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張振勛的故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386519
- 條形碼:9787511386519 ; 978-7-5113-8651-9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張振勛的故事 本書特色
本書講述了張振勛是近代華僑史上有重大影響的人物。他一生先后在國內外創辦了數十個企業,經營范圍涉及墾殖、金融、航運、采礦、鐵路、釀酒等多個領域,還曾組織籌辦蘆漢、粵漢、廣廈等鐵路。張振勛一生功名顯赫,曾出任大清駐檳榔嶼副領事、新加坡總領事、商部考察外埠商務大臣兼檳榔嶼管學大臣等要職。民國初年,先后擔任總統府顧問、約法會議議員、參政院參政、全國商會聯合會會長。張弼士還是位熱心社會福利事業和教育事業的“紅頂商人”,平生所捐總數不下百萬元。
張振勛的故事 內容簡介
張振勛,字弼士,號肇燮,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西河鎮人,他富可敵國,蜚聲中外,對早期南洋開發做出了可貴的貢獻,是客家移民東南亞的杰出代表。他是中國近代對外開放的先行者,是中國實業興邦的先驅者,是中美貿易合作的開拓者,清末民初有名的華僑實業家、教育家、慈善家、愛國僑領。 張振勛的一生,極富傳奇色彩,創造了輝煌的業績,同時,也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而他傳奇的一生和他的傳奇故事將在本書中向您娓娓道來。
張振勛的故事 目錄
1 時代背景
2 名號字印
3 出生時間
4 客家思想
5 家鄉大埔
6 原生家庭
第二章 年少經歷
1 家貧輟學
2 放牛為生
3 學藝編竹
4 父母之命
5 慘遭災荒
第三章 初出南洋
1 外出謀生
2 紙行工作
3 繼承紙行
第四章 創業致富
1 轉營酒行
2 酒稅致富
3 開拓墾殖
4 創辦銀行
5 競爭航運
6 擴展礦業
7 批發藥材
8 發展地產
9 富可敵國
第五章 合作摯友
1 張榕軒
2 張耀軒
第六章 為官參政
1 才可大用
2 升任領事
3 清朝要職
4 順應潮流
5 出訪美國
第七章 愛國僑領
1 僑務先驅
2 華僑總會
3 封大伯公
4 華人學校
第八章 創辦張裕
1 做酒動機
2 考察煙臺
3 創辦酒廠
4 重視原料
5 修建酒窖
6 五易酒師
7 酒香撲鼻
8 苦心經營
9 名留史冊
10 碩果僅存
第九章 實業救國
1 內憂外患
2 以商帶工
3 新式銀行
4 各行各業
5 重視農業
第十章 修筑鐵路
1 蘆漢鐵路
2 粵漢鐵路
3 廣廈鐵路
4 廣澳鐵路
第十一章 愛國之心
1 不做洋官
2 民族氣節
3 支援祖國
4 支持革命
5 教育基金
6 張弼士堂
第十二章 溘然長逝
1 突發病逝
2 各界憑吊
第十三章 故居遺物
1 海外故居
2 梅州故居
3 遺物捐贈
第十四章 遺留文
1 張振勛擬呈銀行條議
2 張振勛致盛宣懷函(一)
3 再察張振勛致美德倫函
4 張振勛致盛宣懷函(二)
5 中國通商銀行大概章程
6 張振勛侍郎奏陳振興商務條議
7 招商興墾山利議
8 興墾山利種植議
9 興墾山利礦務議
10 招商興辦水利議
11 已墾未墾均宜籌辦水利議
12 招商設立貸耕公司議
13 招商興辦工藝雇募工役議
14 招商興辦鐵軌支路議
15 招徠外埠商民議
16 權度量衡圜法宜歸劃一議
17 增設各省商官議
18 張振勛招徠華商振興商務奏折
19 張振勛設立督辦閩廣農工路礦事宜總公司接待所布告
20 張振勛籌建廣廈鐵路奏折
21 創辦張裕酒有限公司緣起
22 奉旨創辦釀酒公司記
23 棉業叢書匯譯新編序
24 試辦中美輪船股份有限公司招股簡章
25 張振勛、向淑予向全國商會聯合會臨時大會關于中美銀行招股等項提案
附錄
1 張振勛國內主要實業名錄
2 張振勛南洋主要實業名錄
3 張振勛大事年表
參考文獻
張振勛的故事 節選
1 時代背景 張振勛生于鴉片戰爭后的第二年(1841年),中國簽訂《南京條約》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前一年。1916年,張振勛離開這個世界時,一個新的國家政體——采用西式政體共和體制的民國政府已建立多年。在他去世的前一年(1915年),拉開新文化運動序幕的《青年雜志》已在上海由五四先驅陳獨秀創辦。張振勛所處的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是中國*后一個封建王朝在內憂外患的交困中走向解體,亦是一個試圖借鑒西方現代民族國家制度建構自己新的政權主體在中國從思想傳播到嘗試實踐的年代。 2 名號字印 在現有的研究中,張振勛的名號還沒有一個較為統一的論定。結合史料,張振勛是其在官方場合使用的名字,其原名應為肇燮。張家有兄弟四人,分別為肇祥、肇鵬、肇燮、肇睿,他排行第三。 張振勛舊友鄭觀應在《張弼士君生平事略》一文中寫到:“君號弼士,有號肇燮、印振勛。”李松庵則認為:“張弼士號肇燮,在海外發跡后才用振勛別字。”《大總統特頒前參政院參政張振勛碑文》記:“君諱振勛,字弼士。”光緒十五年(1889年),兩江總督曾國荃贈匾額給南洋商埠時,也稱其為肇燮。徐松榮在《張弼士》一書中稱:“張弼士,原名肇燮,鄉人稱兆燮,別名振勛,字弼士。”徐松榮在《張弼士》一書、陳丹心在《張弼士:清末民初的華僑領袖》一文中均認為“弼士”一名是張振勛在進入私塾后,其父張蘭軒取的。魏明樞則認為,張振勛應該是其官名。 目前,在學界,人們大多用張弼士的稱呼。諸如當前學界引用率較高的作品,如鄭觀應《張弼士君生平事略》、張志發《華僑實業家張弼士生平與思想研究》、李松庵《華僑實業家張弼士史料》等均用張弼士的稱呼。張振勛的出生地梅州市大埔縣,也大多用張弼士的稱呼。其中,民國時期溫廷敬等編修的《大埔縣志》記載道:“煙臺,北方一良港也……清光緒年問,張弼士投資五百萬創設張裕釀酒公司于此,購置、種植葡萄。”1989年梅州地方志辦公室主編的《梅州人物傳》對于張振勛的記載也稱為張弼士。當地人也習慣稱其故居為張弼士故居。大埔縣委、大埔縣人民政府主編的《印象大埔》就提到了“張弼士故居——‘光祿第’”。 3 出生時間 張振勛的出生時間目前也沒有統一的論定。張志發在《華僑實業家張弼士生平與思想研究》一文中指出,對于張振勛的出生年月,各文章有1841年12月21日(道光二十一年十一月初九)、1841年和1840年三種說法。其中,1987年張河清于《縱橫》發表的《張弼士與張裕釀酒公司》、1994年李松庵于《文史春秋》發表的《“金獎白蘭地”創始人張弼士事略》等文章指出張振勛出生于1840年。1981年出版的《民國人物傳》、1990年出版的《清代人物傳稿》等均認為張振勛出生于1841年12月21日(道光二十一年十一月初九)。諸如王培主編的《晚清企業紀事》等著作和文章只提到出生于1841年,具體出生日期沒有準確的表述。 張振勛逝世后,1916年11月1日香港《華字日報》載:“查張君享壽七十有五歲……”據此推論張振勛出生年應為1841年。大總統黎元洪《大總統特頒前參政院參政張振勛碑文》記載道:“五年四月,派往美國報聘充實業團團長,沿途考覽,殫竭勤勞,由美回國后赴英荷,冒暑長征,竟被疾而卒八月十五日也,年七十有六。”文中提到的“五年四月”為民國五年,也就是1916年。由此,也可推算張振勛出生時間應為1841年。鄭觀應與張振勛素有交情,其文《張弼士君生平事略》中指出:“君生于道光辛丑十一月初九申時。”道光辛丑年應為1841年。綜上所述,張振勛應出生于1841年12月21日(道光二十一年十一月初九)。 P3-6
張振勛的故事 作者簡介
周怡敏,女,漢族,湖北武漢人,中**員。傳播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傳播學、傳統文化。系江門職業技術學院講師,“雙師型”教師。曾就職于羊城晚報社,任區域新聞部記者。至今,多篇新聞類作品獲獎30余項。參與編著2項:《五邑籍人辦職業教育列傳》副主編;《蓬江名人略述》執行主編;著作1項《走進鶴山非遺》。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經典常談
- >
山海經
- >
莉莉和章魚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姑媽的寶刀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