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芹圃學坊:紅樓夢八旗風俗談(增訂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606075
- 條形碼:9787559606075 ; 978-7-5596-0607-5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芹圃學坊:紅樓夢八旗風俗談(增訂本) 本書特色
作者致力于搜羅考據曹雪芹在西山一帶的行蹤遺跡、傳說逸聞,凡四十余年,特別是對于《紅樓夢》中有關八旗風俗的印痕,更是獨有所得,積數年之功,完成本書。本書以《紅樓夢》中的藝術典型及其所涉相關物品和生活細節為出發點,結合八旗風俗與西山風物,追蹤躡跡,還原了曹雪芹創作《紅樓夢》的時代背景和生活環境;同時,通過對北京地理情況和曹雪芹佚著《廢藝齋集稿》的考證,對曹雪芹的品貌特征、性情性格和精神世界進行了生動描述,為曹雪芹以清朝社會為原型,在西山寫作《紅樓夢》的觀點添彩。
芹圃學坊:紅樓夢八旗風俗談(增訂本) 內容簡介
本書以《紅樓夢》中的藝術典型,結合八旗風俗與西山風物,還原了曹雪芹創作的生活原型,同時通過對北京地理情況和曹雪芹佚著《廢藝齋集稿》的考證,對曹雪芹的品貌特征、性情性格和精神世界進行了清晰的描述。本次再版,不僅修訂了 2015 年初版中的一些訛誤,還增補了二十余篇之前未曾收錄的相關文章,同時對篇目進行了重新編排分類,并新增了配圖。雖是再版,面貌較之初版已大有不同。
芹圃學坊:紅樓夢八旗風俗談(增訂本) 目錄
芹圃學坊:紅樓夢八旗風俗談(增訂本) 節選
頭場雪日吃烤鹿肉 滿族人生長在東北長白山、黑龍江一帶,以野獵、游牧為生。 由于長年在原始森林里追捕野獸、采藥挖參,他們便養成了就地 架柴的烤食習俗。入主中原后,滿族人生活上雖然食不厭精,但 仍保留著燒烤的食俗。 據筆者三十年前對京師外三營八旗后人的調查得知,他們喜 吃燒烤獸肉的情況如下。 燒豬:有條件的滿族人多喜吃燒烤,其中*美味的是燒小豬 崽兒。小豬崽燒到一定程度,放上油鹽醬醋、胡椒面等佐料,就著 “燒刀子”而食,大有八旗兵將當年野食之氣概。 燒野兔:當年香山八旗的旗人,每至冬季雪天,多有自發地 組織一伙人進香山深處打圍的習慣。他們事先帶著佐料,手拿棍 棒、獵槍、捕網等。進山后,先選擇獵地,然后分頭去捕兔、網鷹、 粘飛鳥;待到聚餐的時候,便在山溝中架火燒柴,燒烤野兔、麻 雀,實在沒有獵物的時候,連喜鵲都燒著吃。 烤鹿肉:八旗風俗,喜歡過頭場雪節。每當入冬之后,人們 都盼著下頭場雪。一旦大雪飄飄,人們就事先將屋子里的地炕燒 好,準備好關東鹿肉和鐵爐子、鐵絲箅子,大家圍著爐子,盡興 燒肉吃。這時,家里的老人借機講述祖先在長白山打獵、吃烤鹿 肉的故事。 據說,滿族人*初入關時,個個人高馬大,胃口非常好,多 ·24· 紅樓夢八旗風俗談 能大快朵頤;后來受到漢族“蒸煮煎炸”飲食習慣的影響,也慢 慢地講求食不厭精起來,胃口變小,漸漸地吃不下烤鹿肉了。為 了適應胃口的變化,他們發明了白煮肉。老北京缸瓦市的“砂鍋 居”就是以賣白煮肉聞名的飯館。《舊京瑣記》卷九云:“城內缸 瓦市有沙鍋居者,專市豚肉,肆中棹椅皆白木,洗滌甚潔,旗下 人喜食于此。” 據記載,清朝入關后,東北地區的特產鹿肉、鱘鰉魚、野雞、 狍子等獵物大量進入北京城,成為八旗子弟思鄉的美味佳肴。《草 珠一串》中有一首竹枝詞寫道: 關東貨始到京城,各處全開狍鹿棚。 鹿尾鰉魚風味別,發祥水土想陪京。 根據上述認識,再來談一談《紅樓夢》“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第四十九回,對史湘云、平兒、王熙鳳、賈寶玉、薛寶琴等 脂粉香娃在蘆雪廣爭吃烤鹿肉做了生動的描寫。開始寫天上下著 小雪珠,賈母把連寶玉都沒穿過的鳧靨裘給薛寶琴穿上避雪防寒。 緊接著,李紈見下了雪,就商議次日要在蘆雪廣起詩社。于是, 林黛玉、薛寶釵、史湘云等人各自穿上喜歡的避雪裝,聚集到李 紈處。如林黛玉換上掐金挖云紅香羊皮小靴,李紈穿著一件青哆 羅呢對襟褂子,史湘云穿著賈母給他的一件貂鼠腦袋面子大毛黑 灰鼠里子里外發燒大褂子。有如一場雪天皮裝模特表演,將富貴 人家過頭場雪節的喜悅心情展現了出來。 為了在頭場雪盡興地玩樂,李紈又提出在蘆雪廣先籠上地炕, 以便大家擁爐作詩。那位富貴閑人賈寶玉,更是對下雪有著特殊 卷一 《紅樓夢》中的八旗風俗 ·25· 的喜愛:他一夜沒好好睡覺,天一亮就爬起來看窗外的雪景;見 窗上光輝奪目,心內躊躇起來,以為雪停了;再往外看,原來竟 是一場大雪,天上搓綿扯絮一般,這才高興得不得了,“穿一件茄 色哆羅呢狐皮襖子,罩一件海龍皮小小鷹膀褂,束了腰,披了玉 針蓑,戴上金藤笠,登上沙棠屐,忙忙的往蘆雪廣來”…… 接下來是賈寶玉與史湘云在蘆雪廣吃烤鹿肉的描寫:只見老 婆們拿了鐵爐、鐵叉、鐵絲 來……平兒吃烤鹿肉時嫌鐲子叮當 礙事,就將鐲子褪下來,同寶玉、湘云一起,三個人圍著火爐吃。 當李紈催史湘云等人準備作詩時,湘云道:“我吃這個方愛吃酒, 吃了酒才有詩。若不是這鹿肉,今兒斷不能作詩。”如此之言,將 史湘云“英豪闊大寬宏量”的精神氣質托了出來,也將“脂粉香 娃割腥啖膻”的放肆之態展示在讀者面前,還將當年八旗貴族不 忘長白山發祥地而過頭場雪節的風俗形象地記載了下來。 據考,當年的滿族人在自己的書畫作品上落款時,常常寫上 “長白 ××”,以示“不忘長白發祥地,以滿族為榮”的心理。 據記載,清初入關后,滿族人尚白色,連宮中春節貼的對聯 都是白紙黑字的春聯,后來受漢族影響才改貼紅色對聯。 雪是長白山的象征。看到雪,滿族人就想起了吃烤鹿肉,就 想起了長白山發祥地。雪是五谷之精,可驅除瘟疫病毒,故而古 今文人都很喜歡雪,特別是滿族人。如清代乾隆皇帝在香山上立 《西山晴雪》碑,以詩表達對雪的喜愛;還命畫師為其作《乾隆賞 雪行樂圖》,足見其愛雪之情。 《紅樓夢》中“玻璃世界白雪紅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的 描寫,正是滿族人在頭場雪日吃烤鹿肉、圍爐作詩習俗的真實 寫照。
芹圃學坊:紅樓夢八旗風俗談(增訂本) 作者簡介
嚴寬,1944年生于北京。海淀區文物管理所退休干部,民俗專家。曾任北京市海淀區政協委員、北京市民間文學藝術家協會會員、海淀作家協會理事、中國曹雪芹研究會理事,現任北京曹雪芹學會顧問。20世紀80年代參與曹雪芹紀念館建設,著有《槐蔭堂隨筆》《京西名墓》(合著)、《曹雪芹在香山》(合著)等;曾在報刊上發表紅學、文史、民間文學等方面的文章50萬字;并參與《北京文物古跡辭典》《京畿叢書》《海淀古鎮風物志略》《海淀文史資料》等書的撰稿工作。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推拿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山海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姑媽的寶刀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