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后學衡(第五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3116747
- 條形碼:9787553116747 ; 978-7-5531-1674-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后學衡(第五輯) 本書特色
本書是一本論究學術,涉及文學、文化、語言、電影等研究的輯刊,一年兩輯。代表了本研究*近的學術成果,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
后學衡(第五輯) 內容簡介
《后學衡》取曾在西南師范大學中文系工作的吳宓先生創辦的《學衡》之意,論究學術,涉及文學、文化、語言、電影等研究。主要研究現代文學思潮研究,中國現代文學思想史中文學制度的社會思潮對文學創作的影響;作家個人生活、歷史事實、文學傳統與文學創作、文學創新質檢的關系研究,文學的藝術真實與歷史真實之間的關系,反對歷史虛無主義,以文學史對作家作品的評價流變為中心,結合作家作品論述這一問題。二是古代文學研究,古代詩學價值傳統的結構分析。三是美學文論研究,中國傳統美學價值取向的流變及其對當代美學形態的影響研究。本輯為第四輯,包含“魯迅研究”“文化研究”“研究生論壇”“語言*文字”“史料*翻譯”等。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后學衡(第五輯) 目錄
吳宓研究 1
述而不作:吳宓的讀書治學 1
《吳宓日記》中吳宓與梁漱溟的交往考察 17
“五四”語境中吳宓道德視角反現代性的得失 31
馬列文論 42
政治與審美的復調話語 ——“魯迅論”的文化政治學考察 42
中國馬克思主義批評的現代性研究 54
史料研究 70
張資平《中期創造社》 70
胡先骕正大年譜(1940—1941) 90
重慶時期白薇的創作梳考——兼為《白薇文集》指瑕 115
作品研究 137
月·夜·女人——論孫犁“十七年”小說“夜”敘事的變化 137
老舍的山城體驗與城市景觀書寫 137
動作描寫的類型化與反類型化——以小說《追風箏的人》為例 160
菲利·普迪克小說中的諾斯替時空觀 170
語言文字研究 182
合浦縣石康鎮麻佬話親屬稱謂研究 182
“一定”的語義及功能分化 192
電影研究 210
電影本來就是偏門 ——陳德森導演訪談 210
分身之必需 ——從《紫雨風暴》《童夢奇緣》到《十月圍城》 222
《后學衡》投稿須知 228
后學衡(第五輯) 作者簡介
王本朝(1965——),重慶市梁平人,西南大學二級教授,文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魯迅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郭沫若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老舍研究會副會長,重慶現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
- >
回憶愛瑪儂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唐代進士錄
- >
隨園食單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