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中國近代道德革命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239361
- 條形碼:9787010239361 ; 978-7-01-023936-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近代道德革命 內容簡介
如何對待中國傳統道德,這是一個既有理論意義又有現實意義的重大課題。本書稿就是研究這一課題的學術專著。書稿著重論述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中國先進知識分子對儒家道德為代表的傳統道德的批判和繼承。他們批判其為專制政治服務,否定個體獨立自主性等內容,同時又弘揚其“仁”“恕”“信”等德性。作者在書稿中充分肯定了近代道德革命的歷史意義,同時又指出其不足,強調了反對封建道德任務的艱巨性和必要性,同時還對儒學復興提出了個人看法。
中國近代道德革命 目錄
自序
傳統道德鳥瞰
傳統道德可變嗎?
權利意識的覺醒
利己與愛他
“欲”的開放
家族倫理與社會倫理
進取冒險精神與競爭意識
女子解放的理論與性道德觀的變革
偶像的破碎
開民智與新民德
禮法會一的解體
發現舊道德的新意義
中國道德的重建
“叛臣”和“逆子”
女子解放的艱難實踐
社會習俗的革新
理論和實踐的矛盾
個人主義精神的作用
各種思想流派的影響
道德革命的歷史作用
道德革命的歷史局限性
“儒學復興論”簡議
后記
中國近代道德革命 節選
《中國近代道德革命》: 中國近代史上的道德革命,受中國近代經濟、政治變動所制約,而又對這種經濟、政治變動產生重大作用。 自從鴉片戰爭的炮聲打破了我們古老帝國的寧靜以后,擺在中國人面前*大、*嚴峻的問題是:如何改變落后狀態,縮小、消除與西方先進國家的差距。中國與西方的差距,體現在經濟、政治方面,還體現在道德觀念方面。在某種意義上,后者是更深刻的東西。洋務運動主要解決經濟問題,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主要解決政治問題。道德革命則解決第三方面的問題,這個問題的解決,有賴于前兩個問題的解決,但它又對經濟、政治問題的解決產生重大影響。沒有辛亥革命道德觀念的解放,哪有推翻君主政體的辛亥革命?而辛亥革命失敗后,普通民眾又以從前對待皇帝的態度對待*高當權者(他們當然也真的與皇帝沒多大差別),這難道不與頑固扎根于其中的忠君觀念有關?至于洋務運動,由于看不到西方經濟和政治、文化(包括道德觀念)的一體性,天真地以為西方近代工業可以移植于專制政治和孔孟之道之鄉,結果也以失敗告終。事實證明,沒有道德革命,經濟、政治和其他方面的革命都是不可能的。陳獨秀說,倫理覺悟是我們*后的黨悟①,這話*能概括道德革命的意義。 經過道德革命,中國延續幾千年的道德出現斷層,民族心靈產生裂變,傳統價值體系崩壞。因而造成了一代甚至好幾代人的迷惘和不安,對這樣的事實,確實可以用不同的標準來進行評價。 如果把“道德的連貫性和心靈的穩定性”看作*有價值的,那么,中國近代道德革命無疑是一場災難。它將整個中華民族的心靈搞得太亂了,它所造成的意識危機太嚴重了。政治的失控,加上道德的失控,使辛亥革命后的中國陷入連年軍閥混戰、社會極為動亂的局面。在舊道德威風掃地而新道德又未能發揮它有效的影響力時,便出現了道德“真空”。在這“真空”中,很多人廉恥表盡,為所欲為,無惡不作。大大小小的軍閥正屬此類。 本文不站在以上角度考慮問題,而是把“民族的生存和發展”看作*有價值的。依此標準,近代道德革命不是一場災難,而是一場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偉大運動。 19世紀中葉以后,在西方文化中孕育長出的工業文明,以其不可阻擋的氣勢沖擊全球。接受西方文化則存,拒絕西方文化則亡。而要接受西方文化,便不能不接受西方道德,因為道德是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保留中國傳統道德是與接受西方道德沖突的。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民族的生存,只好沖破延續幾千年的中國傳統道德,讓它出現斷裂。民族的生存和發展,要求我們在很大程度上犧牲民族傳統。歷史迫使我們不得不這樣抉擇。而且,與道德斷裂相連的價值體系的崩壞,無非意味著尊者(君主、丈夫、兄長等)的無上價值沒有了,而卑者(臣民、兒女、妻子、晚輩等)的地位上升了;原來被認為無價值的獨立、自由、平等,變得非常有價值了;家庭和家族觀念淡了,而國家和社會的觀念重了;圣賢遺訓已不是*高價值尺度,取而代之的是人的快樂和幸福……這些,有什么不好呢? 辛亥革命后的社會動亂,固然有道德上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政治上的原因。企圖以恢復傳統道德的絕對支配力來整治社會動亂,是不可能實現的幻想。康有為、陳煥章等人竭力想通過“保教”來挽救時局,其結果如何,大家都很清楚。 ……
中國近代道德革命 作者簡介
周熾成(1961-2017),華南師范大學二級教授。從事中國哲學與比較哲學的教學和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為先秦子學、宋明理學、中國近現代哲學等。主要著作有:《法:公正與務實》《荀子韓非子的社會歷史哲學》《荀韓人性論與社會歷史哲學》《孔子回家——海歸讀(論語)》《復性收攝一一高攀龍思想研究》《史海探真:為中國哲人申辯》《海歸:中西文化沖擊波》等。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經典常談
- >
史學評論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虎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