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挺經冰鑒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5726604
- 條形碼:9787505726604 ; 978-7-5057-2660-4
- 裝幀:80g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挺經冰鑒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讀者、商界人士 職場精英1.收錄《曾國藩遺囑》《清史稿·曾國藩傳》《〈曾文正公嘉言鈔〉序》3篇文章,共計5000余字。 2.隨書贈送兩張「曾國藩“五勤六戒”」箴言紀念卡(105*150)。 3.足本未刪減,原文+注釋+譯文,通俗易懂。 4.30歲之前一定要逼自己讀一遍,人生才能少走彎路。 5.你奮斗,你努力,卻不讀該讀的書,活該不成功;有野心、想賺錢、已成功的人都偷偷研究過。 6.一部專為中國人打造的成功學寶典,馬云、馬化騰、王健林、柴靜等大咖都推薦過。 7.十年七遷,連躍十級,曾國藩識人、相人、用人的精華所在,問世140余年不衰,和鬼谷子、王陽明是當下圈粉*多的三位古人。
挺經冰鑒 內容簡介
《挺經冰鑒》是曾國藩識人相人用人扛鼎之作。曾國藩縱橫官場三十載,做到了十年七遷,連躍十級的驚人成績,而《挺經》即是他成為晚清權臣之路上思想精華的總結,被后世官場、商場、職場列為成功推薦閱讀之書。《冰鑒》是中國傳統識人相人的一部奇書,讀之引人啟發,極具實用價值。晚清朝局波詭云譎,而他憑借過人的識人之術,大膽啟用、招攬和提拔了大批人才——這是成就一番功業的推薦要素。讀懂了《挺經 冰鑒》,你就離成功更近了一步。
挺經冰鑒 目錄
目 錄
挺 經
內圣……………………………………………………………( 2 )
勵志……………………………………………………………( 11 )
家范……………………………………………………………( 19 )
明強……………………………………………………………( 25 )
堅忍……………………………………………………………( 33 )
剛柔……………………………………………………………( 39 )
英才……………………………………………………………( 47 )
廉矩……………………………………………………………( 55 )
勤敬……………………………………………………………( 63 )
詭道……………………………………………………………( 71 )
久戰……………………………………………………………( 79 )
廩實……………………………………………………………( 85 )
峻法……………………………………………………………( 93 )
外王……………………………………………………………( 99 )
忠疑……………………………………………………………(105)
荷道……………………………………………………………(113)
藏鋒……………………………………………………………(121)
盈虛……………………………………………………………(127)
冰 鑒
神骨…………………………………………………………(135)
剛柔…………………………………………………………(143)
容貌…………………………………………………………(149)
情態…………………………………………………………(157)
須眉…………………………………………………………(163)
聲音…………………………………………………………(169)
氣色…………………………………………………………(175)
附 錄
曾國藩遺囑…………………………………………………(185)
清史稿·列傳一百九十二 曾國藩傳………………………(187)
《曾文正公嘉言鈔》 序 (梁啟超)……………………(198)
挺經冰鑒 節選
挺 經 內 圣 一 細思古人工夫,其效之尤著者,約有四端:曰慎獨①則心泰,曰主敬則身強, 曰求仁則人悅,曰思誠則神欽。 慎獨者,遏欲不忽隱微,循理不間須臾②,內省不疚,故心泰。主敬者,外而整齊嚴肅,內而專靜純一,齋莊③不懈,故身強。求仁者,體則存心養性④,用則民胞物與⑤,大公無私,故人悅。思誠者,心則忠貞不貳,言則篤實不欺,至誠相感,故神欽。 四者之功夫果至,則四者之效驗自臻。余老矣,亦尚思少致吾功,以求萬一之效耳。 【注釋】 ①慎獨:古人的一種修身方法,指個人獨處時能自覺律己,謹慎所思所行,修持道義。泛指持守自我道德本性和本心。語見《大學》:“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②須臾:梵語,外來詞。指極短的時間,片刻。語見《荀子·勸學》:“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③齋莊:齋,齋戒。指使自己身心清潔、言行規整、精神專注的行為和活動。《說文解字》:“齋,戒潔也。”莊,莊重。 ④存心養性:保存赤子之心,修養善良之性。舊時儒家宣揚的修身方法。語出《孟子·盡心上》:“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 ⑤民胞物與:語出北宋思想家張載《西銘》:“民吾同胞,物吾與也。”意為民為同胞,物為同類。泛指愛人和一切物 類。 【譯文】 仔細思索古人修身方面的要義,其成效特別顯著的約有四個方面:謹慎獨處,則心胸安泰;莊嚴恭敬,則身體強健;追求仁義,則眾人愛戴;正心誠意,則神靈欽敬。 獨處時謹慎不茍,就是遏制欲念,連*隱蔽微小處也不忽視,遵循自然之理而行,一刻也不間斷,這樣自省才無愧于心,心胸安泰。莊嚴恭敬,就是儀容整齊嚴肅,內心寧靜專一,修養心性,端正莊重不懈怠,所以身體強健。追求仁義,保存赤子之心,修養善良之性,視百姓為同胞,以萬物為朋友,大公無私,做到如此,自然人民愛戴。正心誠意,即內心忠貞不貳,言語篤實無欺,以至誠之心感應天地萬物,因此神靈欽敬。 如果真能達到上述四方面的修身功夫,那么效驗自然顯現。我已年邁了,卻還想在修身方面下功夫,來求得萬分之一的成效。 二 嘗謂獨也者,君子與小人共焉者也。小人以其為獨而生一念之妄,積妄生肆,而欺人之事成。君子懔①其為獨而生一念之誠,積誠為慎,而自慊②之功密。其間離合·幾微之端,可得而論矣。 【注釋】 ①懔:畏懼,害怕。 ②慊(qiàn):憾,不滿。《禮記·坊記》:“貴不慊于上 者。” 【譯文】 我曾說過,“獨處”是君子和小人都能感受到的。小人會因為自己獨處而產生非分的念頭,非分之想積聚多了就會任意妄為,由此欺人的壞事便常常發生。而君子憂懼自己獨處,所以會生出誠敬的念頭。誠敬的念頭積聚多了就會處事更謹慎,由此對自己不滿意的德行下功夫匡正。君子和小人兩者的差距,可由此來評判。 三 蓋《大學》自格致①以后,前言往行,既資其擴充;日用細故,亦深其閱歷。心之際乎事者,已能剖析公私;心之麗乎理者,又足精研其得失。則夫善之當為,不善之宜去,早畫然其灼見矣。 而彼小人者,乃不能實有所見,而行其所知。于是一善當前,幸人之莫我察也,則趨焉而不決。一不善當前,幸人之莫或伺也,則去之而不力。幽獨之中,情偽斯出,所謂欺也。惟夫君子者,懼一善之不力,則冥冥者有墮行;一不善之不去,則涓涓者無已時。 屋漏②而懔如帝天,方寸而堅如金石。獨知之地,慎之又慎。此圣經之要領,而后賢所切究者也。 【注釋】 ①格致:即格物致知。語見《禮記·大學》:“至知在格 物,物格而后知至。”意謂推究事物,方能獲得事物的知識。 ②屋漏:古代室內西北角設小帳,安放神主的地方。泛指暗處。《詩經·大雅·抑》:“相住爾室,尚不愧于屋漏。”《毛傳》:“西北隅謂之屋漏。” 【譯文】 自從《大學》提出窮究事物的原理獲得知識,以往的言論行為都可用作個人開闊眼界充實知識的資料,日常處理的瑣事問題,更可深化個人的閱歷見識。這樣,人在遇到實事時,就可以剖析公私的區別;在涉及道理時,又足以精辟地研究其得失。那么對于善事應當做,不善的壞毛病應改正,這些我早已清楚地認識到了。 而那些小人卻不能有此見識,去實行他所知道該做的事。于是做一件好事,唯恐別人不知道是自己干的,去做時遲疑不決。而做了一件壞事,深怕別人細察知道了,所以改正得很不徹底。自己獨處的時候,虛假的情弊自然會產生,這就是欺騙啊!而君子,唯恐做一件善事不徹底,在晦暗中會做出墮落的行為;一個壞毛病不改正,就會像涓涓流水一樣長年犯錯。 暗室之中懔然不動如同面對天神,心意堅硬如同金石。在他人不知道的地方單獨行事,也要慎之又慎。這是圣人遵奉的準則,也是后世賢人切實研究的問題。 四 修己治人之道,止勤于邦,儉于家,言忠信,行篤敬四語,終身用之有不能盡,不在多,亦不在深。 古來圣哲胸懷極廣,而可達天德者,約有四端:如篤恭修己而生睿智,程子①之說也;至誠感神而致前知,子思②之訓也;安貧樂道而潤身睟面,孔顏曾孟③之旨也;觀物閑吟而意適神恬,陶白蘇陸④之趣也。 自恨少壯不知努力,老年常多悔懼,于古人心境,不能領取一二。反復尋思,嘆喟無已。 【注釋】 ①程子:北宋思想家程顥、程頤。此派認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圣人,“君子之學,必至圣人而后已。不至圣人而自已者,皆棄也”,要使受教育者循天理,仁民而愛物。 ②子思:孔子嫡孫。春秋戰國時期儒家學派思想家。上承曾子,下啟孟子,在孔孟道統的傳承中有重要地位。 ③孔顏曾孟:孔子、顏子、曾子、孟子。皆儒家學派思想 家。 ④陶白蘇陸:陶淵明、白居易、蘇軾、陸游。四者均為著名詩人。 【譯文】 自身修養和治理國家的道理,有四句話終身適用且受益無窮,這就是:勤于政事,節儉治家,言語忠實守信,行事篤實無欺。可見話不在多,也不在于多么深刻啊。 古往今來圣哲們的胸懷極為寬廣,而可達圣德境界的,約有四種:篤實謙恭,注重自我修養而聰明睿智,是二程的主張;精誠感動神靈而生而知之,是子思的遺訓;安貧樂道而身體健康面無憂色,是孔子、顏回、曾子、孟子的要旨;欣賞大自然的美妙,吟詩作賦,而心意安適、精神愉悅,是陶淵明、白居易、蘇軾、陸游的人生樂趣。 我常悔恨自己少壯不知努力,而到老年往往多生悔懼之心,對于古代圣哲們的心境情趣,不能領略一二分。如今反復尋思,感慨不已。 ...
挺經冰鑒 作者簡介
曾國藩(1811—1872),晚清名臣。漢族,湖南湘鄉人。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謚號文正。中國近代著名政治家、軍事家、理學家、文學家。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創建湘軍,并率領湘軍鎮壓太平天國、捻軍等農民起義。洋務運動發起者之一。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并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創立晚清散文“湘鄉派”,一生著述頗豐,有《曾文正公全集》傳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經典常談
- >
推拿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自卑與超越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