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最新真考題庫模擬考場及詳解·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
-
>
決戰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JAVA持續交付
-
>
EXCEL最強教科書(完全版)(全彩印刷)
-
>
深度學習
人工只能前沿叢書:類腦智能機器人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3984967
- 條形碼:9787543984967 ; 978-7-5439-8496-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工只能前沿叢書:類腦智能機器人 本書特色
人工智能前沿科學叢書旨在用通俗的語言,詮釋目前人工智能研究的概貌和進展情況。主筆專家均為人工智能研究領域各細分學科的著名專家學者。叢書分別從智能體構建、人工智能中的搜索與優化、構建適應復雜環境的智能體、類腦智能機器人、智能運動控制系統以及人工智能治理、倫理問題等方面討論人工智能發展的若干進展。在叢書中,讀者可以了解人工智能簡史、人工智能基本內涵、發展現狀以及標志性事件和無人駕駛汽車、智能機器人等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情況,同時也討論和展望人工智能發展趨勢,闡述人工智能對科技發展、社會經濟以及道德倫理的影響。
人工只能前沿叢書:類腦智能機器人 內容簡介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兩院院士”大會上指出,機器人是“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它已成為全球的熱點話題。從機器人學誕生以來,人們夢想著機器人越來越接近人,成為人的助手和“朋友”,但傳統的機器人學理論使得機器人的靈巧性、智能性和與人的“共情性”還不能達到人們的期望。 類腦智能機器人采用腦科學領域的研究成果,它力圖將人的神經科學的內部機理融入機器人,提高機器人的感知、決策、運動控制和學習能力。它和以功能和性能為導向將認知、決策和控制模型應用于機器人相比,具有較大的不同。后者主要基于對機器人的功能的要求開展研究,根據所需的功能,從外表和觀察對系統實現進行猜測,這種方法把人的認知能力、學習能力和動作控制能力看做是一種|“黑箱”模型;而類腦智能機器人以探索人的內部機理為導向,從宏觀、介觀再到微觀,層層深入,理解人體內部的具體機制,這種方法希望使人的認知能力、學習能力和動作控制能力逐漸“白化”,從“黑箱”模型逐漸成為“灰箱”模型。 類腦智能機器人通過長期逐步白化黑箱模型的內部機理,從內部逐漸提高性能,有可能在各種不同場景下獲得更好的泛化能力。如圖所示,類腦智能機器人力圖將人的內部機理融入機器人系統,從而將“黑箱”模型逐漸“白化”。同時,我們可以將已經實現“白化”的機理模型,形成一定的應用,從而提高機器人的認知、學習和動作控制能力。類腦智能機器人由于融入了對機理的探索,有希望實現與人共情,與人產生更深度的交互與合作,也有希望對于國防、工業、服務業等領域提供更多的幫助。
人工只能前沿叢書:類腦智能機器人 目錄
人工只能前沿叢書:類腦智能機器人 作者簡介
喬 紅,北京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英國Manchester大學,Lecture(永久教職,博導);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大學計算機與控制學院“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教研室主任。社會兼職:九三學社中央科技委員會委員;全球IEEE RAS(機器人與自動化學會)管理委員會委員(為中國籍大陸學者首次當選);國際一流SCI期刊《裝配自動化》主編。 2004年通過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引進回國,2007年獲國家杰出青年基金,2014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第一完成人),2009年獲“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人選,2012年獲“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團隊長期從事機器人的“手-眼-腦”研究,包括:工業機器人操作與控制(手)、機器人視覺(眼)、生物啟發式與類腦智能機器人(腦)等。團隊成立以來,在國際期刊與學術會議發表論文200余篇,其中SCI期刊論文120余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月亮虎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史學評論
- >
莉莉和章魚
- >
隨園食單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