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江戶時代日本人身份建構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95885
- 條形碼:9787520395885 ; 978-7-5203-9588-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江戶時代日本人身份建構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從江戶神道觀念的形成尤其是傳播和擴散進行了深入考察,因而對理解作為被不斷發現的傳統的“神道”的全民化具有重要意義。該書概括了江戶時代庶民伊勢信仰的組織形式、行為形態和思想內涵三個特點,強調庶民伊勢信仰的思想特點是重視“既是保佑現世功利之神,又是民族神”的天照大神而輕視豐受大神,故其*終歸宿是以“天照大神信仰和尊皇意識”為核心的民族自我意識。
江戶時代日本人身份建構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以馬克思唯物主義歷史觀為指導,援用政治學、歷史學的相關理論,采取理論分析與實證分析、歷史的方法與邏輯的方法、宏觀的視角與微觀的視角結合的方式對江戶日本人身份建構的思想根源、形成過程、內容和特點等進行了系統而全面的研究。除“身份建構”“文化民族主義”“他者”等研究身份建構的常用概念外,本書提出了“我們認為”“風土”“文化的故鄉”“風土的故鄉”等分析身份建構的新概念,并用之于實際分析。本書認為,身份建構是被創造或構建的產物,是一種“我在故我在”的作業,也是一種“永遠在路上”的作業;“身份建構”是現在的自我與歷史的自我之間的交往、對話,也是自我與他者之間的交往、對話。
江戶時代日本人身份建構研究 目錄
**章 江戶日本人身份建構的思想根源
**節 古典儒教共同體的衰落
第二節 神國思想的發展
第三節 日本式情緒的形成與發展
第四節 空間的均質化
第五節 時間、空間與“我們”
第二章 解構中國和中國文化——發現他者
**節 江戶前期儒者的中國憧憬與“理”的普遍性
一 藤原惺窩的自他認識——“理”的普遍性與基于特殊性的自我
二 林羅山的自他認識——“理”的普遍性與“理當心地神道”
三 中江藤樹的自他認識——儒教的普遍性與“太乙神之道”
四 明末遺臣與日本儒者的中國認識
五 小結
第二節 海禁時代儒者華夷思想的分化與“中華”的概念化
一 中華崇拜思想與日本特殊性的構建
二 日本型華夷思想與日本特殊性的構建
第三節 江戶后期儒者中國認識的分化與華夷思想的解體
一 華夷思想的空洞化與昌平坂學問所儒者的中國認識
二 華夷思想的“殘輝”——“國體論者”眼中的“唐土”與“神州”
三 華夷秩序觀向強權政治觀的轉化——“開國論者”眼中的東洋與西洋
四 中國蔑視觀的起點——從“想象”到“經驗”
第四節 國學者的中國批判和自我建構
一 神儒佛三教一致下的中國認識和自我認識
二 國學話語體系的創建與儒佛的排斥
三 神道的普遍性與儒佛的特殊性
四 國學者的中國認識與日本人的身份建構
第五節 中國的發現與日本人的身份建構
第三章 “大和魂”的創建—一發現日本
**節 “神道”的創建
一 神道的語義及其發展階段
二 近世以前的神道
三 神道的自立與近世日本人的身份建構
四 “神道”的繼承和傳播
五 小結
第二節 武士道的創建與“武國”的自覺
一 江戶時代以前的“弓矢之道”
二 江戶前期的武士道
三 江戶中期的武士道
四 江戶后期的武士道
五 江戶時代武士道的平民化
六 小結
第三節 以“物哀”為基礎的主情主義思維的創建
一 主情主義思維的產生根源
二 “道”的解構與主情主義的發展
三 國學與主情主義思維的確立
四 主情主義思維的繼承與傳播
五 作為構建日本人同一性的主情主義
第四章 “大和魂”象征的創建——以櫻花和富士山為例
**節 大和魂與櫻花
一 我國古代的櫻花及其意象
二 江戶時代以前日本的櫻花認識
三 作為日本象征的櫻花的創建和櫻花精神的重構
四 小結
第二節 大和魂與富士山
一 江戶以前的富士山——被特殊化的神山、靈峰
二 江戶時代的富士山——作為日本和大和魂象征的神山
第五章 作為他者的“西方”與江戶日本人的身份建構
**節 作為“夷狄”“蘭學國”的西方與江戶前中期日本人的身份建構
一 作為“夷狄”的西方與江戶前中期日本人的身份建構
二 作為“蘭學國”的西方與江戶前中期日本人的身份建構
三 西方的日本敘述與江戶前中期日本人的身份建構
第二節 西方的多重形象與江戶后期日本人的身份建構
一 作為“夷狄”和“現實威脅”的西方與江戶后期日本人的身份建構
二 作為“技術先進國”和“強國”的西方與江戶后期日本人的身份建構
結論 江戶日本人身份建構的邏輯和性格
**節 創造與忘記
第二節 自我神圣化與對他者的暴力性
第三節 江戶日本人身份建構的完成度
第四節 “我在故我在”——“自我身份建構”的合理性和主體性
后記
江戶時代日本人身份建構研究 作者簡介
向卿,湖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南開大學歷史學博士。擔任湖南省高等教育學會日語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江戶時代日本人的身份建構研究”等科研項目6項,出版專著《日本近代民族主義》、合著《近代以來日本的中國觀》(第二卷),譯著《觀葉植物150種》;在《日本學刊》《日語學習與研究》《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等刊物發表論文20余篇,相關成果獲第五屆“孫平化日本學學術獎勵基金”二等獎、教育部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排名第十)、湖南師范大學教學成果三等獎等獎勵。目前主要從事日本文學與文化、日語翻譯、日語教育等方面的研究。
- >
二體千字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