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族群屬性與個人面孔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04149
- 條形碼:9787100204149 ; 978-7-100-20414-9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族群屬性與個人面孔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民族文學與電影教學的1.本書將人類學理論融入民族文學(電影)分析,敘述流暢。 2.本書能夠比較直觀地提升讀者對中華民族文化多樣性的體驗與認知。
族群屬性與個人面孔 內容簡介
民族文學和影像既包含著對共同體屬性的文化表達,又是對個體生命與生活際遇的獨特藝術表現;民族文學和影像具有民族志記錄的文獻價值,也是人類學意義上的一種藝術重構。本書主要以人類學和民族志的視角,分析21世紀以來我國愈來愈具有影響力的民族文學和影像。通過民族文學和影像的記錄與重構的分析,提升人們對中國敘事語境中文化多樣性及其獨優惠值的認知。
族群屬性與個人面孔 目錄
導言 當代民族電影的民族志意涵
**節 文學 - 影像民族志視域的出現
第二節 文學 - 影像敘事與民族志書寫的交互性
第三節 文學 - 影像民族志書寫的社會模式與個人實踐
第四節 一個主題的多重維度
**章 敘事類型:寓言、史詩與日常生活呈現
**節 作為民族志寓言的《狼圖騰》
第二節 《永生羊》與史詩風格
第三節 《靜靜的嘛呢石》與日常生活
第二章 族群邊界:從地理邊界到語言 -社會邊界
**節 葉爾克西:邊界之內
第二節 萬瑪才旦:語言 - 社會邊界的越界
第三節 哈斯朝魯:雙重越界
第四節 卓??格赫與寧才:沒有返回的出走
第五節 還鄉式的美學
第三章 朝圣之旅:置身于陽光與苦難之間
**節 與苦難和解:《阿拉姜色》
第二節 《太陽總在左邊》:朝圣與救贖
第三節 閾限與心靈的通過儀式
第四節 松太加的“壁畫美學”
第四章 “感覺的寓言”:族群中的個人面孔
**節 石舒清與《清水里的刀子》
第二節 生與死的憂思
第三節 面孔與地貌的隱喻
第四節 存在者的悲光
第五章 祛魅的敘事:分析與批評的民族志詩學
**節 身份與記憶的錯位
第二節 自我與他者的邂逅
第三節 在宗教與世俗之間
第四節 萬瑪才旦的思考:超驗的和經驗的
第六章 記錄與創造:作為一種文化寓言的藝術
**節 儀典上的阿肯——《鮮花》
第二節 “像教”與審美——《唐卡》
第三節 儀式與藝術——《長調》
第四節 寓言化的影像敘事
結語 “在他人的土地上”
參考文獻
族群屬性與個人面孔 作者簡介
王藝涵,山東棗莊人。文學博士,副教授,阿爾伯塔大學訪問學者,碩士生導師,任職于河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影視藝術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為影視文學理論與批評。在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比較文學研究》)、《民族文學研究》《鄭州大學學報》《揚子江文學評論》等期刊發表論文20余篇。著作《影像敘述與社會記憶》獲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中國高校影視學會第九屆學會獎等。
- >
推拿
- >
回憶愛瑪儂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煙與鏡
- >
莉莉和章魚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