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榮與辱 : 曾國藩的多面人生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5103910
- 條形碼:9787205103910 ; 978-7-205-10391-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榮與辱 : 曾國藩的多面人生 本書特色
在一片贊譽聲中,董蔡時先生冷冷地說道—— 曾國藩一生主要精力用于絞殺太平天國;晚年辦理天津教案恐洋媚外;率先辦理洋務運動,于中國資本主義的發生發展有益。 曾國藩的“誠”“信”“仁愛”,不是他對人的普遍道德,而是僅行于地主豪紳、特別是湘軍將領之間的“派誠”“派信”。
榮與辱 : 曾國藩的多面人生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董蔡時先生致力于中國近代史研究,對曾國藩和他所在的時代有深入的研究,資料搜集完整、客觀是本書的特點,也是優勢。曾國藩是湘軍的頭領,是中國近代史上**個軍閥。他一生逆流而動,鎮壓了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國革命、捻軍,辦理天津教案時,影響到民族榮辱,國家的安危。這個人的是非功罪,值得深入研究。作者對曾國藩的“評”,與近些年市面同類書有所不同,他將曾國藩本人的書信、奏折等資料與當時的官方資料、文人筆記等做比較,得出曾國藩“偽君子、偽道學”“善于權謀”“善于搞派系斗爭”等人格特征。這樣的評價雖與近些年相關題材的暢銷書對曾國藩的評價有出入,但是以史料為證,令人信服。
榮與辱 : 曾國藩的多面人生 目錄
“回顧叢書”序
自 序
**章 經世學派的崛起
一、經世學派的興起,兩個不同流派的思想特點1
二、**次鴉片戰爭爆發,兩派分別轉化為抵抗派與投降派
第二章 1851年前后湖南的社會狀況
一、殘酷的封建剝削,農民的反抗斗爭
二、江忠源組織楚勇,羅澤南、王錱組織湘勇
第三章 曾國藩從出任湖南團練大臣幫辦到組織湘軍
一、辦理團練, “草薙”農民
二、編練湘軍,開赴南昌頑抗太平軍
三、移駐衡州,組成湘軍水陸師
四、排斥王錱,拋棄江忠源
第四章 曾國藩出動湘軍頑抗太平軍
一、洪秀全的戰略思想,曾國藩的軍事對策
二、曾國藩制造出師輿論,湘軍出動
三、林紹璋湘潭受挫,曾國藩大敗靖港
四、曾國藩長沙整軍,太平軍爭奪岳州
第五章 曾國藩指揮湘軍攻陷武昌,撲犯九江
一、湘軍撲犯武漢,石鳳魁擅棄武昌
二、曾國藩被迫連續作戰,湘軍攻陷半壁山、田家鎮
三、湘軍攻陷廣濟、黃梅,太平軍退守安徽宿松
四、石達開大破湘軍水師,曾國藩兵敗湖口、九江
第六章 胡林翼升任湖北巡撫對曾國藩湘系的影響
一、楊霈敗奔德安,曾國藩派胡林翼回援武昌
二、湘系扳倒楊霈,胡林翼出任湖北巡撫對湘系戰略地位的影響
第七章 曾國藩坐困南昌
一、曾國藩局促江西,參奏江西巡撫陳啟邁
二、胡林翼潰敗奓山,曾國藩分軍羅澤南增援胡林翼
三、 “破鑼倒塔鳳飛洲” ,曾國藩坐困南昌
第八章 太平天國與清政府力量的消長
一、天京變亂后太平天國力量的削弱,鄂、贛湘系力量的增長
二、曾國藩爭奪兵權不遂,負氣回籍
三、為個人爭權力,為湘軍爭地位,曾國藩被削除兵權
四、湘、楚軍攻陷九江,李續賓敗死三河
第九章 曾國藩東山再起
一、東山再起,重掌兵權
二、入浙、入閩追擊石達開,提出進犯金陵的戰略決策
第十章 曾國藩出任兩江總督
一、湘、楚軍攻陷潛山、太湖,曾國藩招降韋俊
二、何桂清革職查辦,曾國藩總督兩江
三、左宗棠隨同曾國藩襄辦軍務,左系湘軍的出現
第十一章 胡林翼、曾國藩指揮湘、楚軍攻陷安慶
一、曾國藩進駐祁門后的軍政措施,1860年安慶前沿敵對雙方的軍事形勢
二、曾國藩怯于抵御外侮,勇于內戰
三、胡林翼、曾國藩兇狠的軍事決策,湘、楚軍攻陷安慶
四、安慶保衛戰期間曾國藩被困皖南,樂平戰役對皖南戰局的影響
第十二章 曾國藩節制四省軍事,中外反動勢力加強勾結
一、清政府中央出現洋務派,曾國藩向洋務派轉化
二、曾國藩節制四省軍事,逃滬蘇、常士紳“安慶乞師”
三、曾國藩湘系與上海士紳、買辦的合流,中外會防局的成立
四、曾國藩命李鴻章招募淮勇,淮軍的出現
五、曾國藩、李鴻章與列強達成勾結,太平軍太倉、嘉定、青浦大捷
第十三章 曾國藩湘系與何桂清集團的矛盾斗爭
一、曾、何派系矛盾的開始,兩派爭奪浙江地盤的明爭暗斗
二、王有齡拉攏湘系將領,曾國藩參劾李元度
三、曾國藩奪取蘇、浙地盤,何桂清集團的消滅
第十四章 曾國藩指揮中外聯合武裝絞殺太平天國
一、天京會戰中曾國藩“膽已驚碎” ,李秀成進兵淮南受挫
二、蘇、杭失守,天京陷落
三、曾國藩滿口仁義道德,推行殘酷的“三光”政策
四、太平天國時期敵對雙方力量對比的變化,湘軍攻陷蘇、浙、
天京的原因
第十五章 太平天國失敗后曾國藩的狼狽處境
一、攻陷天京后曾國藩兄弟的狼狽處境,曾國藩裁撤嫡系湘軍
二、鷹犬之間爭權奪利,湘軍內部的控制與反控制斗爭
第十六章 倡導洋務運動
第十七章 鎮壓捻軍
一、 “征剿”捻軍,連遭敗北
二、曾國藩“剿捻”期間與李鴻章的矛盾,曾、李爭奪兩江總督席位的斗爭
第十八章 辦理天津教案
結束語
附錄一 曾國藩生平大事簡記
附錄二 參考書目
附錄三 中西譯名對照表
后 記
榮與辱 : 曾國藩的多面人生 節選
曾國藩(1811—1872),字伯涵,號滌生,小名子城,湖南湘鄉人。他生于天理教爆發前二年,比羅澤南小三歲,比左宗棠、胡林翼大一歲,比洪秀全大二歲。他的父親曾麟書是一個祿蠹,醉心功名,先后應秀才試十七次,才“補生員” ,一生以教書為業, “積力學授徒家塾者二十年” ,教督諸子甚嚴③。曾國藩從識字開始,直到二十歲,基本上未離親側。1832年考中秀才。翌年,參加鄉試,榜上有名。不久,娶妻歐陽氏。鴉片戰爭爆發前二年即1838年,曾國藩二十八歲,考中進士,可算是仕途得意了。考中進士后,他長期在京師為官,與倭仁等以理學相標榜,為權臣穆彰阿所賞識。 眾所周知,朱熹是程頤、程灝的四傳弟子,是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把理學推到了頂峰。無可否認,曾國藩對理學的研究,是下過一番功夫的。他一貫以理學相標榜,空談性理之學,所寫文章不外拾朱熹的唾余而已。不了解他的理學思想,是無法了解曾國藩其人其事的。探討理學經世派曾國藩的思想,還得從朱熹說起。
榮與辱 : 曾國藩的多面人生 作者簡介
董蔡時,1911年出生,武進人。1946年畢業于中央政治大學。新中國成立后任教于江蘇大學。主要從事中國近代政治史、太平天國史、辛亥革命史等研究。先后出版《太平天國在蘇州》、《左宗棠評傳》、《胡林翼評傳》《孫中山和辛亥革命》等5部學術專著。
- >
回憶愛瑪儂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史學評論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虎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