》中與《老子》有關的主要線索
3.《論語》中與《老子》有關的主要線索
4.孔子與老子的哲學之異
四、*早得到老子著作的人士:關尹子
1.一則故事的三種結局
2.“關尹”是誰
3.先秦典籍中的關尹學術思想與《老子》
4.《關尹子》的“道性”論
五、*早注解老子著作的人士:文子
1.《文子》與《老子》
2.“文子”是誰
六、得到老子親傳的其他同時代人士
1.無趾見老聃
2.崔瞿見老聃
3.士成綺見老聃
4.庚桑楚與老聃
5.南榮魅見老聃
6.柏矩見老聃
7.尹文先生見老聃
8.秦人逢氏見老聃
9.楊朱兩見老聃
第三章 戰國時期:《道·德(老子)》與百家爭鳴
一、誰是戰國變法革新的**君、**臣
1.魏文侯與李悝變法
2.秦孝公與商鞅變法
二、無中生有的“依托之書”:“黃帝”類書
1.新興勢力的“三寶”之一:“高遠其祖”
2.應運而生的新“經典”
3.“黃帝”類書究竟是些什么書
4.與“黃帝”類書有關的九篇出土文獻
三、化暗為明的“依托之書”:“易傳”類書
1.新興勢力的“三寶”之二:“君權神授”
2.“易傳”與“十翼”
3.《系辭》與老子學說
四、真真假假的“依托之書”:《管子》雜書
1.新興勢力的“三寶”之三:“招賢貴士”
2.《管子》的“道”“德”“法”“刑”
3.《管子》與老子學說
五、荀子與荀子筆下的百家爭鳴
1.荀子與老子的“道論”
2.荀子與儒家的異同
3.荀子指斥的“亂家”
4.“有見干屁。無見于伸”的“老子”,究竟是誰
5.荀子之謎
六、孟子與稷下學派中的儒家學派
1.稷下孟子的坎坷之路
2.特立獨行的仁義學說
3.什么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總源頭
4.孔子的“儒者之學”與孟子的“儒家學派”
七、莊子與《莊子》筆下的百家爭鳴
1.《莊子》對戰國“百家爭鳴”的評價
2.《莊子》論六家“道術”之派
3.《莊子》筆下的“老子”
4.“老莊”,還是“莊老”
第四章 秦贏政時期的《老子》
一、實現“大一統”,為什么是秦國?為什么是贏政
二、《呂氏春秋》《淮南子》與《老子》
1.“一字千金”的《呂氏春秋》
2.“上愛秘之”的《淮南子》
三、《韓非子》與《老子》
1.韓非入秦
2.《韓非子》與《老子》
3.李斯與“帝王之術”
四、《列子》與《老子》
1.列子其人
2.《列子》與《老子》的哲學異同
3.《列子》其書
五、自謂“真人”的秦始皇
1.秦始皇的“求仙之道”
2.秦始皇與“焚書坑儒”
3.秦始皇與《老子》
4.秦政權的興衰所帶來的啟示
第五章 西漢以漸,傳承千年的《老子》經學時代
一、漢家皇室崇“老”之風的興起
1.“漢承秦制”的漢高帝劉邦
2.“蕭規曹隨”的漢惠帝劉盈與“政不出房戶”的呂太后
3.“以德化民”的漢文帝劉恒與“清靜無為”的竇皇后
4.“得如黃帝”的漢武帝劉徹
二、儒道同源與《老子》的經學化
1.漢代朝野的**次國策大辯論
2.儒家經學的兩次回歸與《老子》
3.道家學術的兩次統合與《老子》
4.對法家的再認識
三、本土宗教與《老子》的神學化
1.從“永平求法”談起
2.“老子化胡”引發的釋道大辯論
3.捅不破的“窗戶紙”
四、《老子道德經》的經本、注本及其他
1.從私撰《漢書》到奉詔修史的班固
2.對《老子》成書過程的總體判斷
3.《老子》目前有多少種經文本與傳注本 …… 余論 大一之道:中國人的文化基因
**章 誰是老子
一、“子朝奔楚”引出的“老子之謎”
1.公卿重臣的立儲之爭
2.“成王敗寇”王子朝
3.“文化下移”中的老子行蹤
二、各種先秦古籍中的老子
1.“老子”事跡拼圖
2.老子的生日究竟在哪一年
3.中國人的“德”與“道”
三、司馬遷筆下的“老子”
1.因言賈禍的司馬遷
2.《老子傳》的“老子八段”,說了些什么
3.“老子”李耳與孔子問禮的“老子”是同一個人嗎
4.哪位“老子”是主管、編著“道德”典籍的史官
5.周太史儋與哪位“老子”有關
6.五次使用疑辭,說明了什么
7.為老子立言,為什么不在“世家”,而在“列傳”的第三篇
第二章 春秋時期:從老聃之“言”到《道·德(老子)》
一、認識《老子》的幾組時空坐標
1.小楚墓里的大發現
2.“知‘大道’”的楚昭王
3.“天道”與“人道”合論的鄭子產
4.“天子失官,學在四夷”對孔子的啟示
5.“領校秘書”的劉向父子
二、**位引用老子之“言”的人士:叔向
1.“政入私門”的變局與公室老臣叔向的困局
2.什么是“士”
3.叔向與老聃之“言”
4.從叔向的事跡看老子生活的時代背景
三、向老子求教之記載次數*多的人士:孔子
1.孔子多次見老子,學到了什么
2.《禮記》中與《老子》有關的主要線索
3.《論語》中與《老子》有關的主要線索
4.孔子與老子的哲學之異
四、*早得到老子著作的人士:關尹子
1.一則故事的三種結局
2.“關尹”是誰
3.先秦典籍中的關尹學術思想與《老子》
4.《關尹子》的“道性”論
五、*早注解老子著作的人士:文子
1.《文子》與《老子》
2.“文子”是誰
六、得到老子親傳的其他同時代人士
1.無趾見老聃
2.崔瞿見老聃
3.士成綺見老聃
4.庚桑楚與老聃
5.南榮魅見老聃
6.柏矩見老聃
7.尹文先生見老聃
8.秦人逢氏見老聃
9.楊朱兩見老聃
第三章 戰國時期:《道·德(老子)》與百家爭鳴
一、誰是戰國變法革新的**君、**臣
1.魏文侯與李悝變法
2.秦孝公與商鞅變法
二、無中生有的“依托之書”:“黃帝”類書
1.新興勢力的“三寶”之一:“高遠其祖”
2.應運而生的新“經典”
3.“黃帝”類書究竟是些什么書
4.與“黃帝”類書有關的九篇出土文獻
三、化暗為明的“依托之書”:“易傳”類書
1.新興勢力的“三寶”之二:“君權神授”
2.“易傳”與“十翼”
3.《系辭》與老子學說
四、真真假假的“依托之書”:《管子》雜書
1.新興勢力的“三寶”之三:“招賢貴士”
2.《管子》的“道”“德”“法”“刑”
3.《管子》與老子學說
五、荀子與荀子筆下的百家爭鳴
1.荀子與老子的“道論”
2.荀子與儒家的異同
3.荀子指斥的“亂家”
4.“有見干屁。無見于伸”的“老子”,究竟是誰
5.荀子之謎
六、孟子與稷下學派中的儒家學派
1.稷下孟子的坎坷之路
2.特立獨行的仁義學說
3.什么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總源頭
4.孔子的“儒者之學”與孟子的“儒家學派”
七、莊子與《莊子》筆下的百家爭鳴
1.《莊子》對戰國“百家爭鳴”的評價
2.《莊子》論六家“道術”之派
3.《莊子》筆下的“老子”
4.“老莊”,還是“莊老”
第四章 秦贏政時期的《老子》
一、實現“大一統”,為什么是秦國?為什么是贏政
二、《呂氏春秋》《淮南子》與《老子》
1.“一字千金”的《呂氏春秋》
2.“上愛秘之”的《淮南子》
三、《韓非子》與《老子》
1.韓非入秦
2.《韓非子》與《老子》
3.李斯與“帝王之術”
四、《列子》與《老子》
1.列子其人
2.《列子》與《老子》的哲學異同
3.《列子》其書
五、自謂“真人”的秦始皇
1.秦始皇的“求仙之道”
2.秦始皇與“焚書坑儒”
3.秦始皇與《老子》
4.秦政權的興衰所帶來的啟示
第五章 西漢以漸,傳承千年的《老子》經學時代
一、漢家皇室崇“老”之風的興起
1.“漢承秦制”的漢高帝劉邦
2.“蕭規曹隨”的漢惠帝劉盈與“政不出房戶”的呂太后
3.“以德化民”的漢文帝劉恒與“清靜無為”的竇皇后
4.“得如黃帝”的漢武帝劉徹
二、儒道同源與《老子》的經學化
1.漢代朝野的**次國策大辯論
2.儒家經學的兩次回歸與《老子》
3.道家學術的兩次統合與《老子》
4.對法家的再認識
三、本土宗教與《老子》的神學化
1.從“永平求法”談起
2.“老子化胡”引發的釋道大辯論
3.捅不破的“窗戶紙”
四、《老子道德經》的經本、注本及其他
1.從私撰《漢書》到奉詔修史的班固
2.對《老子》成書過程的總體判斷
3.《老子》目前有多少種經文本與傳注本 …… 余論 大一之道:中國人的文化基因
展開全部
大一之道(老子思想研究) 作者簡介
文三生,號如是我文,1982年畢業于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2009年退休于中國中央電視臺, 編輯。
書友推薦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山海經
- >
煙與鏡
- >
我與地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經典常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