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社會變遷的心理維度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6308026
- 條形碼:9787556308026 ; 978-7-5563-0802-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社會變遷的心理維度 內容簡介
本書以闡述社會現代性與心理現代性之間的關系為起點,概括性地梳理了關于社會心理變遷主題的早先思想源流、直接智識資源、相關研究領域和主要理論流派,然后以四個大部分的版塊來展開全部的內容。 **部分“社會心理變遷的探究進程”,具體有三個章節的內容:社會理論對社會心理變遷的關注;社會心理學中心理變遷維度的缺場;現代化研究對社會心理變遷的探究。 第二部分“探尋心理現代性的理論源流”,由兩章組成——韋伯命題:新教價值觀與成就動機;帕森斯:模式變量中的現代價值取向。 第三部分“心理現代性的經典研究”,包括的內容有三章——麥克萊蘭:成就動機與經濟增長;哈根:創新人格與社會變遷,包括附論勒納關于“過渡人”的構念;英格爾斯:個人現代性與國家現代化。 第四部分“心理現代性與后現代境況遭遇”,有三章內容——里斯曼:三種導向社會性格的更替;英格哈特:價值觀的后物質主義轉向;吉登斯:高度現代性與自我認同。
社會變遷的心理維度 目錄
緒論
**部分 社會心理變遷的探索進程
**章 社會理論對社會心理變遷的關注
**節 現代性的興起與社會理論的產生
第二節 社會理論對社會心理變遷的關注
第二章 社會心理學中心理變遷維度的缺場
**節 社會心理學中心理變遷維度的缺失
第二節 兩種取向社會心理學的局限及其改進
第三節 心理社會學對社會心理變遷維度的重視
第三章 現代化研究對社會心理變遷的探究
**節 現代化研究的興起與主要歷程
第二節 現代化研究與社會心理學的交織
第三節 社會心理變遷的主要理論視野
第二部分 探尋心理現代性的理論源流
第四章 韋伯命題:新教價值觀與成就動機
**節 韋伯對心理現代性主題的*初預設
第二節 韋伯視野中心里現代性的具體面相
第三節 韋伯對心理現代性的文化根源考察
第四節 韋伯關于心理現代性的理論遺產
第五章 帕森斯:模式變量中的現代價值取向
**節 帕森斯對社會行動主觀取向的關注
第二節 模式變量:社會關系的價值取向指標
第三節 衡量傳統取向與現代取向的工具
第四節 帕森斯對于現代性的特殊理論熱情
第三部分 心理現代性的經典研究
第六章 麥克萊蘭:成就動機與經濟增長
**節 成就動機的個體心理機制
第二節 成就動機的社會文化動因
第三節 成就動機與經濟增長的關系
第四節 關于麥克萊蘭研究的爭論
第七章 哈根:創新人格與社會變遷
**節 權威人格與傳統主義
第二節 創新人格與技術進步
第三節 與其他相關理論的比較
附論 勒納關于“過渡人”的構念
第八章 英格爾斯:個人現代性與國家現代化
**節 個人現代性研究的基本出發點
第二節 個人現代性的基本內涵與特征
第三節 個人現代性發生學的理論視角
第四節 個人現代性的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五節 關于個人現代性研究的論爭
第四部分 心理現代性與后現代境況遭遇
第九章 里斯曼:三種導向社會性格的更替
**節 社會形構類型與社會性格類型
第二節 三種發展階段與相應社會性格
第三節 與社會性格對應的社會情緒
第四節 對里斯曼社會性格理論的評說
第十章 英格哈特:價值觀的后物質主義轉向
**節 從現代化到后現代化的變遷
第二節 后物質主義價值觀的主要面相
第三節 后物質主義價值觀的呈現機制
第四節 后物質主義價值觀與主觀幸福感
第十一章 吉登斯:高度現代性與自我認同
**節 自我認同與本體性安全
第二節 高度現代性中自我境遇的變化
第三節 自我認同面臨的抉擇困境
第四節 超越自我認同困境的政治策略
結語 心理現代性探究:一項未競之業
參考文獻
后記
社會變遷的心理維度 作者簡介
沈杰,社會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北京市青年聯合會常委,國際社會學協會會員,北京市社區管理體制改革專家組成員等。著作有《社會心理學理論》《中國社會心理學》《現代應用社會心理學》《21世紀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展望》《中國青年發展報告》《中國未成年人互聯網運用報告(2009—2010)》等。另有譯著《教育與社會學》。論文代表作有《中國社會學的問題意識》《社會學的未來取向》《社會心理學與精神分析學及其后現代轉向》《對西方社會心理學危機的反思》《中國社會心理十年嬗變:1992-2002》《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大眾文化與青年社會化》《后單位制時代中國青年擇業心理的多元化取向》等30多篇。主持、參與“中國社會結構變遷研究”“轉型時期的社會心態研究”等13項重點研究課題。研究成果獲社科院所、省部級以上優秀學術成果獎8項。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煙與鏡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自卑與超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