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心理傳記與質性心理學.第九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741288
- 條形碼:9787511741288 ; 978-7-5117-4128-8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心理傳記與質性心理學.第九輯 本書特色
“心理學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和研究領域的拓展是繁榮心理科學和促進人類自身理解的重要途徑,質性研究方法對于產生新的心理學研究思路、新的概念和理論具有獨特的方法學優勢。希望新版《心理傳記與質性心理學》集刊能夠進一步成為凝聚華人心理學人文取向研究隊伍,發現和培養人才,產生具有中國化的新概念、新理論和新方法的重要陣地,為發展我國心理學做出獨特的貢獻。” ——當代教育名家、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心理學科評議組前召集人、西南大學資深教授 黃希庭
心理傳記與質性心理學.第九輯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為《心理傳記與質性心理學》 (原名《生命敘事與心理傳記學》) 輯刊的第九輯,是國內心理傳記學的重要學術刊物。輯刊采用心理學的理論與方法對人物的生命故事進行研究,研究對象既有著名人物,也有普通大眾。本書主要包括六個部分:名家自傳、高端視點、研究方法、心理傳記、生命敘事、現實回應。本輯具體包含著名心理學家黃希庭自述、對納蘭性德自我放逐的心理傳記學研究、對貝多芬的心理傳記學研究,以及在現實關懷的層面上,對新冠肺炎疫情下赴韓留學生的生命敘事、對城市社區空巢老人的心理研究、對中學生學業拖延的質性研究,等等。無論是在理論拓展、方法論研究,還是在對現實生活的回應方面,本刊都為心理學的發展提供了獨特的研究視角與學科貢獻。
心理傳記與質性心理學.第九輯 目錄
目錄
名家自傳
我的心路歷程
黃希庭/ 1
高端視點
基于文化的有傳承敘事
韓布新/ 49
質性心理學研究要形式與內容并重,中國心理學要科學與人文同行
張建新/ 57
研究方法
主體間的方法論:心理咨詢與治療情境下的話語分析
陳斌/ 67
心理傳記
活在父親的影子里:納蘭性德的自我放逐之路
汪李玲 舒躍育/ 87
“扼住命運的咽喉”之貝多芬心理傳記學淺析
王曉欣 李智 楊舒其/ 123
女性政治家樸槿惠、昂山素季的比較心理傳記學研究
湯浩然 吳繼霞/ 149
生命敘事
突變下的覺醒——赴韓留學生阿尋的生命敘事
盛小桐 陳建文/ 169
化文成信:研究生張新文化自信的敘事心理學分析
吳良 畢重增/ 211
現實回應
什么“阻礙”了學生寫作業?——一項關于中學生學業拖延的質性研究
王雪嬋 舒躍育/ 235
城市社區空巢老人心理支持需求與心理服務可及性個案研究
張愛蓮 臧妍雯 宮云靜/ 265
《心理傳記與質性心理學》征稿啟事/ 299
Contents
Autobiography of Experts
The Journey of My Mind
Huang Xiting/ 1
View from the Top
Poetry, Calligraphy and Artwork: Cultivate the Mind
Han Buxin/ 49
Qualitative Psychology Research should Pay Equal Attention to Form and Content, and Chinese Psychology should be Scientific and Humanistic
Zhang Jianxin/ 57
Research Method
Methodology Between Subjects: Discourse Analysis in 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 and Treatment Situation
Chen Bin/ 67
Psychobiography
Living in His Father’s Shadow: Nalanxingde and His Path to Selfexile
Wang Liling Shu Yueyu/ 87
Grabbed by the Throat—A Psychobiographical Study of Beethoven
Wang XiaoxinLi ZhiYang Shuqi/ 123
Comparative Psychobiography of Female Politicians Park Geunhye and Aung San Suu Kyi
Tang Haoran Wu Jixia/ 149
Life Narrative
A Journey of Selfawakening under Emergencies—The Life Narrative of Miss Xun, A Chinese Girl Studying in Korea
Sheng Xiaotong Chen Jianwen/ 169
What is Cultural Confidence?A Personlized Narrative Analysis
Wu LiangBi Chongzeng/ 211
Answer to Realistic
What “Gets in The Way” of Students Doing Their Homework? —A Qualitative Study on The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ang Xuechan Shu Yueyu/ 235
A Case Study on Psychological Support Needs and Accessibility of Psychological Services for the Empty Nesters in Urban Communities
Zhang AilianZang YanwenGong Yunjing/ 265
Call for Papers/ 299
心理傳記與質性心理學.第九輯 節選
《我的心路歷程》 黃希庭 我的心路歷程就是我從事心理學教學和研究的教師生涯。要談及我從事心理學教學和研究的教師生涯,首先有必要談談我是怎樣走上學習心理學道路的。 我出生于浙江省臺州市溫嶺縣下陳村,傳說古時候這里是海灣,常有船只在此觸礁沉沒,故有“下沉”,其諧音為“下陳”。下陳村地處樓旗嶺北麓,東接上山村,西連油嶼村,南面是佛隴村,北邊是許家渭村;下陳村的雙夾墻黃家是我家祖居,祖父黃其宗,父親黃恩富,母親葉夏妹。下陳村的黃姓和潘郎鎮的葉姓都是名門望族。據溫嶺地方志記載,下陳村黃家祖先來自洞山黃氏,傳至希字輩已是30代了。小時候,我在祭祀祖宗的祠堂看到兩側墻壁上貼了許多考取秀才、舉人的捷報,也有一兩張得中進士的捷報,雖然顏色暗舊,但字跡清晰可辨。我的啟蒙小學是下陳村鯨山腳下的鯨山小學,小學校有個魁星閣是督促學生學習的。我每次上學時都要經過幾戶戴姓人家門前,他們豢養的看門狗狂吠甚至追趕學生。我不喜歡狗之類的寵物,可能與我那時的童年記憶有關。 …… 《活在父親的影子里:納蘭性德的自我放逐之路》 汪李玲 舒躍育 摘要 研究采用心理傳記學方法,對清初詞人納蘭性德矛盾的生命史進行了探究。通過對其詩詞歌賦、書信、墓志銘等資料的考察發現,納蘭性德在人生早期為了得到父親的認同而極力模仿父親,努力考取功名以期入仕為官建立屬于個人努力意義上的功勛,但在考中進士后卻因康熙皇帝對父親的忌憚而只能對他“所用非志”。*后納蘭性德被迫入職侍衛一職,至此,建功立業的人生理想破滅。發妻盧氏的突然離世給他造成了毀滅性打擊,也給他提供了一個發泄悲憤情緒的理由和出口。因此,詩詞中的哀傷和憂郁一方面是緬懷發妻盧氏,另一方面也是悼念自己懷才不遇。為了緩解內心焦慮,納蘭性德向內否定身份,鄙棄官場,向外積極幫助漢族落魄文人,以此來掩蓋自己的人生失意,但這并沒有從根本上緩解他的痛苦,悲郁依舊是他人生后期的生命底色。 …… 本文基于翔實的史料,采用心理傳記學方法,針對納蘭性德憂郁而彷徨的短暫生命史進行分析和解讀,以期了解納蘭性德的人生困惑和人生抉擇,為人們認識納蘭性德矛盾的人生提供新視角,也為心理傳記學在揭示人性實踐中的有效性進行有益探索。
心理傳記與質性心理學.第九輯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鄭劍虹,西南大學心理學碩士、博士。現任嶺南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副院長、副教授,心理傳記學與生命敘事研究所所長,中國心理學會人格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心理學會文化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40余篇,出版《論自強人格》《心理傳記學手冊》等專著、譯著和教材9部,主持和參研省部級課題7項, 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等各級政府獎4次。 研究興趣為心理傳記學、人格心理學和政治心理學。 劉電芝,蘇州大學教育學院院長、應用心理學研究所所長、蘇州市心理學會理事長、江蘇省心理學會副理事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鞍山師范學院客座教授和蘇州科技學院兼職教授。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虎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煙與鏡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史學評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