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從蓄奴者到美國之父·華盛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5811888
- 條形碼:9787515811888 ; 978-7-5158-1188-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從蓄奴者到美國之父·華盛頓 本書特色
喬治·華盛頓(1732-1799年),美國首任總統。領導美國獨立戰爭,1787年主持費城會議,制定聯邦憲法。1789年當選總統,1793年再選連任。對發展經濟、建設民主法制及鞏固聯邦基礎等做出貢獻。被稱為“美國之父”。
從蓄奴者到美國之父·華盛頓 內容簡介
作為美國歷史上首任總統,喬治·華盛頓對美國的建立和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對于這樣一個時代偉人,美國文學史上關于他生平的傳記文學作品很多。《從蓄奴者到美國之父:華盛頓》選擇了美國文學的奠基人——華盛頓-歐文所著的《華盛頓傳》編譯而成。之所以選擇歐文所著《華盛頓傳》進行編譯,是因為除了歐文作為“美國文學之父”的文學地位的考慮之外,同時歐文在這部《華盛頓傳》的撰寫過程中傾注了畢生心血,歷經數年精雕細琢,臨終方才成稿。
從蓄奴者到美國之父·華盛頓 目錄
一、家教良好的移民后裔
二、年輕有為的土地測量員
第二章 與法軍作戰的前線指揮官
一、主動請纓,不辱使命
二、英勇襲敵,首戰告捷
三、兵敗困苦堡,雖敗猶榮
四、良策遭否,處亂不驚
五、忍辱負重,敢于擔當
六、矢志不移,趕走強敵
第三章 親英到抗英的轉變
一、簡單幸福的田園生活
二、英國政府的層層盤剝
三、“印花稅法”引起的風波
四、“湯森稅法”帶來的風暴
五、親英與抗英的艱難抉擇
六、波士頓慘案和傾茶事件
七、走向抗英斗爭的前沿
第四章 北美獨立戰爭序幕拉開
一、**屆大陸會議的召開
二、并行不悖的政治與人情
三、一觸即發的戰爭形勢
四、北美獨立戰爭**槍
第五章 波士頓圍城之戰
一、出任大陸軍總司令
二、奔赴波士頓抗英前線
三、整頓軍隊,加強防務
四、勇往直前,力主進攻
五、改組軍隊,困難重重
六、大獲全勝,收復波士頓
第六章 情況危急的紐約戰事
一、布防紐約城
二、合眾國誕生
三、事態白熱化
四、長島大潰敗
五、長島巧撤退
六、華盛頓堡淪陷
第七章 新澤西州力挽狂瀾
一、李堡失陷,敗退特拉華河
二、剛愎自用,李將軍被俘
三、奇襲成功,大敗英軍于特倫頓
……
第八章 調整戰略,棄守費城
第九章 美法同盟,戰勝強敵
第十章 勵精圖治的首任總統
從蓄奴者到美國之父·華盛頓 節選
17世紀到18世紀期間,英法為爭奪世界霸權和瓜分殖民地,在世界各地展開了軍事斗爭。地域遼闊而又尚待開發的北美新大陸自然成為雙方爭斗的焦點。眼下雙方都虎視眈眈地盯住俄亥俄河流域這片土地,宣稱自己的政府是北美洲的主人,擁有該地區的全部主權。 法國殖民當局信奉“先下手為強”的原則,他們于1748年派人到俄亥俄河谷活動,對當地印第安部落剿撫兼施、恩威并用。他們一方面向印第安部落重申法國對該地區的主權,同時,他們還對那些親英部落進行驅趕和屠殺,并散布謠言說英國人要來燒殺搶劫。這樣很多印第安部落就站在了法國的一邊。1753年,部分法軍在伊利湖南岸登陸,在俄亥俄河上游修筑工事并設置了哨所。 面對法國的步步緊逼,英國政府也不甘落后。為了應對難以預測的戰爭風云,英屬各殖民地紛紛加強了戰爭的準備工作。在華盛頓所在的弗吉尼亞,備戰氣氛特別濃厚。英屬殖民地弗吉尼亞總督丁威迪將這個行省分成4個軍區,每個軍區都設民團副官一名,年薪150英鎊,負責組織和裝備民兵。經過勞倫斯·華盛頓推薦,喬治·華盛頓設法謀得了北峽地區民團副官一職。 不僅如此,英政府還籌建了俄亥俄公司,并于1749年向其頒發執照,鼓勵其向俄亥俄河以北及以西擴展,并免除十年稅賦。唯一的條件就是要求該公司要自費在其擴展的土地上籌建一個城堡,保證足夠的守衛人員,以防范印第安人和法軍的侵襲。弗吉尼亞行政執行委員會主席托馬斯·李帶頭籌建了俄亥俄公司,但不幸的是,不久他就因病去世了。他去世之后,勞倫斯·華盛頓擔任了公司總經理一職。 自從喬治·華盛頓擔任弗吉尼亞北峽民團少校副官后,他就把莊園事務暫時擱置一邊,集中精力學習軍事知識,研究作戰技術。通過哥哥勞倫斯·華盛頓結識了勞倫斯之前的兩個戰友:穆斯和雅各布·范布拉姆。穆斯借給華盛頓一些有關軍事戰術的書籍,指導他進行步槍操練,并給他講解戰場上的隊形變換。范布拉姆精通劍術和格斗,他向華盛頓傳授擊劍和實戰經驗。安靜的弗農山莊在這兩個職業軍人的指導下,儼然變身成為一所軍事學校。 就在這個時候,華盛頓的哥哥勞倫斯染上了嚴重的肺病。盡管華盛頓陪著心愛的哥哥到西印度群島養病,但這并沒有延緩疾病的擴散。1752年7月,勞倫斯病逝于弗農山莊,時年34歲。兩年之后,按照勞倫斯的遺囑,喬治·華盛頓繼承了兄長的產業,同時也繼承了俄亥俄公司的股東身份。之后,華盛頓用自己擔任民團少校副官的薪水,在肥沃的謝南道亞谷地又購買了2000英畝田地。這樣一來,加上華盛頓前幾年用測量土地所得收入購買的土地以及所繼承的遺產,這位21歲的弗吉尼亞北峽民團少校副官擁有的土地已達到4000多英畝。 法軍的步步緊逼使丁威迪總督如坐針氈。作為英屬殖民地的總督,他深知一旦法軍繼續南下,俄亥俄地區的萬頃良田就會落入法國人之手。這對英國在北美的殖民擴張而言,是個沉重的打擊。同時,作為俄亥俄公司股東之一,丁威迪總督個人也面臨著巨大的損失。 職責所在,利害所系,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丁威迪總督決定在加強戰備的同時,派一名特使到法軍指揮部,向法軍陳述利害關系,并警告法軍不要輕舉妄動。此外,特使還肩負兩個重要任務:籠絡沿途的印第安部落以及觀察沿途作戰地形,刺探法軍兵力部署。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從弗吉尼亞首府威廉斯堡出發到法軍據點有1000英里之遙,沿途崇山峻嶺、風霜雪雨,自然環境極其惡劣。并且還要同反復無常的野蠻人以及狡猾的法軍指揮官打交道,稍有不慎就有性命之憂。 丁威迪總督為如何物色一位體格強壯,能夠勝任長途跋涉,同時又機智勇敢、善于應變的合適人選大傷腦筋。華盛頓得到了總督正在物色人選的消息后,認為這是自己嶄露頭角的好機會,決定向總督主動請纓。華盛頓的到來讓丁威迪總督大喜過望,因為他之前就從費爾法克斯勛爵那里聽說過此人的杰出品質與過人之處。總督當即做出決定,下令年輕的華盛頓少校出使法軍司令部。 在做了充分的準備之后,華盛頓一行于1753年10月30日從威廉斯堡啟程,向法軍駐地伊利湖進發。那時的北美交通十分閉塞,道路崎嶇,加上時值初冬,冰雪覆蓋了大地,馬匹是他們唯一的代步工具。他們一行日夜兼程,翻越藍嶺,穿越海拔1700米的草原,走出暗藏玄機的沼澤,幾乎每前進一英里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11月15日,華盛頓一行來到了阿勒艮尼河畔。阿勒艮尼河與莫諾格赫河在此交匯。憑著軍人的敏感,華盛頓意識到這里地勢險要,將是法軍南下的必經之路,同時也是英軍筑堡固守的*佳地點。他把這些信息牢記在心,在之后寫的7000字的“旅途報告”中專門提出這一觀點,并派兵筑堡守衛。后來事實也證明華盛頓極具戰略眼光。 經過沿途的不斷聯絡,11月25日,華盛頓在洛格斯頓同亞王(一位親英的印第安人部落首領)及其他對英國友好的各部落酋長會談。他告訴酋長們,法軍入侵俄亥俄地區,無論是印第安人還是英國人都會深受其害。他把自己此次出使的目的告訴他們,并建議共同對付法國人。華盛頓的講話打動了諸位印第安酋長。 *后,亞王代表俄亥俄印第安人三部落——特拉華族、肖尼族和明戈族,向華盛頓保證斷絕與法國的關系,并安排三個部落要人與華盛頓同行,以防范途中“站在法國一邊”的印第安人襲擊。此外,亞王還向華盛頓詳細介紹了法軍活動的有關情報,并拿出了他親手繪制的法軍兩座堡壘的平面圖。 ……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我與地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經典常談
- >
自卑與超越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