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云岡石窟文華及其傳播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7850932
- 條形碼:9787507850932 ; 978-7-5078-5093-2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云岡石窟文華及其傳播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以“云岡石窟文化及其傳播研究”為選題,對云岡石窟藝術、云岡文化及其傳播等相關內容進行研究,包括研究云岡石窟藝術價值及其發展,分析云岡石窟文獻;基于云岡石窟中的舞蹈與造型文化視角,分析云岡石窟中舞蹈形象的表情特征、云岡石窟中的“飛天”伎樂舞文化、云岡石窟中窟頂造型的文化藝術、云岡石窟中造像的造型特色與文化多樣性;研究云岡石窟中的裝飾圖案與文化,內容囊括云岡石窟中的蓮花裝飾圖案、云岡石窟中的忍冬紋裝飾圖案與雙維度文化下的云岡造像紋飾形制;研究云岡石窟文化的傳播方式與保護,并對數字化理念下云岡石窟文化的保護進行探究;對電子媒介視域下云岡石窟文化的傳播路徑、融媒體視域下云岡石窟文化的傳播路徑進行了分析。本書集中展示了云岡石窟研究及云岡文化傳播,從文化角度、藝術角度以及文化遺產的傳播與保護角度闡述了云岡石窟相關的研究內容。
云岡石窟文華及其傳播研究 目錄
**節 云岡石窟藝術價值及其發展
第二節 云岡石窟文獻分析
第二章 云岡石窟中的舞蹈與造型文化
**節 云岡石窟中舞蹈形象的表情特征
第二節 云岡石窟中的“飛天”伎樂舞文化
第三節 云岡石窟中窟頂造型的文化
第四節 云岡石窟中造像的造型特色與文化多樣性
第三章 云岡石窟中的裝飾圖案與文化
**節 云岡石窟中的蓮花裝飾紋樣
第二節 云岡石窟中的忍冬紋裝飾圖案
第三節 雙維度文化下的云岡造像紋飾形制
第四章 云岡石窟文化的傳播方式與保護
**節 云岡石窟文化的傳播方式
第二節 數字化理念下云岡石窟文化遺產的保護
第五章 現代云岡石窟文化傳播新路徑
**節 電子媒介視域下云岡石窟文化的傳播路徑
第二節 融媒體視域下云岡石窟文化的傳播路徑
結束語
參考文獻
云岡石窟文華及其傳播研究 作者簡介
劉鴻慶,女,生于1984年,漢族,山西省大同市人,碩士研究生,現任職于山西大同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云岡學、翻譯理論與實踐。曾主持、參與*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省級、校級項目共10余項,發表論文近30篇,其中核心論文3篇,出版專著1部。2017年榮獲本校“受學生歡迎教師”,2018年榮獲“校級優秀教師”“科研先進個人”等多項榮譽。在“外研社·國才杯”全國英語演講、寫作、閱讀大賽省賽復賽中擔任指導教師,并多次獲得指導教師獎項。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莉莉和章魚
- >
推拿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