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1178134
- 條形碼:9787201178134 ; 978-7-201-17813-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研究 本書特色
此書是作者的專著,主要探討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問題。目前隨著國力的提升,中國人口的預期壽命越來越長,老齡化社會也如期而至。老年人安享晚年,既是實現中國人民美好生活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實踐黨中央提出的“老有所養”目標所包含的內容。而養老服務體系直接關系著“老有所養”的實現。如今,國家在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方面投入了很大的力量,探索了居家養老、社區養老、醫養結合等很多模式,形成了較為豐富的經驗。但與此同時,基于老齡人口的逐年遞增,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仍然面臨著較大的挑戰。此書結合天津市的實際情況,對我國養老服務體系的相關方面進行了研究,提出了對策,很有實踐價值。
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研究 內容簡介
中國已迎來“銀色浪潮”,老齡化形勢嚴峻,老年人口規模大、增速快、慢病率高、空巢化嚴重、失能老人增長快、社會負擔重等特征明顯。本書研究的主要意義在于:一是總書記指出,養老問題“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百姓福祉,需要我們下大氣力來應對”,因此本書研究有助于有效應對老齡化社會問題,著力解決民生問題,以促進社會事業發展;二是有助于構建養老服務需求評估體系,使養老服務供需相配;三是有助于樹立“大健康”養老理念、促進“醫養結合”等制度完善,推進政策落地。
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研究 目錄
**節 實踐層面養老服務體系概念的提出
第二節 學者對養老服務體系概念的探討
第三節 養老服務體系的構成
第二章 養老服務體系的重要基石——養老服務需求評估體系及其構建
**節 養老服務需求評估體系的界定
第二節 學界有關養老服務需求評估體系的研究與實踐層面的不足
第三節 養老服務需求評估體系構成要素
第三章 人口老齡化現狀及發展趨勢——以天津市為例
**節 老齡人口增勢趨緩,但老齡人口仍快速增長
第二節 未來人口老齡化地域性特征明顯
第四章 養老服務體系運行基本狀況分析
**節 養老服務體系實踐運轉中取得的成效
第二節 養老服務體系運轉中存在的問題
第五章 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調查
**節 問卷調查樣本總體情況描述
第二節 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分析
第六章 國外養老服務基本模式
**節 美國是以醫療照顧為主、社區服務為輔的居家養老模式
第二節 英國社區照顧的居家養老模式
第三節 瑞典社會福利與自治團體相結合的居家養老模式
第四節 德國以保險制度支撐的與養老方式相匹配的養老設施建設的養老模式
第五節 新加坡中央公積金為基礎、全社會動員的居家養老模式
第六節 日本以法律為保障的家庭護理保險的居家養老模式
第七章 中國香港、澳門地區的養老服務基本模式
**節 中國香港的居家養老、院舍養老和離港養老
第二節 澳門創新養老合作模式,注重激活民間資本力量
第八章 完善養老服務體系,提高老齡服務事業水平的總體思路
**節 構建養老服務需求評估體系,*大限度滿足老年人多元化
第三節 重新審視養老機構定位,使廣大老年人公平享有養老資源
第四節 創新社區養老服務途徑,延伸機構養老服務,提供多服務
第五節 加大政策補貼力度,廣開資金來源渠道
第六節 發展適老金融服務,強化老年人保障
第七節 加快智慧養老發展步伐,滿足老年人個性化養老需求
第八節 加強宣傳力度,完善養老人才體系,提升養老服務水
第九節 鼓勵低齡健康老年人發揮余熱,積極挖掘老年人口紅
第十節 積極動員社會力量,支持社會組織參與養老服務
第九章 推進多元化醫養結合模式發展的對策研究
**節 當前醫養結合基本情況分析
第二節 醫養結合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三節 上海、浙江、青島醫養結合經驗與啟示
第四節 推進多元化醫養結合模式與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第十章 大力推進智慧養老,提高養老服務質量
**節 智慧養老的界定、重點任務及其重要性
第二節 當前我國智慧養老推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三節 推進智慧養老發展的基本對策
第十一章 樹立“大健康”養老理念,加快康養產業發展
**節 “大健康”和養老產業界定及主要內容
第二節 樹立“大健康”養老理念,以預防為主,努力減少或延緩老年慢性病發生
第三節 康養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四節 大力發展銀發經濟,將康養產業作為推動內循環高質量發展的動能
展望
參考文獻
后記
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研究 作者簡介
王曉霞,博士,二級教授,天津市委黨校公管部主任。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理事,天津市委特約信息員,市政府特約研究員,市社聯智庫工作專委會委員,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南開大學MPA導師。曾任中國行政管理學會教學研究會副秘書長,天津市領導學研究會副會長。承擔***課題7項(主持4項),主持省級課題23項、橫向課題30余項。主編、獨著、譯著16部;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哲學研究》《黨建參閱》《南開學報》《道德與文明》《行政管理改革》,人民網、求是網、光明網(理論版)等發表論文百余篇,多篇文章被《新華文摘》《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獲天津市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2項、三等獎5項,全國黨校系統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市政府決策咨詢優秀建議1項,民政部一等獎1項。20篇調研報告獲省級領導批示,其中6篇獲市主要領導批示。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推拿
- >
煙與鏡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朝聞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