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欺負別的孩子時,他們在想什么:從發展心理學看校園欺凌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742846
- 條形碼:9787547742846 ; 978-7-5477-4284-6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欺負別的孩子時,他們在想什么:從發展心理學看校園欺凌 本書特色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教授張錦濤作序推薦! 欺凌者很多時候其實也曾是“受害者”,經常存在各種心理健康問題,例如他們的情緒管理和自我控制較弱,與人交往、溝通的技能較差,等等。了解這些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欺凌者為什么會選擇欺凌,關注欺凌者的心理健康問題并對他們提供相應的心理援助,也能幫助我們更好地預防和干預欺凌事件。 ◎從發展心理學視角解讀欺凌者的內心世界。 在眾多兒童發展理論中,作者選擇了幾個很重要的理論展開了討論,如生態系統理論、依戀關系理論、人類先天需求理論,反思了童年時期不良經歷的影響。為什么會選擇欺負別人?我們需要看看他們所生活的世界,看看他們是在什么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 ◎為孩子填補千瘡百孔的心智之墻。 在分析兒童健康成長的關鍵因素(如安全感、自尊、情商、心理健康等)的基礎上,作者指出,家長和教育工作者應幫助孩子填補心智之墻上的“缺口”,幫助孩子夯實心智、積累知識、提高社交和情緒成熟水平。 ◎以“欺凌圈”視角,說明了全面、系統地預防和干預欺凌事件的重要性! 欺凌經常被視為一種“觀賞性活動”,“積極的支持者”的圍觀和哄笑恰到好處地鼓勵了欺凌者;“消極的支持者”增加了看上去支持欺凌行為的人數;“置身事外的旁觀者”的不作為給受害者增添了一種無助感……由此可見,扭轉這種局面需要進行系統地預防和干預。
欺負別的孩子時,他們在想什么:從發展心理學看校園欺凌 內容簡介
我們的孩子是天生就會欺負人,還是后天養成的?抑或是學校教育的問題?答案顯然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說清楚的。 格雷厄姆·拉姆斯登博士將“小惡霸”們置于探討的中心,提出要透過“溫室”這個四面都有玻璃窗戶的房間去看欺凌事件,一方面要從受害者和周圍成年人的視角去看,同時也要從“小惡霸”的角度來看。 從發展心理學角度出發,透過欺凌視角,作者分析了兒童健康成長的關鍵因素,如依戀關系、安全感、自尊、情商、心理健康等,指出家長和教育工作者應幫助孩子填補心智之墻上的“缺口”,幫助孩子夯實心智、積累知識、提高社交和情緒成熟水平。 作者發現,只有全面、系統地看待和分析欺凌問題,進行系統的預防和干預,幫助孩子搭建起安全、堅固的心智之墻,才能共同營造沒有欺凌的校園。
欺負別的孩子時,他們在想什么:從發展心理學看校園欺凌 目錄
推薦序
Ⅰ 愿天下無“欺”
引 言
Ⅴ “溫室”里的欺凌
我打算透過“溫室”的每一扇窗戶看世界,也就是說,我的目標是試著分別以一個“小惡霸”的目光看
世界和以一個“受害者”的目光看世界,并且從他們周圍的成年人的角度去看世界。
**章
001 來自童年的挑戰
幾個世紀以來,童年一直都是人生中需要面對的挑戰階段,但需要面對的挑戰已經從本質上發生了改變:
從追求身體健康過渡到追求心理健康;從努力活著轉變為努力生活。
第二章
037 為什么會選擇欺負別人
孩子們并非天生就會欺負別人,即使他們生來就攜帶“尚武基因”。法倫教授自己的成功故事就表
明,生活經歷(在他的例子中,包括一個快樂的童年)可以中和基因的影響,甚至能阻止其做出不
當的行為選擇。
第三章
077 “欺凌”進化史
就像達爾文寫的那樣,欺凌者已經“適應并進化了”。欺凌者善于利用他們的環境,而手段也越來越
有創意,他們利用網絡實現“遠程欺凌”以滿足他們的需求。
第四章
115 欺凌者的內心世界
通過與他人無數次的互動,有些人開始堅信,欺負他人不僅是應對世界的一種恰當的方式,而且是一種
必不可少的方式。
第五章
167 我的孩子真的有那么壞嗎?
欺凌行為與長期的心理健康問題之間存在著關聯性,我們需要開始把經常性的欺凌行為更多地當作一
種心理健康問題,而非僅僅只是一種社交技能缺陷來看待。
第六章
205 理解“欺凌圈”
——面向教師和家長的支持系統
我相信,將這6個方面協調起來,不僅能減少孩子在學校環境中欺負他人的機會,而且還可以幫助一
些學生減少欺負他人的需要。
第七章
243 填補“抗逆之墻”
——面向學生的支持系統
*重要的保護性因素是“讓孩子免受家庭打擊和暴力”,缺失這項保護性因素是導致欺凌的*明顯誘因。
第八章
285 營造沒有欺凌的校園
——面向目擊者的支持系統
如果我們想要切切實實地把一個小惡霸變成好孩子,我們需要確保他的生活環境支持他做出改變。如果
一個每天要抽30支煙的人在一間允許隨意抽煙的辦公室工作,那么讓他戒煙將是非常困難的。
303 致 謝
欺負別的孩子時,他們在想什么:從發展心理學看校園欺凌 作者簡介
【英】格雷厄姆·拉姆斯登 英國澤西島的一位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HCPC(衛生保健專業委員會)注冊執業心理學家,擁有教育心理學博士學位。格雷厄姆是一個丈夫也是兩個兒子的父親,他從事了18年的教育心理咨詢工作,在那之前曾做過11年的小學教師,有著近30年與青少年以及他們的父母打交道的工作經驗。著有《來自星星的孩子》。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莉莉和章魚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回憶愛瑪儂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