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登山物語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657992
- 條形碼:9787559657992 ; 978-7-5596-5799-2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登山物語 本書特色
1.十多年不懈追索,*大程度地還原“梅里山難”全貌。作者自1998年起持續關注“梅里山難”事件,多次到事發地展開田野調查,此次在《雪山之書》有關登山內容的基礎上,新增登山幸存者廚師段建新、遇難者王建華家屬王衎等人的采訪,補充圖片百余張,*大程度地還原了山難全貌。
2.以山難之名,建立中日雙方,漢藏民族溝通的橋梁。梅里雪山登山事件涉及了中日兩國,漢藏兩個民族,是不同國家、民族文化的一次碰撞。作者在追問山難發生的全過程中,以“他者”的視角客觀記錄各方對該事件的真實看法,以期在真實的呈現中,實現不同文化的溝通、諒解。
3.珍稀的影像資料首次公開。書內配彩圖百余張,除部分早期作者在明永村拍攝的紀錄片《卡瓦格博傳奇:登山物語》中的影像資料外,新增幸存者段建新登山時拍攝的照片,遇難者王建華遺物中幸存的影像資料等。
4. 多角度客觀深入地分析,反思自由旅行、登山探險的真正意義。作者分別從中日登山方、地方藏族山民、“雪山”自身、大眾媒體、遇難者家屬等五種視角審視山難,對登山活動進行了多維度深入思考,關照人類活動與自然之間的因果關系,以此反思人類自由旅行、登山探險的意義。
登山物語 內容簡介
《登山物語》是作者郭凈對“梅里山難”真相的探索,對自由旅行、登山探險意義的追問,是對自然災難的反思。作者將此前《雪山之書》中梅里山難的故事單獨摘出,加以改寫形成本書。書中糾正了原作的諸多錯謬,補充采訪了登山幸存者廚師段建新、遇難者家屬、協助運送物資的當地藏族村民等,補充圖片百余張,優選地還原了山難全貌,以期對事件的來龍去脈進行更加深入的分析,以尊重事實的敘述,告慰那些被雪山收留的生命。
登山物語 目錄
自序:在混亂的時代遠游
引子
**章 登山者說
1.京都之行
2.對手
3.廚師的故事
4.和諧與沖突
5.**次突擊
6.雪崩
7.救援
8.遠行的人
第二章 山民觀點
1.困惑
2.山難記憶
第三章 狼來了
1.牛、毛驢和狼
2.災害從哪里來
3.獵手的遭遇
4.人獸沖突
第四章 冰川消融
1.上冰川
2.擔憂
3.紛繁的解釋
4.冰雪的顏色
第四章 千禧年
1.沖頂計劃
2.討論和質疑
3.呼吁和回應
第五章 與山結緣
1.失蹤的野虎
2.戶外店主
3.尋覓者
4.梅里家族
尾聲 神山圣湖
參考文獻
登山物語 節選
第三章 狼來了
我在日本聽登山隊員講他們的經歷,又在德欽聽當地人說他們的見聞,就好像闖進了黑澤明的電影《羅生門》,看似簡單的事情,卻蔓延出了諸多線索,生活在不同文化語境里的人們,給出了南轅北轍的解說。當地村民個個都是講故事的能手,他們擺不出什么大道理,卻能執拗地舉出許多例證,說明登山活動如何觸怒了卡瓦格博,給他們降下災害。這些例證有根有據,但也曲折離奇,常把我聽得目瞪口呆,甚至滿腹狐疑。幸而人類學的訓練教會了我一些聽故事的常識,如要尊重當地人的講述,要在他們的語境中去理解故事的“真實性”之類,才說服自己慢慢靜下心來,仔細琢磨其中的味道。
村民們講給我的故事中,以狼的傳說*為奇特。 1.牛、毛驢和狼
1998 年 5 月 26 日中午,西當村被籠罩在熱辣辣的陽光下,核桃樹的樹蔭里,蟬子叫成一片。獸醫羅布江措走出村公所的大門,要去村民家看一頭受傷的牲口。我跟和建華與他同行,他背著老式的褐色皮制醫藥箱,我拎著攝像機。羅布江措年僅 25 歲,卻有著超越年齡的成熟干練,他有點口吃,可特別喜歡和我聊天。那段時間我在調查高山放牧的事,他邊走邊給我科普相關的常識: 我們這個地方和中甸不一樣,他們是高山草甸牧場,我們是高山林間草場。雖然都是垂直流動放牧,但他們那兒牦牛多,我們這里犏牛多。
牦牛很怕熱,對河谷適應性差,在江邊容易得消化道疾病。犏牛的好處就多了,它們適應性強,在高山行走靈活,在江邊不怕熱;犏?梢岳绲,可以擠奶,產奶量比黃牛高;犏牛具備雜交優勢,個頭比牦牛大,而且溫順,能馱東西,可以粗放管理;公黃牛和公犏牛做肉牛,產肉量比母的多,賣錢也多。
犏牛從哪里來的?它們不是天生的種,是母黃牛和公牦牛交配生的雜種。配種大多在牧場上,可麻煩啦。母黃牛發情會嚒嚒叫,尾巴翹起來。因為它個頭小,支撐力不夠,耐不住公牦牛猛烈的動作,所以要三個人幫忙。先把它拴在樹干上,一個人抓緊牛頭,另外兩個人托住牛的身子,把尾巴拉朝一邊,讓公牦牛爬胯。交配之后等一個月,母牛沒有發情,配種就成功了。母黃牛七、八、九月發情,懷孕五到六個月。牛可活 25歲左右,但到 19 歲就干不動了。
黃牛和牦牛交配生的犏牛,公的沒有生育能力,母的可以生育,但生下的幼崽成活率低,適應性差,一般都殺了。
我們這里的農戶五月上山,幾家人為一個單位,把牛合起來,分批趕上牧場。也可以請小工放牛,如果勞動力多,就自家出人。一般去的都是中年或青年男子。在山上其實很孤單,草場少,各家的牛群不在一起。工錢一天 6 塊錢左右,年底用酥油一次結算。林間草場載畜量小,一個草場只待十多天。以社為單位蓋牛棚,由一個牧人負責,這樣做是(為了)防止發生私人糾紛。中甸草場大,各家可以蓋自己的牛棚。
擠奶時,先用糌粑和鹽巴引母牛過來,早晚各擠一次。白天小牛待在牛棚,成年的牛散到野外,晚上再趕回來。公牛一個月集中一次,要到樹林里到處去找。牛脖子上掛著鈴鐺,有大小,弱的牛鈴小,公牛跑得遠,鈴大比較響。一頭牛值兩三千塊錢,在山上跑丟的相當多,有的牧人會把人家的公牛偷去賣了。
夏天牛*容易得消化道病,它們從熱地方到寒冷的山上,拉不出屎,結食。再從山上下到河谷,又拉不出屎。這個病會死的,牛站起來,倒下去,肚子脹氣,就想喝冷水,全身冒汗,死牛*多的就是這個病了。每逢牛上山下山,獸醫就*忙了。這個病還會傳染,公牛因為干勞力、馱東西、打架,傷了身體,*容易感染。
我們西當村糧食產量高,牛少,一戶只養兩個犁地,養幾只母牛擠奶,有母牛才有奶喝的說了。一家人*多有五六頭牛,除了產酥油,就是犁地。也有一家養一只公牛,兩家人合作,二牛抬杠犁地。這里的經濟來源主要是糧食和松茸,畜牧大部分自產自銷,有的酥油還不夠吃呢。雨崩村就不一樣,他們以牧業為主,賣酥油,一家一年賣個 500~600 市斤,在德欽 1 斤要 30~40 元。 正聊到興頭上,就到了一戶人家。羅布江措徑直走進大門,我卻觀望了一會兒。我被村子里的狗咬過,它們看著遠在墻角,可眨眼就躥到你面前。因為拴狗的繩子大多掛在一根鐵絲上,可以來回滑動,或系在一根細小的樹枝上,狗一掙便會彎曲。我等著主人出來,是個叫白瑪都吉的年輕男子,他攔住咆哮的狗,招呼我們進了院子。白瑪都吉家有四頭犏牛、三匹馬、兩頭黃牛、兩頭毛驢、三十多只羊,這次兩頭毛驢都被狼咬了。那可憐巴巴的毛驢就站在墻根下。白瑪都吉讓它把屁股轉過來,我看見它大腿根部被咬爛的肉顫巍巍地吊著。白瑪都吉搖搖頭說,這是一頭母驢,是 19 日那天被狼咬的。母驢生小駒的時候習慣躲到見不著人的地方。那天晚上,它到山上去生小駒,沒有回來。第二天家里人出去找,在離村子不到兩公里處找到,只見小駒已經被狼吃光,連骨頭都沒留下,母驢的大腿上被叼走碗口大的一塊肉,少說也有半公斤多。
羅布江措一邊給母驢打青霉素消炎,防止感染生蛆,一邊告訴我們:村里被狼咬著的牲口多,不僅有毛驢,還有羊、犏牛、黃牛、馬、騾子。一般都咬在脖子上,去年有七八家的牛羊被傷害,今年經他醫治的也有五六家了。我跟和建華問他和白瑪都吉,狼造成哪些傷害,他們話就多了: 郭:你來他家看過幾次了?
羅:三次了,今天算起來有得2四次了。
郭:是哪天被咬著的?
羅:五月份 19 號那天,F在已經有七八天了。
郭:被哪樣咬著?
羅:被狼。
郭:這個山上狼多噶?
羅:這幾天,山上狼相當多嘛。狼出動得太猖狂了。
郭:現在打哪樣?
羅:現在打青霉素了嘛,消炎針。
郭:像這種被狼咬著的你看了幾家了?
羅:有得五六家了。
和:這么大個傷口格會生蛆?
羅:會生蛆的。主要是打消炎針,長時間打消炎針它就不會生蛆了。
和:現在你已經治了幾家了?
羅:哦,五六家了。狼咬著的多,犏牛、黃牛、馬、騾子都有。
和:以前傷口格比這個大?
羅:這個算是*大的了,我所見過的,一般都是在脖子上咬的。
白:我們鄰居家的黃牛,大腿上這種大的一坨拿掉了,骨頭都見了嘛,還沒有死。
和:今年有幾家人的被咬?
羅:今年才是兩家來的,去年已經七八家了。兩家的死掉了。
羅:羊子、山羊那些,吃掉的*多了,正兒八經。
和:格會是同樣的一伙狼?專門吃慣了?
白:就是。
和:你們不打算去殺狼噶?
白:它是相當狡猾!
和:那用羊子來當誘餌嘛,拿只羊子來引他們?還是不打算殺他們?
白:他們多半是夜間出去嘛,兩三點,四點。
和:像你們被咬的幾家聯合起來,去整整它,不整噶?白:想整也辦法老實不有,它夜間出動。
和:下毒之類的嘛。
白:下毒它不會吃哦,它那個鼻子厲害。
登山物語 作者簡介
郭凈,1955年生,民族史博士,云南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退休學者。致力于西部山地文化、紀錄影像志研究,以及非虛構寫作。代表著作有《卡瓦格博圣境圖志》(合著)、《冬奧會“冰雪文化叢書”》《雪山之書》《西藏山南扎囊縣桑耶寺多德大典》《中國面具文化》《儺:酬神》等;譯著《美術、神話與祭祀》(張光直著);影像作品主要有《卡瓦格博傳奇》系列,與此里卓瑪合作。
- >
二體千字文
- >
朝聞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姑媽的寶刀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