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問津文庫·契學初曙:天津甲骨學論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2812077
- 條形碼:9787552812077 ; 978-7-5528-1207-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問津文庫·契學初曙:天津甲骨學論集 本書特色
★32開平裝,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
★第*部全面、系統的討論天津與甲骨文關系、總結天津甲骨學研究成就與貢獻的學術專著
★作者朱彥民,書法家,歷史學博士,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殷商文化學會副會長,主要研究領域為甲骨學(古文字學)、殷商考古、殷商社會生活史與書法藝術史論
★資料翔實,立場公允,體系完備
本書資料翔實,立場公允,體系完備,是第*部全面、系統的討論天津與甲骨文關系、總結天津甲骨學研究成就與貢獻的學術專著。
書稿**部分通過對殷墟甲骨文發現的時間、地點、人物和渠道進行的詳細考察,得出了孟廣慧、王襄、王懿榮同是甲骨文發現者的結論。第二部分綜述了天津收藏甲骨文的情況。第三部分總結了天津學者研究甲骨學的成績。第四部分揭示了甲骨學的另一分支——甲骨文書法,也是肇始于天津。
本書在殷墟甲骨文發現120周年之際推出,有助于重振天津這座近代歷史名城的文化自信,對于重新塑造天津市文化形象,也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作用。
問津文庫·契學初曙:天津甲骨學論集 內容簡介
本書資料翔實,立場公允,體系完備,是**部全面、系統的討論天津與甲骨文關系、總結天津甲骨學研究成就與貢獻的學術專著。書稿**部分通過對殷墟甲骨文發現的時間、地點、人物和渠道進行的詳細考察,得出了孟廣慧、王襄、王懿榮同是甲骨文發現者的結論。第二部分綜述了天津收藏甲骨文的情況。第三部分總結了天津學者研究甲骨學的成績。第四部分揭示了甲骨學的另一分支——甲骨文書法,也是肇始于天津。在殷墟甲骨文發現120周年之際,本書的推出將有助于重振天津這座近代歷史名城的文化自信,對于重新塑造天津市文化形象,也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作用。
問津文庫·契學初曙:天津甲骨學論集 目錄
近代學術史上的一大公案
——關于甲骨文發現研究諸說的概括與評議
論甲骨文發現之初的甲骨學家
——王懿榮、孟廣慧、王襄之交往與關系
乙編 甲骨文收藏在天津
甲骨收藏在天津
天津博物館館藏甲骨概要
丙編 甲骨學研究在天津
《簠室殷契類纂》在甲骨學史上的地位與貢獻
試論《籃室殷契類纂》在考釋文字方面的成就
陳邦懷的甲骨學研究
戴家祥先生在津古文字研究述評
王玉哲教授甲骨學研究述評
朱鳳瀚教授甲骨文殷商史研究
朱彥民教授甲骨文殷商史研究
丁編 甲骨文書法在天津
甲骨書法藝術的先驅
——孟廣慧及其甲骨文書法
甲骨文人印的先驅
——王雪民先生
羅振玉與甲骨文書法
六十年來津門甲骨文書法篆刻藝術發展述略
戊編附錄
《甲骨學在天津》講座提綱
《甲骨學在天津》講座學者點評
孟昭聯《甲骨文字匯》序言
后記
問津文庫·契學初曙:天津甲骨學論集 節選
問津文庫·契學初曙:天津甲骨學論集 作者簡介
朱彥民,1964年生,河南鶴壁浚縣人。歷史學博士,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殷商文化學會副會長,天津市國學研究會會長,北京大學中國畫法研究院兼職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天津市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主要研究領域為甲骨學(古文字學)、殷商考古、殷商社會生活史與書法藝術史論。學術著作有《商族的起源、遷徙與發展》《殷墟都城探論》《巫史重光——殷墟甲骨文發現百年記》《殷墟考古發掘與甲骨文研究》《商代社會的文化與觀念》《戰國文化藝術》《楹聯知識與賞析》,在《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考古》《文史哲》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近百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虎
- >
自卑與超越
- >
煙與鏡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朝聞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