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它們即將消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074308
- 條形碼:9787568074308 ; 978-7-5680-7430-8
- 裝幀:一般銅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它們即將消逝 本書特色
l 230多幅黑白攝影映射珍稀動物的諸神黃昏,探討這個時代至關重要的自然大議題,用絕美影像對抗消亡、喚醒沉睡的環(huán)保意識。 本書是法國知名攝影師阿蘭·埃爾努對絕美自然生命的至深禮贊,書中的230多幅黑白影像同時飽含哀戚。這些作品是阿蘭30年來的嘔心瀝血之作,他在自己的職業(yè)生涯中不間斷地進行著瀕危野生動物的拍攝項目。為了拍下一個鏡頭,他需要在常人無法涉足的自然棲居地克服難以想象的艱險阻難。本書旨在拍攝世界各地瀕危物種在自然生境中恣意生活的狀態(tài),同時阿蘭·埃爾努也在作品中寄托了人類能夠及時改善這些易危、瀕危乃至極危物種的希望。 早在17歲時,有著敏銳洞察力的阿蘭·埃爾努就開始游歷世界,頗具冒險精神的他去馬里為當?shù)夭柯溥\送藥物,以搭便車的方式開啟了漫長的非洲穿越之旅。 l 用精湛技法和真摯動人的影像為人類世中的珍稀動物建立起彌足珍貴的視覺檔案,以受威脅物種岌岌可危的生存境況隱喻人類即將面對的生態(tài)崩潰。 本書頗具話題性,動物保護問題與當今諸多人類社會問題相重疊,順應了2015年普利策獎著作《第六次大滅絕:非自然的歷史》中的主題。作者做到了將作品服務于動物保護,提高人們對生物多樣性的脆弱性和野生動物的豐富性的認識,正因為保護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身。 物種的保護級別排序為: 滅絕>野外滅絕>極危>瀕危>易危>近危>無危 IUCN紅色名錄中規(guī)定,“受威脅”(\"threatened\")一詞被官方指定為“極危”(CR)、“瀕危”(EN)及“易危”(VU)3個級別的總稱。而“受威脅”可以概括本書中絕大部分物種。 l 借用人文肖像攝影和古典繪畫般的擬人手法,描摹偉大物種的鮮活生命,與野生動物四目相對,近距離接觸拍出感人至深的靈動畫面。以高辨識度的風格化手法聚焦于動物的個性,激發(fā)觀者的情感反應。 在拍攝中,阿蘭·埃爾努無所畏懼地讓鏡頭盡可能地靠近所描繪的對象,與充滿未知的拍照對象建立信任關系,并對它們進行纖毫畢現(xiàn)的刻畫,引發(fā)了人們強烈的共鳴,讓人們認識這些動物的神秘、絢麗,它們的力量、敏捷、毅力、機智、狡猾、自由......每一種動物的身形、每一副面龐都揭示出豐富而深不可測的復雜性,折射出這些物種不屈的生命力。 本書展現(xiàn)的純熟技法脫胎于戰(zhàn)地攝影和人文攝影的偉大傳統(tǒng),同時也是延續(xù)自作者的戰(zhàn)地報道職業(yè)生涯——近距離接近苦難現(xiàn)場或拍攝對象以滋生親近之感,打破傳統(tǒng),將動物從他者帶入與觀者戚戚相關的同一性中。透過阿蘭·埃爾努的鏡頭觀看這些高度擬人化的動物肖像,仿佛我們正在凝望著人類自身。 l 阿蘭·埃爾努通過攝影作品升華自然,變了我們的觀察尺度。這些照片生動呈現(xiàn)出自然生物的危機狀況,讓我們體會到保護自然迫在眉睫。 人類目前已經(jīng)進入了工業(yè)化革命后的“人類世”,人類對地球的影響比冰河時期或彗星撞地球還嚴重。人類是生物多樣性的主要威脅,但人類可以采取行動對抗崩潰,從而防止大規(guī)模滅絕。崩潰可以是有限的,而滅絕危機是不可逆轉的。 人類的適應性成功是基于他對眼前環(huán)境的改變。但這些變化會使我們陷入危險之中。管理環(huán)境的動力是保護我們自己。人類要可持續(xù)地管理地球的財富,這個特殊的遺產(chǎn)。 作者阿蘭·埃爾努寄語: “認為人類在摧毀如此多的動植物后仍可毫發(fā)無損,這簡直就是自欺欺人……我希望能通過照片喚醒人們的意識,領會眼前有可能消逝的五彩世界。” “地球上存活著870多萬個物種,它們大小不一、形態(tài)各異。物種演化給我們留下了一筆珍貴遺產(chǎn)……來自劍橋大學的國際科學家小組發(fā)現(xiàn),包括鳥類在內的動物都和人類一樣具備意識。大腦連接讓它們能感受到痛苦、快樂、恐懼。” “能拍出這些動物攝影作品并非是我的功勞,而是鏡頭前的動物在決定它們是否要與我短暫交流,然后允許我透過攝影機凝視它們的雙眼。 “這些觀察讓我們變得更加敏感,而敏感度恰是警覺之心和責任感的關鍵所在……我?guī)е舾泻腿崆椋瑵M懷謙卑地凝望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生命造物。自然的奧義永遠讓我的拍攝充滿了驚喜。” “揭示自然奧秘是我的職責所在。我報道的事實部分源于我的親眼見聞。我通過照片詮釋自身情感,以將其傳遞與分享……隨著我的攝影作品傳播到世界各地,我希望能對大家探索地球奧妙有所啟發(fā),深切思考這些瞬息即逝的美好。” “有時不畏危險,保持耐心,并接受只有動物才能決定拍攝……我融入它們,而非讓自我強行介入并帶入節(jié)奏。” “我從前一直以影像的方式書寫隨筆,這不僅是我的拍攝動力,也是我的人生主線。”
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它們即將消逝 內容簡介
短短兩個世紀以來,我們迎來了名為“人類世”的地質時代,而飛躍的人類文明也永遠地改變了地球的生態(tài)。隨著自然生境的不斷退化、碎片化和生物多樣性的持續(xù)喪失,如今各大洲都受到了人為因素造成的特別氣候的嚴重影響,這一切都表明:地球或許已經(jīng)處于第六次物種大滅絕的前期。“智人”很有可能不僅是第六次大滅絕的始作俑者,也是其受害者。 透過230多幅鮮活、靈動的黑白攝影,法國攝影師阿蘭·埃爾努為瀕臨滅絕的物種拍下了一幀又一幀絕美的肖像,并為它們創(chuàng)建起極為珍貴的影像檔案。作者旨在通過展示這些棲息于陸表、天空和海洋的物種的輝煌,以極為深切的情感共鳴喚起人們對第六次物種大滅絕的認識。本書收錄的物種了從巨大的藍鯨到纖小的昆蟲,從美洲平原上的野牛到日本海岸上聚集的鶴群。在拍攝中,阿蘭·埃爾努無所畏懼地讓鏡頭盡可能靠近所描繪的對象,對它們進行纖毫畢現(xiàn)的刻畫,引發(fā)了人們的強烈共鳴。因為生物多樣性是為所有人建立可持續(xù)未來的關鍵。 本書作者阿蘭·埃爾努是有名法國攝影記者兼新聞機構運營者。他曾作為戰(zhàn)地記者,報道過許多靠前上(阿富汗、波斯尼亞、乍得等國)的軍事沖突。他還創(chuàng)建并管理了一家擁有400多名攝影師的新聞機構。多年來,埃爾努投身于野生動物攝影事業(yè),為了賦予作品深切的情感,他在拍攝時盡可能地接近動物,制造一種奇妙的親近感。
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它們即將消逝 目錄
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它們即將消逝 作者簡介
[法]阿蘭·埃爾怒(Alain Ernoult),30多年來,致力于記錄民族志和瀕危物種的法國攝影師阿蘭·埃爾努以不單局限于影像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贏得了廣泛贊譽,《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它們即將消逝》是其嘔心瀝血之作。他曾大量報道亞馬孫流域至南極地區(qū)的野生動物生存境況,著重展現(xiàn)地球的自然歷史。他的攝影作品獲得了超過40個靠前獎項,其中包括授予世界杰出攝影報道記者的荷賽獎。他在靠前各類報刊上發(fā)表過12,000多頁專題報道,并于2012年和2018年分別當選為“年度野生動物攝影師大賽”的年度攝影師。他同時還是23本攝影書籍的作者,被授予法國國家功勛獎榮譽稱號。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莉莉和章魚
- >
自卑與超越
- >
回憶愛瑪儂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