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哲學的治愈力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169703
- 條形碼:9787500169703 ; 978-7-5001-6970-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哲學的治愈力 本書特色
在現代社會中,面對競爭時,人們心中或許會充滿焦慮與緊張,面對期待可能落空的結果時,會產生彷徨與無助;我們需要一些良言建議,脫離這種生活。在本書中,我找到了! “自我”,是本書中*重要的概念。全書充滿“自我”:自我實現、自我關照、自我管理、自我引導、自我認識、自我認知等。這么多對于“自我”的努力,結果就是透過哲學豐富我的生命,達到夢寐以求的幸福。 這本書的主要線索源于哲學中的斯多葛派;它要求個人應該建立自己生活與生存的原則。這個原則中*主要的部分,就是克制欲望;但這并不是單純地用理性壓制欲望,而是配合生活,用*實用的態度不斷地對欲望進行調整。
哲學的治愈力 內容簡介
哲學(philosophy)源于希臘語“愛”(philos)和“智”(sophia),意為“愛智慧”。因此,哲學并非遙不可及,而是離你很近。運用哲學的思維和知識,幫助你完成“自我實現”之路更與你息息相關。 《哲學的自愈力》這本書正是這樣一本書,作者夫婦二人為每位讀者都量身打造了一次探尋“自我”的旅程。在“旅行”的過程中,你也許會有未曾有過的體驗,也許會與不同的“終點”相遇。這些都將成為你生命中不可多得的財富。
哲學的治愈力 目錄
編前記
推薦序
終點
前言
第1章 信任
第2章 優秀、幸福與自我實現
第3章 意識的爆發:自我關照
第4章 和諧管理:生命的短暫與節制
第5章 小我的無限多樣性:自我認知
第6章 沒有終點的道路:愛好和天賦
第7章 可以撕掉的標簽:如何創造價值
第8章 垃圾站中心的拳擊場:轉化互聯網帶來的焦慮和不適
第9章 一個待闡明的問題:敘述的力量
第10章 想象力的挑戰:力量與脆弱
第11章 關于障礙和跳板:如何讓愿望成真
第12章 結論:培養驚奇
在迷宮中的自我定位
參考文獻
哲學的治愈力 節選
第1章 信任 我們需要你的信任。之所以一開始就這么說,是因為你可能是帶著些許疑慮拿起這本書的。敵意重重的外界帶來的壓力和經年累積的負面經歷使你無法完全放開自己。或許比起以前,你更加憤世嫉俗了,你對此心有不甘,卻難以改變自己的心態。 而我們不會退縮:要做到改變觀點,你至少需要一點點的信任和參與。我們給你提供一些練習,但不會限制你完成練習的方式,我們甚至無法知道你是否真的去練習了。 意識喚醒 我們從一個非常簡單的練習開始:意識喚醒。注意,你現在正在閱讀;注意,你的目光正在瀏覽這串水平排列在白色背景上的黑色字符;注意,某些事情正在發生。閱讀并不是一件無足輕重的事,但我們給予它的注意力總是大打折扣。這是一種神秘的操作,如同自動駕駛;閱讀同時也是破譯的過程。文字是一套由字符組成的代碼,人類集體賦予它含義,又在每次閱讀中完成破譯。 但我們幾乎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就像沒有意識到我們在呼吸;我們的心臟在跳動;我們為各種物質所環繞;我們所處的世界是一顆渺小的行星,它不斷繞著宇宙中的一顆恒星運動。我們對宇宙知之甚少,即使我們掌握的知識已經比我們的祖先多了許多。 為什么我們沒有意識到呢?因為忽視令人輕松舒適;因為覺察令人恐懼;因為在持續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況下,不可能過正常的生活。由于某時受到過驚嚇,我們學會把生活中的恐懼拋在一邊,不去注意它。然而,這種忽視使得人們在成年后不僅消滅了恐懼,也扼殺了驚奇。畢竟,這兩者有相似之處。 柏拉圖在《泰阿泰德篇》中提道:“驚奇,這尤其是哲學家的經驗。除此之外,哲學沒有別的開端。”在古希臘語中,“驚奇”一詞同時具有驚喜和驚恐的含義,關鍵不在于使我們驚奇的是好事還是壞事,而在于這種主動發現的態度。但現在的人們,由于害怕生活在恐懼中,便放棄了精神上的探索,而探索能使我們獲得全新的理解和體會。想成為哲學家,或者想要取得某些成果而學習哲學的人——比如正在讀這本書的你——要善于發現那些能改變視角的事物。 如果你希望過一種哲學的生活,就不能僅僅滿足于知曉自己存在的狀態,滿足于了解的層面,或是認為自己已經了解了世界的組成。哲學的生活不可能是完美的,但永遠是充實的,有思考也有停頓,有豁然開朗也有迷途,這才是充滿生機的生活。 所以,請多一點信任,因為在這個促使你尋求積極事物、同時也總是存在懷疑和分歧的世界中,信任能誘發你的驚奇。這可能會讓你覺得疲憊,因為這違背了你的習慣。而孩子卻正相反,他們會在不該信任的時候也去信任。也正因如此,他們總是對一切都感到驚奇。 自我關注 自我關注是自我實現的**步。關注某件事物并使它脫離其背景,把它從我們稱之為“世界”的一元維度中分離出來,擺脫那種將所有事物置于同一平面并纏繞在一起的錯誤視角。關注日常生活,關注那些普通的、顯而易見的動作,如打嗝或吃早餐,我們會發現,沒有什么事、什么人是“正常”的。雅克·拉康寫道:“一個‘正常’的人,本質上就是不認真關注自己內心聲音的人。”正如你所看到的,你正在做的這件事,即閱讀,也是不“正常”的。 P1-4
哲學的治愈力 作者簡介
瑪烏拉 剛齊達諾(Maura Gancitano)哲學家,Tlon(意大利哲學學校、出版社和戲劇書店品牌名稱)創始人。曾出版意大利暢銷書《不必做好女孩》。 曾與安德萊·科拉美第奇(Andrea Colamedici)合著:《你不是上帝:當代精神現象學》《如何走出洞穴》《奇跡中的教訓:哲學與想象力之間的旅程》。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巴金-再思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