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信號 本書特色
高特羅是當代美國z優秀的短篇小說家之一。在他身上可以看到美國南方天才女作家弗蘭納里?奧康納的影子。高特羅認為要把那種“人們解決自己的問題取得小小勝利的短篇小說”寫好而不顯得愚蠢、俗套、平淡或者泛濫的傷感,是很難的。而他就是那個寫這類小說的高手,他懂得將幽默、諷刺和正確的語氣與糟糕的素材融合,妙筆天成地傳遞出一個個具有感情分量而絲毫不感傷的故事。
信號 內容簡介
《信號》收入當代美國南方作家蒂姆·高特羅的十二個短篇小說新作和從他前兩部短篇集中精選的九個名篇,代表高特羅短篇小說創作的優選水準。
這些故事大都發生在他深愛的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河沿岸,有些發生在北卡羅萊納州以及隆冬的明尼蘇達州。讀者仿佛置身美國南方炎熱與潮濕的氛圍,看到故事中的男女為信仰和各種心事糾結,看到他們的小鎮生活、藍領工作。一臺珍貴的收音機,廢棄保險柜里的一臺神奇的縫紉機,密西西比河上的駁船,紙牌游戲和賭場,祖父母與兒孫……他們的故事走向荒誕、不安或崇高的結局。
2017年,《信號》被《華爾街日報》和美國公共廣播電臺評為年度好書。
信號 目錄
偶像之殤.............1
重塑信心.............29
壞種...............54
收音機的魔力...........73
修爐人的哀歌...........90
悔...............126
水上魂影............145
滅蟲人.............152
翅膀..............174
鋼琴調音師...........195
書評的故事...........219
失手..............238
信號.............255
安撫心靈............280
“一本萬利號”賭船........301
電阻起風波...........325
休?皮斯托拉酒后歷險......343
賭桌上的調味酒.........365
保險柜之謎...........390
融入孩子............413
光亮中的盲區.........433
信號 節選
信 號 當塔利斯?基米塔教授珍愛的立體聲收音機沒了聲音、從頂端冒出白色的螺旋煙霧時,他在它前面跪下,把雙手放在胡桃木的外殼上,就像在安慰一個突然生病的親屬。1974年他在里加 的黑市花了不菲的拉特,買下這臺嶄新的無線電,甚至把它連接到他那些威力無比的東德揚聲器上,使他知識界的朋友羨慕不已,因為它的巨大功率和無遠弗屆的接收范圍,能從整個歐洲汲取非共產主義新聞和古典音樂。它有一個勇敢的名字“拓荒者”,讓他想起他孩提時代讀到的美國西部移民大車隊和遼闊無際的西部大草原。賣方給了他一個頗優惠的價格,因為它不能在拉脫維亞二百二十伏的電流下運行。塔利斯為奧格雷 的一座公共廁所粉刷墻面,賺到了足夠買一臺高檔變壓器的錢。 1979年他大學畢業,設法以學生簽證離開了拉脫維亞,帶著這個七十磅重的音樂盒來到紐約的研究院,把它接到更好的揚聲器上,于是這臺歪斜的SX-1250型拓荒者,成為早晨和夜晚向他傳播莫扎特的伙伴,是一個比他新婚的年輕美國妻子更好的伴侶。馬列娜是個雕像般的絕頂美女,一個來自伊利諾伊州的哲學系學生,從一開始就被他吸引,但是后來厭倦了他的溺于沉思和孤僻天性。她開始稱他為冷血動物,他們在小公寓的廚房里唇槍舌劍, 她指出,他是個因俄羅斯思想而邏輯世俗化的冰人。他也同樣嘲笑了她,在多次爭吵中聲稱,她的時髦美國服裝讓她顯得小家子氣十足。她則指責他看慣了穿灰不溜秋顏色毛衣的小胸女人,她們甚至因為害怕生凍瘡而穿厚如毛毯的裙子。他告訴她說,她身上有股妓女的味道,不妨去學抽煙。 他在紐約的**份教職維持了兩年。因為學生的差評,他失去了這份工作;他的學生不能接受他那種自以為是的優越感,還有他的缺乏耐心。他又在明尼蘇達州的一個小學院找到了工作,他喜歡那里的氣候,接下來,在婚姻告吹之后,他先后任教的學校有俄勒岡州的一所半日制學院、康涅狄格州一所教會學校(一座破敗、漏風的石頭建筑)、遍地風滾草的得克薩斯州西部一所以計算機為特色的大學、密西西比州伊塔巴戛的一所社區學院。他就這樣開始了一長列的不續聘履歷,直到他一共周游了十所院校,一所不如一所。*后,他來到路易斯安那州格蘭德克拉波德的沼澤區專科學院和職業學校,兢兢業業地任教。 在一個星期二的夜里,塔利斯?基米塔在他的寶貝機器上流連忘返,膝頭還沒打分的大一歷史考卷滑落下來,他擰動上面一個個銀色的轉鈕,讓那些閃亮的指針嘎嘎地上上下下,卻不得其所。他的居所**次陷入死靜,自從他擁有了這臺機器,在他醒后的每分鐘里它都是開著的,為他播放古典音樂、英國廣播公司的播音,以及公共廣播電臺評論員評述警察暴力的節目。驚慌中,他瀏覽電話簿尋找修理工,但很快就發現,當地沒有能夠修理老式高檔音像設備的技術人員,即使上互聯網,能夠找到*近的修理者也在得克薩斯州中部,他們開價七百五十美元,還要外加可笑的運輸費。他擔心收音機郵寄會不安全,第二天他打電話給得克薩斯州的修理行,一個聽上去像假冒牛仔的人興沖沖地告訴他:“喂,是的,老伙計,我們很快就會讓那東西像威利?納爾遜 那樣唱起來。”塔利斯不信任嘻嘻哈哈的美國人,懷疑他們是在誆騙他,他們的好心情只不過是用來遮掩他們無能為力的幌子。好心情讓他想起他父親,里加的一個負責潤滑油消耗的低層共產黨官員。他父親長著顆圓滾滾的腦袋,一副黑胡子,一小股抹了油的深色頭發筆直地橫過他的顱頂。每當年幼的塔利斯跑來向他咨詢生活的真諦時,他總是說,沒有什么是重要的,除非它讓你停止呼吸。然后他會笑著點燃一支雪 茄。 星期三夜間,他在他那靜悄悄的屋子——一座翻修過的柏木小屋,坐落在一塊瘋長的路易斯安那式草坪的中間——周圍散步,為他失去的音樂而哀傷。那臺機器是他的心肝,他的念想,是一口永不枯竭的巴赫和西貝柳斯的音樂之井,這音樂支撐著他的痛苦人生。然而隨著音樂的消失,他的思想成了草原上迷路的綿羊,塔利斯因自己的精神狀態而惱火。他突然想到,那臺立體聲收音機把他和很多他應該更關注的事情隔離開來。 在這個星期剩余的日子里,他對他的同事脾氣暴躁,在教師休息室的咖啡機前甚至比平時更疏遠他們。他是個大個子,圓肩,身上的每一根毛發都是銀色的,就像拉脫維亞的冰霜。他的教授同事都穿短袖襯衫和網球鞋授課,可是即使處于海灣氣候,塔利斯仍然身穿深色毛料西裝和光亮的系帶皮靴。這個地區令人窒息的潮濕日復一日地令他不解而置若罔聞,就好像高溫是一個隨時可能消失的氣象錯誤,雪天會緊跟而來。沒有人告訴過他,自1949年以來,格蘭德克拉波德就沒有下過雪。星期五下課之后,他坐在家里,在靜默中焦急不安,因為他不喜歡美國電視節目,他是依靠無線電廣播來了解世界的災難,他把那些新聞稱之為“每日歷史”。 星期六早晨,一陣噪音撞入他的耳鼓,這總讓他想起俄羅斯直升機在利耶爾瓦爾代他童年小屋上空顫動的聲音。是來他家小草坪割草的賈妮絲?勒布朗,她用杠桿控制著她那臺咆哮的、帶有輪子的機器。他有印象,那機器的名稱叫“迪西克伐木者”。賈妮絲每周來一次,因為前院和后院的圣奧古斯丁草天天在瘋長,就像在他家屋子周圍緩緩升起的綠色火焰。她割好步道邊的草,便會走上門廊,這時塔利斯打開門,給她一張支票。 “這是一份很好的工作。”他說,目光從這個光采照人、身穿丁尼布襯衫的中年婦女身上掠過。 “謝謝,教授。你如果有其他活要做,請告訴我。你的門廊可以做壓力沖洗。” 塔利斯的目光落在那把他從來沒有用過的搖椅上。他不知道坐在門廊里有什么可做,因為在他長大的地方,人們從不坐在外面欣賞大風雪。“沒有什么事,謝謝,賈妮絲。” “對了,如果你需要調整那輛沃爾沃的發動機,這活我也能做。只要我把心思用在上面,沒有我不能修好的東西。”她脫下她的皮手套,塔利斯看見她有一雙令人驚艷的纖手,看上去比他的更柔嫩。 “沃爾沃從沒發生過故障。不過,還是要謝謝你。” 賈妮絲回頭看了一眼那輛靠路肩停著的磚紅色舊車。“是,這些車就像防守前鋒一樣堅固。你可以碰撞它們,但是你傷不了它們什么。” 塔利斯注意到,這個草坪女士把她的各種機器擬人化了。那臺復雜的、隆隆作響的割草機被取了一個人的名字,以裝飾藝術的書寫體用漆寫在機器的側面,旁邊是一個圣母馬利亞的微型貼像。而用來修剪杜鵑花的小電鋸,被她稱作“白蟻”。在他的想象中她是一個單純的人,喜歡象征意義,注重物體的內涵。 …………
信號 作者簡介
蒂姆·高特羅,美國小說家,1947年出生于路易斯安那州摩根城的勞工階層家庭。他在東南路易斯安那大學英文系任教三十年,退休后定居田納西州查塔努加市。 蒂姆·高特羅著有三部長篇小說《下一個舞步》(1998)、《林間空地》(2003)和《失蹤者》(2009)和三部短篇小說集《死水惡波》(1996)、《融入孩子》(1999)和《信號》(2017)。高特羅出身于藍領勞工階層家庭,是被稱為“阿卡迪亞-克里奧爾人”或“卡津人”的路易斯安那州法國人后裔,他的作品大都描寫這些人。 蒂姆·高特羅被廣泛視為當代美國南方文學代表性作家,但他認為自己只是“恰好生活在南方的美國作家”。但他強調天主教信仰背景對他創作影響很大。
- >
我與地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虎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煙與鏡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