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深海有光:探索生物發光奧秘的生命之旅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741117
- 條形碼:9787521741117 ; 978-7-5217-4111-7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深海有光:探索生物發光奧秘的生命之旅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海洋愛好者、(奇異)生物愛好者、科普讀者、大中學生、有冒險精神的人詹姆斯·卡梅隆、瑞·達利歐、理查德·道金斯、西爾維婭·厄爾強烈推jian一部記錄科學冒險與動人發現的奇跡之書,一場在黑暗中探尋生命奧秘的閃光之旅。?? 黑暗深海中的絢麗“燈光秀”:潛入水下數千英尺、不透日光的海洋中層領域,看大大小小的生物如何發出煙花般絢麗的光芒。揭開水下奇特世界的神秘面紗,看新奇生物如何用光“隱身”,又如何用光“奪人眼球”。?? 突破極限,面對逆境保持樂觀的勵志人生:童年頑皮一跳竟帶來了災難性的后果......無數次直墜深淵,作者仍堅持童年夢想,用50年的探索訴說對海洋發光生物的熱愛。?? 風趣幽默的自傳式書寫:作者在認真科普深海生物發光現象的同時,以自傳形式將作者輝煌的科考經歷與研究突破融入其生命體驗之中,呈現了一個“仰望”深海而又腳踏實地的可親可敬的科學家形象。?? 深海向往者的bi讀之書,科考過程收錄于BBC 紀錄片《藍色星球II》。
深海有光:探索生物發光奧秘的生命之旅 內容簡介
*在地球上,照亮生命的自然光幾乎dou來自兩個源頭:太陽與生物發光。在永無陽光的海洋深處,無數奇異的生物在黑暗中創造著生命的光芒。 關于深海,我們的了解還不及火星。這個被錯誤描述為“亙古黑暗”的世界,時時刻刻dou有“燈光秀”上演。甲藻、珊瑚、水母、磷蝦……還有被誤傳為“北海巨妖”的大王烏賊,dou在用光的語言編織生命的戲碼。 伊迪絲·威德從小就夢想成為海洋生物學家,一次意外導致的短暫性失明經歷讓她對光產生了特殊的情感。在那之后的50多年來,她越發著迷于海洋深處閃現的神秘光芒,一次又一次回到深海,只為解開生物發光的謎團。 在陽光照射不到的深海,光意味著什么?在沒有庇護的黑暗里,生物如何逃避天敵、吸引伴侶?那些我們聞 所未聞的海洋生物,如何借著光的語言生存? 科學探索是艱難卻奇幻的冒險,動人的發現和驚人的奇跡,往往就在沖破界限后閃現。
深海有光:探索生物發光奧秘的生命之旅 目錄
前言 與眾不同的光
第 一卷 看見深海
第 一章 看見
第二章 要有光
第三章 初次閃光
第四章 海中星
第五章 奇特亮光
第六章 生物發光的“雷區”
第七章 海洋遍布火種
第二卷 了解黑暗
第八章 輝煌的謎團
第九章 黑暗中的故事
第十章 B計劃
第十一章 光的語言
第三卷 龍出沒
第十二章 地圖的邊緣
第十三章 北海巨妖
第十四章 同類相食
后記 何以樂觀
致謝
深海有光:探索生物發光奧秘的生命之旅 節選
水母早已不知所終,倒是看見一群碩大而精巧的蝦,仿佛在沒有盡頭的暴風雪中滑雪穿行。這是一種深海櫻蝦(學名Sergestes similis),長長的觸須向前下方伸出,隨后陡然彎曲,回到兩邊的腹肢處,形成它們的“ 滑板 ”。那些雪花般的白色絮狀物則是海雪,由分解的浮游生物與糞便顆粒組成,從水面沉降而來。成群的櫻蝦煥發著別樣魅力,與拖網中的受損樣本截然不同。除了頭后方的點點櫻桃紅,它們通體透明,仿佛由雕花玻璃制成。我真想再多看一眼,可惜時間有限,查理正等著收工吃晚飯。若想看到當初將我引到深海的動物,必須抓緊時間了。人眼適應黑暗zhi少需要 20 分鐘,我關閉泛光燈迎接過渡期。然而,黑暗并未降臨。剎那間,我仿佛置身一片星海,無數發光的微粒將我環繞,如同沙漠中無月夜晚的星空。但這些星星不是靜止的,它們一刻不停地旋轉,好似一幅凡·高《 星空 》的三維畫。我已忘記呼吸。我很難專注地看清一顆星,久而久之我發現,它們并非相互分離的光點。仔細觀察可以發現,發光體大多像是內部點亮的有機原生質,由 2 到 4 個微型發光球串聯組成,外部包裹著輕盈的護套,不禁讓人想起“ 人魚之淚 ”的意象。它們的發光節奏緩慢而目的性強,既不突兀也非穩定持續,而是像由變光開關控制那樣依次開啟。我曾試圖計算光亮延續時間,但它們總在光滅前逃離我的視野! 人魚之淚 ”似乎是受“ 黃蜂 ”潛水服刺激的產物。船在海面上顛簸搖晃,纜繩另一端的“ 黃峰 ”也隨之起伏,形成了耀眼的擴散光環。在我的印象里,正是這種運動為周邊生物帶來壓力,使其綻放淚水般的光芒。串串“ 淚珠 ”不時碰到潛水服的球罩,當起到固定作用的輕盈護套張開時,發光球會變得更亮,隨后護套進一步伸展,光芒便消失不見。在這些“ 人魚之淚 ”中,還混雜著少數微弱而穩定的閃光,好似小團的藍色發光星云,又似遙遠的天體,閃亮 3 秒后熄滅。我驚嘆不止,又有些疑惑。......查理開始收緊纜繩,我又關上燈,看著發光體如耀眼的流星從身邊掠過,我的思緒也飛速運轉起來。在水下的世界里,光亮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這與陸地上的光有何相似之處,又有什么不同?怎樣的實驗才能回答這些問題?除了這些科學問題,我還深深地意識到:一旦獲得機會來到如此偏遠、難以抵達的地球秘境,還發現了如此閃閃發光的寶藏,人們便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無數次回到深海。
深海有光:探索生物發光奧秘的生命之旅 作者簡介
伊迪絲·威德 美國加州大學圣巴巴拉分校神經生物學博士,海洋學家,海洋生物學家,海洋研究與保護協會(ORCA)聯合創始人,麥克阿瑟“天才”獎獲得者。威德結合實驗室研究和創新技術,致力于發現、觀察深海發光生物,探索生物發光現象的意義。她多次參與設計、改進潛水裝備和工具,利用自己設計的隱形攝像機等設備初步實現了對海洋環境的無干擾觀察。2012年,威德更是利用自己研發的技術,拍攝到了自然棲息狀態下大王烏賊的珍貴影像,引發了公眾對深海生物的興趣。威德致力于通過開發創新技術來科學地保護水生生態系統、維持生物多樣性。為此,她也投身科普事業,多次參與紀錄片拍攝,先后三次在TED演講中分享自己多年深海探索的經驗及成果。 譯者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史學評論
- >
自卑與超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虎
- >
朝聞道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