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記憶旅行者 本書特色
★你記得《愛我中華》**句怎么唱嗎?“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對不對? ★錯!其實是“五十六個星座”!這種集體記憶與現實的偏差,叫做“曼德拉效應”。 ★這是一部由“曼德拉效應”引出的平行宇宙和多重時間線主題的頂級燒腦小說,愛了嗎? ★如果還不愛,這也是2019年“Goodreads年度科幻小說”得主,16萬人給出高評價。 ★美國亞馬遜上接近1萬條評論,4.5星;國外許多讀書up主,都給出了好評。 ★作者布萊克·克勞奇上一部作品《人生復本》,也挺精彩。 ★“宛如被一輛大卡車碾過大腦。”——豆瓣某條評論。 ★節奏非常緊湊,劇情展開極為大膽,探討的時間線主題絕非“祖父悖論”這樣簡單。 ★今年的科幻新書,從這本讀起。
記憶旅行者 內容簡介
曾有過這樣一件有趣的事:來自優選不同國家的許多人,都不約而同清晰地記得,南非前總統曼德拉在20世紀80年代死于獄中。可實際的情況是,曼德拉直到2013年才真正去世。這種大眾集體記憶與事實之間出現嚴重偏差的現象,被稱為“曼德拉效應”。 也有人相信,這并不是記憶的問題,而是整個世界從某個時間點起,進入了平行世界。人們腦中記住的,是舊世界發生的事。 2018年,紐約突然出現大批自殺者,他們都表現出同樣的癥狀:尖銳的頭痛,伴隨著腦海中涌入全新的記憶,包含過去幾個月到一兩年發生的事,特別案例甚至觸及幾十年前。這些回憶如此真實,卻又從未發生過,仿佛來自另一個平行時空中的自己的腦中。*終,他們因無法接受現在的生活,寧愿選擇自盡。警察巴里·薩頓奉命調查案件,發現“第二重記憶”中出現的人竟然真實存在,而真相遠不是簡單的時空穿越、祖父悖論之類的科幻理論能夠解釋的。 世界不是即將毀滅,而是不知已經毀滅過多少次了。
記憶旅行者 節選
巴瑞 2018年11月2日 巴瑞·薩頓驅車停到波伊大樓大門口旁的消防通道。這是一棟裝飾藝術風格的高樓,外墻燈光照得白燦燦。他從一輛福特維多利亞皇冠車上下來,匆匆橫越人行道,推動旋轉門進入大廳。 夜班警衛站在成排電梯旁,開著其中一扇門等候疾行而來的巴瑞,大理石地面回響著他的腳步聲。 “哪一層?”巴瑞一面走進電梯一面問道。 “四十一層。到了以后右轉,沿走廊一直走到底就是了。” “等一下還會有警察趕來。告訴他們,等候我的指示行動。” 電梯飛速上升,與周圍建筑的年齡產生巨大反差。過了幾秒鐘,巴瑞的耳鳴才緩過來。電梯門終于開啟,他經過一間法律事務所的招牌。整個樓層多半都暗了,只亮著稀疏幾盞燈。他奔過地毯,行經多間闃靜的辦公室、一間會議室、一個休息室、一間圖書室,*后來到*大間辦公室外的接待區。 在昏暗光線下,一切細節都灰暗不明。一張偌大的桃花心木辦公桌被埋在無數檔案與文件底下。一張圓桌上擺滿筆記本和一杯杯散發苦味的冷咖啡。吧臺里存放的都是昂貴的威士忌。接待室另一頭有個燈光明亮、嗡嗡作響的水族箱,里面養了一條小鯊魚和幾條熱帶魚。 巴瑞輕步朝落地窗走去,同時將電話靜音并脫去鞋子。他握住手把輕輕推開門,悄然走到陽臺上。 上西區的摩天大樓林立于四周,在輝亮的霧氣籠罩下透著神秘。城市的嘈雜聲近在咫尺,車輛喇叭聲回蕩于高樓之間,遠處有救護車正朝另一個悲劇現場急馳而去。波伊大樓的尖頂就在上方不到十五米處,有如戴了一頂以玻璃、鋼鐵與哥特式磚墻造就的王冠。 女人坐在四米半外,一個已漸毀損的滴水嘴獸旁,背對巴瑞,雙腿跨出墻緣懸空掛著。 他一步步靠近,石板地的濕氣滲透了他的襪子。只要能在不知不覺間靠得夠近,就能趁她不注意將她拖下墻來…… “我聞到你的古龍水味了。”她頭也不回地說。 他停下腳步。 這時她轉頭看他,說道:“你再往前一步,我就跳了。” 僅憑周遭的光線難以看清,但前面的女人看上去似乎有四十來歲,身穿暗色裙子套裝,想必已經在外面坐了好一會兒,頭發都被霧氣浸塌了。 “你是誰?”她問道。 “巴瑞·薩頓,紐約市警察局劫案科警探。” “竟然派劫案科的人……?” “我剛好在附近。你叫什么名字?” “安·沃絲·彼得森。” “可以叫你安嗎?” “當然可以。” “需要我打電話幫你叫誰來嗎?” 她搖搖頭。 “我要走過去一點兒,你就不必一直扭著脖子看我了。” 巴瑞保持一定角度,慢慢挪到陽臺矮墻邊,離她的坐處約兩米半。他往墻外瞄了一眼,五臟六腑瞬間糾結。 “好啦,說吧。”她說。 “什么意思?” “你不是來勸我下去的嗎?盡管使出你的本領吧。” 搭電梯上來的時候,他回想自己受過的自殺干預訓練,便打定主意要說什么,如今面對真實情況,反而沒那么自信。此刻唯一確定的就是他兩只腳都凍僵了。 “我知道此時此刻你對一切都不抱希望,但這只是短暫的一刻,總會過去的。” 安盯著大樓外墻正下方的街道,距離一百二十米,兩只手掌平貼在已受酸雨侵蝕數十年的石面上,只要輕輕一推就下去了。他猜想她心里正一步步演繹著每個動作,悄悄接近真正行動的念頭,一面蓄積*后那股勁道。 他發現她在打戰。 “你穿上我的外套,好嗎?”他問。 “我勸你還是別過來,警官。” “為什么?” “我有FMS。” 巴瑞強忍住掉頭就跑的沖動。他當然聽說過偽記憶癥候群(FMS),但不認識、也沒見過得病的人,從未與他們呼吸過同一處的空氣。現在他不太確定是否該試圖去抓她,甚至根本不想靠近。算了,管他的。假如她真要跳,他還是會盡力救她,就算事后染上了FMS,也只能算他倒霉。當警察就得冒這種風險。 “你得病多久了?”他問。 “大約一個月前的某天早上,我忽然發現自己不在佛蒙特州米德伯利的家里,而是在這座城市的一棟公寓,而且頭痛欲裂,鼻血流個不停。一開始,我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后來想起來了……我還有這段人生。此時此地的我單身,是投資銀行的主管,用的是婚前的姓名。可是我……”她很明顯在強壓激動的情緒。“我還記得在佛蒙特的另一種人生。那里的我有一個九歲的兒子叫山姆,和丈夫喬·貝爾曼一起經營景觀設計事業。我叫安·貝爾曼,我們是幸福的一家人。” “那是什么感覺?”巴瑞問道,并偷偷跨前一步。 “什么是什么感覺?” “你在佛蒙特生活的偽記憶。” “我不只記得婚禮,還記得我們為了蛋糕的設計吵架,連家里*小的細節都記得。我記得我們的兒子,記得生產的每一刻、他的笑聲、他左臉頰上的胎記,還有他**天上學時不肯放我離開的情形。但是當我試著想象山姆的形貌,他卻是黑白的,眼里沒有神采。我知道他的眼睛是藍色,但我只看見黑色。 “那段人生的記憶都是灰色調,就像黑白電影劇照。感覺很真實,卻是鬼魅般虛幻的記憶。”她忍不住哭了,“每個人都以為FMS只是關于人生重大時刻的虛假記憶,其實那些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才更令人心痛。我不只記得我丈夫,也記得每天早上他在床上翻身面向我時的氣息。每當他比我先起床去刷牙,我總是知道他會再回到床上想要溫存一番。那才是讓我難以忍受的事。那些小到不能再小的完美細節說明事情確實發生過。” “那這里的人生呢?”巴瑞問道,“對你來說難道沒有一點價值?” “也許有些得了FMS的人更喜歡當下的記憶,但這個人生完全不是我想要的。我已經努力了漫長的四星期,再也偽裝不下去了。”淚水流過眼線,留下深深的淚痕,“我的兒子從未存在過。你懂嗎?他只是我腦子里一枚未能引爆的美麗啞彈。” 巴瑞企圖再往前靠近一步,可惜這回被她察覺。 “別再靠近了。” “你并不孤單。” “我孤單得要命。” “我只認識你幾分鐘,但你要是這么做,我還是會痛苦萬分。想想你生命中那些愛你的人吧,想想他們的感覺。” “我去找過喬。”安說。 “誰?” “我丈夫。他住在長島的一棟大宅。他一副不認得我的樣子,但我知道他認得。他過著截然不同的生活。他結婚了,不知道娶的是誰,也不知道他有沒有孩子。他一副好像我瘋了的樣子。” “我很遺憾,安。” “我太心痛了。” “老實說,我也有過和你一樣的心情,想要結束一切。但我現在站在這里告訴你,我很慶幸沒有那么做。我很慶幸自己有勇氣挺過來。這段低潮并不是你人生的全部,只是其中一章罷了。” “你發生了什么事?” “我失去了女兒,人生也曾經讓我心碎。” 安望向亮晃晃的城市輪廓。“你有她的照片嗎?你還會跟別人提起她嗎?” “會。” “至少她曾經存在過。” 這點,他實在無言以對。 安再次透過雙腿之間往下看,然后踢掉一只包鞋。 看著鞋往下掉。 隨后又讓另一只鞋跟著墜落。 “安,求你了。” “在我的前一生,那個假的人生中,喬的前妻芙蘭妮就是在這里,在同一個地方跳樓,那是十五年前的事。她得了憂郁癥。我知道喬很自責。我離開他長島的家之前就告訴他,今晚我要在波伊大樓跳樓,跟芙蘭妮一樣。聽起來可能很傻也很絕望,但我希望他今晚能到這里來救我,做他沒能為她做到的事。起初我以為你是他,但他從不擦古龍水。”她微微一笑,若有所思,隨后加上一句,“我口渴。”
記憶旅行者 作者簡介
布萊克·克勞奇(Blake Crouch) 1978年生于北卡羅萊納州,科幻懸疑作家。 代表作:《黑松鎮》《人生復本》和《記憶旅行者》。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推拿
- >
二體千字文
- >
莉莉和章魚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巴金-再思錄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