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空間密碼:循環素數下的宇宙帝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4770462
- 條形碼:9787504770462 ; 978-7-5047-7046-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空間密碼:循環素數下的宇宙帝國 本書特色
《空間密碼:循環素數下的宇宙帝國》一書是以當今人類文明所有的科學數據為基礎,綜合百科知識,揭示出整個宇宙萬物的構成和運轉統一而簡樸的規則,而這個規則就是: 宇宙空間中存在著構成萬物的空間基本物質單元,空間基本物質單元以循環素數1193(二進制碼為10010101001)為終極循環運動周期的模式構成宇宙中的各種基本粒子、原子、化合物、基因、生命體乃至各個星球、星系及其所有運動規則和相互作用關系。故此,作者稱1193為宇宙中的生命密碼。 億萬年,無數人、仰望星空,無不引發出同樣一個跨越歷史時空的思索:宇宙萬物究竟來自何方? 1193,這個來自宇宙深處的、閃耀著終極文明曙光的空間密碼,給出了這個跨越千年的問題的完美答案! 本書適合于對科學及未知事物感興趣的廣大讀者閱讀。
空間密碼:循環素數下的宇宙帝國 內容簡介
本書以現代科學的所有成就為基礎,深入揭示統治宇宙萬物構成與運轉的統一屬性的奧秘。文章以發現2.725K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作為探索宇宙統一性的起始線索,在探索發現了基本粒子的統一構成規律的基礎之上,總結發現了循環素數在粒子構造及其內部能量運轉、電荷形成的作用機制,進而揭開了以空間基本單元為宇宙物質基礎、以1193為經典代表的循環素數對電子、質子、中子、原子、分子、化合物、生命體、恒星體系構成乃至整個宇宙的統治奧秘,同時還奇跡般地展現出各種形態的相互作用力之間的統一關系。基于此,本書稱1193為構成宇宙穩定萬物的“生命密碼”。
空間密碼:循環素數下的宇宙帝國 目錄
1. 1 歷經60 年的探索發現: 整個宇宙空間都彌漫著2. 725K 的微波背景輻射
1. 2 2. 725K 的宇宙空間微波背景輻射揭示出宇宙空間的物質屬性
1. 3 宇宙物質構成的統一理論: 存在構成整個宇宙萬物的空間基本單元
1. 4 人類探索宇宙暗物質軸子的實踐間接驗證了空間基本單元的存在
1. 5 空間基本單元構成電子的揭秘
1. 6 空間密碼初現: 638327600 個空間基本單元構成電子
1. 7 2. 725K 的空間基本單元構成電子還需要內稟自旋能量
1. 8 由溫度為2. 725K 的638327600 個空間基本單元構成電子
第2 章 沿著3 個空間密碼提供的線索深入探秘粒子構成
2. 1 宇宙空間基本單元與中微子
2. 2 宇宙空間基本單元、電子、質子與中微子質量范圍
2. 3 空間密碼400 與1595819 揭示出原子核構成的線索
2. 4 空間基本單元素數集合與夸克
2. 5 大數據視角下的新發現: 1595819 個素數空間基本單元集合主導著各種粒子的構成
第3 章 用空間密碼解開質子內部構造、質子磁矩、π0介子及各種夸克構成的秘密
3. 1 空間基本單元集合、夸克、膠球、派介子構成質子理論
3. 2 空間基本單元理論的質子構成簡圖
3. 3 從中子構成線索中發現了新的空間密碼“729”: 高能量電子與質子構成了中子
3. 4 空間基本單元理論的質子磁矩推導揭開了質子內部結構的秘密
3. 5 空間密碼729 揭示出十維度空間下的質子和夸克電荷構造
3. 6 頂夸克的構成與質量推導揭示出更精確的質子內部結構
3. 7 質子殼粒子的發現與質子核半徑推導與圖解
3. 8 J/ Ψ 粒子、c 夸克構成、質量推導與圖解
3. 9 陶粒子(τ± ) 的構成、質量推導與圖解
3. 10 底夸克(b) 構成、質量推導與圖解
3. 11 奇異夸克(s) 的構成分析
3. 12 質子內部的中性物質π0 介子的構成解析與質量推導
3. 13 空間密碼組合出新的密碼: 主導質子內部能量運動的量子數861 和137
第4 章 空間密碼729 主導下的弱相互作用及中子、繆子、W/ Z 粒子的構成與磁矩
4. 1 核子能量的空間諧振原理
4. 2 偉大的物理學法則: 空間基本單元素數集合與能量的空間諧振原理的完美統一
4. 3 空間密碼729 下的中子構成
4. 4 空間密碼729 下的中子磁矩探索
4. 5 高能電子與繆子(μ± ) 構成及繆子能量推導
4. 6 高能電子作用下的繆子磁矩
4. 7 中子(高能電子+ 質子)、繆子(高能電子+ 繆核)、氫原子(電子+ 質子) 的電子軌道能量與核子空間能量的統一性解析
4. 8 中子、繆子、質子中的高能量電子存在的證據和證明
4. 9 空間基本單元理論的W±及Z0 粒子構成、質量推導與圖解
4. 10 空間基本單元理論的質子內部構造勾畫出了希格斯粒子的出身
4. 11 空間密碼729 主導下的夸克構成及夸克衰變途徑
第5 章 循環素數1193 主導下的穩定能量體系: 質子、夸克、精細結構常數
5. 1 素數、循環素數與素數全景圖中揭示出的空間密碼
5. 2 古蘇美爾文明的生命之花及卡巴拉生命之樹中揭示出的空間密碼
5. 3 循環素數1193 構成穩定的質子能量體系———質子的生命之花數學模型
5. 4 循環素數1193 穩定能量體系下的精細結構常數的起源
5. 5 質子、中子、原子與強力、弱核力、電磁力中的1193 超級循環周期
5. 6 循環素數1193 構成穩定的電子能量體系———電子的生命之花數學模型
5. 7 循環素數1193 穩定能量體系下的電子磁矩起源
5. 8 生命之花在現代科技中的體現———量子物理八重態模型、磁控管
5. 9 生命之花主導下的生命現象———DNA 中的400、1193 生命密碼
5. 10 循環素數1193 下的十維空間及其能量單元和核心“5” 的物理形態
5. 11 生命之花下的六十甲子與天干地支計時的科學根源
第6 章 空間密碼400、729、1193 主導下的元素、化合物、生命體的屬性
6. 1 由E1595819主導的原子核內的空間能量飽和度系數O 值
6. 2 基于能量級數序列主導的原子核的空間封閉度系數Ω 值
6. 3 原子核的空間能量飽和度和空間封閉度系數揭示出元素周期表中未知的秘密
6. 4 空間密碼1193 在化合物、生命體系中的超凡作用
6. 5 生命密碼1193: 五碳糖、六碳糖、病毒RNA、細胞DNA 的進化發展與對抗
6. 6 由原子內部中性物質決定的磁疇與循環素數“5” 構成的磁疇核心
第7 章 空間密碼解開氫原子構成的秘密
7. 1 “電子云” 中隱藏的空間密碼: 1193、132、5
7. 2 質子康普頓波長、十維空間與玻爾半徑之間的關系
7. 3 “電子云” 的介入徹底將質子、夸克、十維空間與玻爾半徑緊密連接在一起
7. 4 新的發現———原子中的電子按照核子的空間能量規律運轉
第8 章 由質子空間能量Ep
(200)2構成的電子軌道能量、電子軌道自旋能量、“電子云”能量
8. 1 電力、電勢能: 質子的空間能量Ep (200)2與原子核外電子及其運動狀態之間的相互作用的關系
8. 2 質子空間能量
Ep (200)2產生的力發現之一: 電子軌道自旋運動產生的力———卡西米
爾力
8. 3 質子空間能量
Ep (200)2
空間密碼:循環素數下的宇宙帝國 節選
盡管物理學界還沒有確定宇宙空間及構成宇宙空間的*基本物質單元是什么, 但是我們可以先總結一下已經被人類確認的宇宙空間的物質屬性。①無論是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稱謂的“以太”、牛頓提出的“光微粒”、現代物理理論中的“弦” 學說, 還是宇宙大爆炸學說中的“原始物質”, 都在猜想宇宙空間中必定存在著某種基本物質單元。②由于光、電磁波、引力均由空間傳播, 所以宇宙空間一定還存在著承載這些物理現象的基本物質單元(本書中簡稱為“空間基本單元”), 并且正是這種基本物質單元的光速運動才使得這些能量波動以光速在空間中傳播。③在科學家們已經排除了宇宙空間中存在著其他的有形物質輻射, 如恒星輻射等能量后, 宇宙空間中還依然到處存在著溫度為2. 725K 的熱輻射。熱輻射是物質熱運動的一種直接表征, 這也就直接證明了宇宙空間確實是存在某種基本物質單元的, 并且是因為這種基本物質單元的熱運動才引發了溫度為2. 725K 的熱輻射。根據以上描述的宇宙空間所表現出的物質屬性, 我們有理由假設存在這樣的空間基本單元, 并由這種空間基本單元構成宇宙中所有的衍生物質, 小的如電子、質子、中子、中微子等基本粒子, 大的如行星、恒星、星系、黑洞等, 當然也包括我們苦苦尋找的暗物質等。基于這種假設, 我們自然就會聯想到, 甚至確認宇宙空間存在相當于2. 725K 左右的電磁輻射就是由這種空間基本單元的運動引起的, 類似于空氣分子的運動導致聲音在空氣中的傳導。由此, 我們進一步假設, 空間基本單元的運動導致了光、電磁波、引力在空間的傳播, 由于它們在空間傳播的速度都是光速, 就自然而然地可以假定空間基本單元傳遞能量的速度也是光速, 光速是空間基本單元的物理屬性。本書中所涉及的空間基本單元的各種假設、證明過程、發現的空間密碼、探索成果等,均統稱為“空間基本單元理論”。
空間密碼:循環素數下的宇宙帝國 作者簡介
姜放,1963年6月生于遼寧省沈陽市, 出身無線電世家,7歲學習無線電,是無線電愛好者。1981年沈陽市中學畢業,1985年畢業于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院,2004年從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通信與系統工程碩士班畢業,1985—1998年在總參研究所從事雷達及光電子技術的科研工作,其后分別在朗訊、摩托羅拉、華為等靠前有名企業從事無線通信領域的科研工作。少年時期即對電子的構成、“電子云”、宇宙空間的“真空”、“光子”的構造等未知事物極其感興趣,并將揭開宇宙的奧秘作為終身夢想。 作者系列性的研究專著有:《構造宇宙的空間基本單元》《統一物理學》《統一物理學(第2版)》,《空間密碼——循環素數下的宇宙帝國》為本系列研究的近期新進展。
- >
二體千字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姑媽的寶刀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巴金-再思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