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幸福之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058251
- 條形碼:9787547058251 ; 978-7-5470-5825-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幸福之路 本書特色
閱讀羅素的作品給我帶來了無數快樂的時光。 ——愛因斯坦 書中充滿智慧及富有哲理的話很多,這些話永遠不會過時,所以對今日的讀者,仍然有所裨益。 ——傅雷 我*贊成羅素的一句話:“須知參差多態,乃是幸福的本源。”大多數的參差多態都是敏于思索的人創造出來的。 ——王小波 羅素的思考以其清醒、開明和對常識的堅守而獨樹一幟。 ——A.C.格雷林(英國首席幸福經濟學家) 羅素的這本書在某種意義上是現代的“sheng經”……他的邏輯推理使得他理性的、完美的勸誡看起來簡直就像是簡單的常識,但是似乎很少人能去實踐它。不過至少,他的這種簡單的觀點可以作為人們對生活的迷惑的一副解藥。 ——《時代周刊》 這本系統化的常識手冊,明智而直率,應該為全國的每一位家長、教師、部長和國會議員所閱讀。 ——《大西洋月刊》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羅素用一生總結出來的幸福方法論。 ※愛因斯坦、傅雷、王小波極力推崇的幸福觀。 ※翻譯泰斗傅雷經典譯本,精編再現百年幸福寶典 ※憂郁、競爭、煩悶、疲勞、嫉妒、犯罪意識、被虐狂、畏懼輿論,直面生活中八個不幸福的原因,找到克服與突圍之路。 ※興致、情愛、家庭、工作、閑情、努力,六種建議幫助人們勇敢面對自我困境,教你在煩惱中找到快樂安寧。
幸福之路 內容簡介
《幸福之路》是英國現代有名哲學伯特蘭?羅素為大眾寫的一本以“幸福”為話題的通俗讀物,全書分為上下兩編,分別討論導致不幸福的原因和帶來幸福的因素。
羅素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論述了自己對何為幸福、如何獲取快樂的觀點。羅素認為,現代人之所以不幸福,往往是由錯誤的世界觀、倫理觀或是生活習慣導致的,不幸福的人并非更理性;幸福并非天賜,而是需要我們努力追求的。他還從夫妻關系、親子關系、職業生涯、個人愛好等方面談論了關于幸福的見解,談論了嫉妒、自戀、無聊、孤獨等心理因素對幸福的影響。
作者將這本書獻給普羅大眾,“書里沒有深奧的哲學,也沒有難解的學問”,每一個人都能從中獲取幸福的處方。本書另加入了兩篇精彩的名家導讀和諸多精美插圖與精心編寫的圖說,便于讀者從多方面把握本書的精彩內容。
幸福之路 目錄
序 001
上編 不幸福的原因
一 什么使人不快樂? 004
二 羅曼蒂克的憂郁 013
三 競爭 028
四 煩悶與興奮 036
五 疲勞 044
六 嫉妒 053
七 犯罪意識 062
八 被虐狂 072
九 畏懼輿論 082
下編 幸福的原因
十 快樂還可能么? 094
十一 興致 104
十二 情愛 115
十三 家庭 123
十四 工作 137
十五 閑情 145
十六 努力與舍棄 152
十七 幸福的人 159
附錄:羅素1950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演說 165
幸福之路 節選
一 什么使人不快樂? 動物只要不生病,有足夠的食物,便快樂了。我們覺得人類也該如此,但在近代社會里并不然,至少以大多數的情形而論。倘使你自己是不快樂的,那你大概會承認你并非一個例外的人。倘使你是快樂的,那么試問你朋友中有幾個跟你一樣?當你把朋友們檢討一番之后,你可以學學觀望氣色的藝術,平常日子里你遇到的那些人的心境,你不妨去體味體味看。英國詩人布萊克說過: 在我遇到的每張臉上都有一個標記,弱點和憂患的標記。 不快樂的種類互異,但你總到處和它碰面。假定你在紐約,那是大都市中現代化到*標準的一個啰。假定你在辦公時間站在一條熱鬧的街上,或在周末站在大路上,再不然在一個夜舞會中;試把你的“自我”從腦子里丟開,讓周圍的那些陌生人一個一個地來占據你的思想,你將發現每組不同的群眾有著不同的煩惱。在上工時間的群眾身上,你可看到焦慮,過度地聚精會神,消化不良,除了斗爭以外對什么都缺少樂趣,沒有心思玩,全不覺得有他們的同胞存在。在周末的大路上,你可看到男男女女,全都景況很好,有的還很有錢,一心一意地去追逐歡愉。大家追逐時都采著同樣的速度,即是坐著慢到無可再慢的車子魚貫而行;坐車的人要看見前面的路或風景是不可能的,因為略一旁視就會闖禍;所有的車中的所有的乘客,唯一的欲望是越過旁人的車輛,而這又為了擁擠而辦不到;倘若那般有機會不自己駕駛的人,把心思移到別處去時,那么立刻有一種說不出的煩悶抓住他們,臉上印著微微懊惱的表情。一朝有一車黑人膽敢表露出真正的快樂時,他們的荒唐的行為就要引起旁人的憤慨,*后還要因為車輛出了亂子而落到警察手里:假日的享樂是違法的。 再不然,你去端詳一下快樂的夜會里的群眾。大家來時都打定了主意要尋歡作樂,仿佛咬緊牙齒,決意不要在牙醫生那里大驚小怪一般。飲料和狎習,公認是歡樂的大門,所以人們趕快喝,并且竭力不去注意同伴們怎樣的可厭。飲料喝到相當的時候,男人們哭起來了,怨嘆說,他們在品格上怎樣不配受母親的疼愛。酒精對他們的作用,是替他們挑起了犯罪意識,那是在健全的時間被理性按捺著的。 這些種類不同的不快樂,一部分是由于社會制度,一部分是由于個人心理——當然,個人心理也大半是社會制度的產物。如何改變社會制度來增進幸福的問題,我從前已寫有專書。關于消滅戰爭,消滅經濟剝削,消滅殘忍與恐怖的教育,等等,都不是我在本書里想談的。要發現一個能避免戰爭的制度,對我們的文化確是生死攸關的問題,但這種制度決無成功之望,因為今日的人們那樣的煩悶,甚至覺得互相毀滅還不及無窮盡地挨延日子來得可怕。要是機器生產的利益,能對那班需要*迫切的人多少有所裨益的話,那當然應該阻止貧窮的延續,但若富翁本身就在苦惱,那么教每個人做富翁又有何用?培養殘忍與恐怖的教育是不好的,但那批本人就做了殘忍與恐怖的奴隸的人,又能有什么旁的教育可以給?以上種種考慮把我們引到個人問題上來:此時此地的男男女女,在我們這患著思鄉病的社會里,能有什么作為,可替他們或她們本身去獲取幸福?在討論這個問題時,我將集中注意在一般并不受著外界的苦難的人身上。我將假定他們有充分的收入,可以不愁吃不愁住,有充分的健康可以做普通的肉體活動。大的禍害,如兒女死盡,遭受公眾恥辱,等等,我將不加考慮。關于這些題目,當然有許多話好說,而且是挺重要的,但和我在此所要討論的屬于兩類。我的目的,是想提出一張治療日常煩悶的方子,那煩悶是文明國家內大多數人感著痛苦的,而且因為并無顯著的外因,所以更顯得無可逃避,無可忍受。我相信,這種不快樂大部分是由于錯誤的世界觀,錯誤的倫理學,錯誤的生活習慣,終于毀掉了對一般可能的“事物”的天然的興致和胃口,殊不知一切的快樂,不論是人類的或野獸的,都得以這些事物為根基。觀念和習慣等,都是在個人權利范圍以內的,所以我愿提出若干改革的方案,憑了它們,只要你有著中等的幸運,就有獲得幸福的可能。 幾句簡單的自我介紹,或許對我所要辯護的哲學可以做一個*好的楔子。我不是生來快樂的。童時,我*愛的圣詩是“世界可厭,負載著我深重的罪孽”那一首。五歲時,我曾想如果我得活到七十歲,那么至此為止我不過挨了全生涯的十四分之一,于是我覺得長長的展開在我面前的煩悶,幾乎不堪忍受。少年時,我憎恨人生,老是站在自殺的邊緣
幸福之路 作者簡介
伯特蘭·羅素(1872-1970) Bertrand Russell 英國哲學家、數學家、邏輯學家、歷史學家、文學家。羅素畢業于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是現代分析哲學的主要創始人,也是世界和平運動的倡導者和組織者,他曾與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共同發表《羅素-愛因斯坦宣言》,主張核裁軍運動。羅素于195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以表彰他對人道主義和思想自由的捍衛。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學史》《哲學簡史》《幸福之路》等。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月亮虎
- >
回憶愛瑪儂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姑媽的寶刀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