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南明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740224
- 條形碼:9787547740224 ; 978-7-5477-4022-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南明史 本書特色
★ 32開平裝,北京日報出版社出版
★ 明史大家顧誠代表作,榮獲中國國家圖書獎和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獎
★ 《南明史》初版于1997年,見識通達,文字精煉,深入淺出
★ 原首都博物館館長郭小凌評論《南明史》:“一部貨真價實的學術著作,但寫得深入淺出,不僅為明史研究的同行所欣賞,而且具有一定歷史知識的普通讀者也能讀懂。它帶給讀者以賞心悅目的快感和啟人心智的愉悅。”
南明史 內容簡介
內斗就要亡國,亡國也要內斗!人性的荒唐莫過于此! 公元1644年三月,李自成率領的大順軍攻克北京,崇禎帝自縊。消息傳到留都南京,立誰為新君的問題就變得迫在眉睫,文武官員紛紛涌動,都想在新君面前占據首功,卻不想,這種各懷鬼胎的心思為南明政權留下了巨大的隱患。 在武將馬士英等人的擁立下,福王朱由崧即位,改元弘光,而這些“定策”功臣也造成了南明內部權力的失衡,繼而引發內斗不斷。弘光政權、隆武政權、永歷政權繼立,先后與大順軍、清軍展開你爭我奪的角逐,但激烈的內部斗爭,使南明君臣在不停的內耗中,失去了無數翻盤良機,走向了失敗。 南明是在內斗中粉墨登場,也是在內斗中分崩離析!翻開本書,從南明的滅亡看透人性的荒唐!
南明史 目錄
我與明史(代自序)
原版序論
凡例
**章 明朝覆亡后的全國形勢
第二章 弘光朝廷的建立
第三章 弘光朝廷的偏安江淮
第四章 大順政權的覆亡
第五章 弘光政權的瓦解
第六章 清廷統治者推行的民族征服和民族壓迫政策
第七章 各地抗清運動的興起
第八章 隆武政權同魯監國的爭立
第九章 隆武政權的作為和覆敗
第十章 大順軍聯明抗清
第十一章 大西軍的經營云南
第十二章 鄭成功起兵與魯監國在浙閩抗清
第十三章 永歷朝廷的建立
第十四章 鄭成功在閩粵沿海地區的軍事活動
第十五章 吳勝兆、王光泰等的反清
第十六章 金聲桓、李成棟的反清歸明
第十七章 北方各省的反清運動
第十八章 1648—1649年湖南戰局
第十九章 永歷朝廷內部的黨爭
第二十章 清軍攻占桂林、廣州
第二十一章 大西軍的聯明抗清
第二十二章 1651—1653年浙閩贛抗清勢力的消長
第二十三章 孫可望部署的湘、桂、川全面反攻
第二十四章 清廷加強推行以漢制漢政策
第二十五章 李定國的兩次進軍廣東
第二十六章 1654年會師長江的戰略設想
第二十七章 李定國迎永歷帝人云南和孫可望的降清
第二十八章 清軍大舉進攻西南及永歷朝廷的播遷
第二十九章 鄭成功、張煌言長江之役
第三十章 永歷朝廷的覆亡
第三十一章 鄭成功收復臺灣
第三十二章 夔東抗清基地的覆滅
引用書目
原版后記
南明史 節選
南明史 作者簡介
顧誠(1934—2003),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當代公認的明清史大家。他一生品性秉直,潛心治史,視學術為生命,被譽為“學術苦行僧”。 “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是顧誠治史的真實寫照。1978年,顧誠發表《李巖質疑》一文,該文鉤沉史料、嚴密考證,引起了學術界的矚目,也成為顧誠的成名作。1984年,《明末農民戰爭史》出版,為農民戰爭史的研究別開實證蹊徑; 1997年,被顧先生視為姊妹篇的《南明史》問世,該書在海內外均有廣泛的影響力,并榮獲了中國國家圖書獎和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兩部著作、四十余篇論文,對治學嚴謹的顧誠來說并不算高產,但其治史方法與治史精神,早已為明清史研究留下一座豐碑。
- >
推拿
- >
回憶愛瑪儂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二體千字文
- >
莉莉和章魚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