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國學經典新繹叢書:顏氏家訓(全本新繹)(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4236781
- 條形碼:9787514236781 ; 978-7-5142-3678-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學經典新繹叢書:顏氏家訓(全本新繹)(精裝) 本書特色
1.古今家訓之祖,是一部經典的家庭教育百科全書 《顏氏家訓》由南北朝時期文學家顏之推撰寫,闡述立身治家之法,內容涉及教育、儒學、為人處世、讀書治學等諸多領域,是一部系統的家庭教育教科書,在傳統中國的家庭教育目前影響巨大。書中關于立身處世的經驗之談,對今天的家庭教育仍然有著重要的借鑒作用。 2.全新注譯評析,譯文貼近原典,同時又融入了作者多年的研究心得,是一套人人都能讀懂的版本 本書逐句進行解讀,對典故和詞語的解釋清晰明了,穿插講解文言的句法和語法,以幫助讀者提高閱讀古文的能力。書中“譯文”部分用生動簡明的語言闡釋每一章的內容,篇尾的“評析”,結合現代社會環境對篇章內容進行解析,問題意識強,現實價值高。 3.由享譽海內外的魏晉史名家、國學研究大家唐翼明傾力打造 唐翼明先生作為魏晉文化與思想研究專家,在國學研究上造詣深厚。現任華中師范大學特聘教授兼國學院院長、長江書法研究院院長、武漢市文史研究館館員,多年來一直致力于魏晉南北朝文化史的研究,此書是他對魏晉學和《顏氏家訓》研究思考的集大成之作,內容廣博,語言通俗,本書的著眼點在于普及。 4.裝幀素雅大方,雙封面,收藏、饋贈佳品 本書采用雙封面、圓脊精裝鎖線。外封采用特紙質印刷,書名燙金;內封采用2.5毫米厚紙板,外覆特種紙,書名燙銀,整體呈現出既清新雅致又古樸厚重的品質,具有收藏價值,也可以作為饋贈親朋的佳品。 5.錢文忠、戴建業、張大可、韓昇等名家力薦
國學經典新繹叢書:顏氏家訓(全本新繹)(精裝) 內容簡介
《顏氏家訓》是中國經典的家庭教育寶典。它是南北朝時期文學家顏之推的傳世代表作,是我國歷史上**部內容豐富、體系宏大的家訓,全書闡述立身治家之法,內容涉及教育、儒學、佛學、歷史、社會、文學、倫理等諸多領域。本書在繼承前輩和當代學者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采用對每個句子進行解讀的注解方式,除了對典故和詞語的解釋努力做到清晰明了之外,必要時也講解文言的句法和語法,以幫助讀者提高閱讀古文的能力。書中“譯文”部分用生動簡明的語言闡釋每一章的內容,篇尾的“評析”,結合現代社會環境對篇章內容進行解析,問題意識強,現實價值高,旨在幫助讀者更好地吸收《顏氏家訓》中對我們今天的生活仍然有意義的營養。
國學經典新繹叢書:顏氏家訓(全本新繹)(精裝) 目錄
目錄
序致**
教子第二
兄弟第三
后娶第四
治家第五
風操第六
慕賢第七
勉學第八
文章第九
名實第十
涉務第十一
省事第十二
止足第十三
誡兵第十四
養生第十五
歸心第十六
書證第十七
音辭第十八
雜藝第十九
終制第二十
國學經典新繹叢書:顏氏家訓(全本新繹)(精裝) 節選
教子第二 2.1 上智不教而成,下愚雖教無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懷子三月,出居別宮,目不邪視,耳不妄聽,音聲滋味,以禮節之。書之玉版,藏諸金匱。生子咳??,師保固明孝仁禮義,導習之矣。凡庶縱不能爾,當及嬰稚,識人顏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誨,使為則為,使止則止。比及數歲,可省笞罰。 【注釋】 (1) 上智不教而成,下愚雖教無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上智”,有上等智慧的人。“下愚”,很愚蠢的人。“中庸之人”,中等資質的人。《論語·陽貨》載孔子的話說:“唯上智與下愚不移。”這句話的意思是說, *聰明和*愚蠢的人,都是教育改變不了的,前者不需要教,自己就會成人,后者就是教也沒有用。對一般的中等資質之人,則需要加以教育,不教育就不能成人。 (2) 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懷子三月,出居別宮,目不邪視,耳不妄聽,音聲滋味,以禮節之:“出居別宮”,搬出去住在另外一間房里,即不與丈夫同房。“邪視”,看不好的東西。“妄聽”,聽不好的話。“以禮節之”, 用禮來加以節制,這里說的“禮”,不是簡單的禮貌,而是指當時一整套文明的制度和觀念。 (3) 書之玉版,藏諸金匱:“玉版”,玉制的平板。“金匱(guì)”,銅制的柜子。“藏諸”,藏之于……,把它藏在……,“諸”,是“之于”的合音。這是說把這件事(即“懷子”“出居”之事)寫在玉版上,藏在金匱里。 (4) 生子咳??,師保固明孝仁禮義,導習之矣:“咳??”,指小兒啼哭、笑鬧, 代指幼小之時。“咳(hái)”即“孩”,“??”通“啼”。“師保”,老師, 特指王子的老師,古代有太師、太保、少師、少保等官職。“固”,同“故”,已經。“明”,這里作動詞用,使動用法,即使之明白之意。“導習”,引導,教習。整句話是說,孩子出生,還在很小的時候,就有老師闡明孝、仁、禮、義的道理,對他加以引導和教育。 (5) 凡庶縱不能爾,當及嬰稚,識人顏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誨,使為則為, 使止則止:“凡庶”,平民,一般人。“縱不能爾”,就算不能做到這樣, “爾”,這樣、那樣,指上面所說的對孩子的教育。“使為則為,使止則止”,讓他做就做,讓他不做就不做。 (6) 比及數歲,可省笞罰:“比(bì)及”,到了。“笞(chī)”,鞭打。 【譯文】 具有上等智慧的人,不教也能成才;過于愚蠢的人,教也沒用;一般的中等之才,不教就不明事理。古時,君王會施行胎教之法,就是當嬪妃懷孕三個月的時候,就要搬到另外一間房子,眼睛不看不好的東西,耳朵不聽不好的聲音, 音樂、飲食都要按照禮的要求加以節制,并且把這件事情(指嬪妃懷孕、移居) 寫在玉版上,藏在金匱里。孩子出生,還在幼兒的時候,就有老師按照孝仁禮義的道理對他加以引導教育了。一般的平民,即使做不到這樣,也要在孩子還小但已能夠察言觀色的時候,就加以教誨。讓他做就做,讓他不做就不做。這樣等他長到幾歲的時候,就可以少挨些打罵了。 2.2 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見世間,無教而有愛,每不能然;飲食運為,恣其所欲,宜誡翻獎,應訶反笑,至有識知, 謂法當爾。驕慢已習,方復制之,捶撻至死而無威,忿怒日隆而增怨, 逮于成長,終為敗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是也。俗諺曰:“教婦初來,教兒嬰孩。”誠哉斯語! 【注釋】 (1) 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見世間,無教而有愛,每不能然:“然”,這樣,“每不能然”,常常不能做到這樣,也就是不能做到“威嚴而有慈”。 (2) 飲食運為,恣其所欲,宜誡翻獎,應訶反笑,至有識知,謂法當爾:“運為”,即云為,運、云通,有的版本直接寫作“云為”,云為即所為之意。“宜誡翻獎,應訶反笑”,應該勸止反而獎勵,應該責罵反而笑許。宜、應義同,翻、反義同。“至有識知”,到了懂事的時候。“謂法當爾”,以為按道理就該這樣,“謂”,以為,“法”,規矩、道理,“爾”, 如此、這樣。 (3) 驕慢已習,方復制之,捶撻至死而無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長,終為敗德:“驕”,驕橫。“慢”,輕慢、無禮。“方復”,才。“逮于”,到、等到。“敗德”,敗壞的德行、不好的操行,“敗德”在這里是“敗德之人”的省語。 (4) 誠哉斯語:這是個倒裝句,本來是“斯語誠哉”,“誠哉”因強調而提前。“誠”,對、確實。 【譯文】 父母既威嚴又有慈愛,子女才會敬畏、謹慎,由此生出孝心。我看世上做父母的通常做不到這樣,往往不加教誨,而只是一味溺愛。孩子的飲食、言行, 任其為所欲為,本該訓誡的,反而加以獎勵,本該責罵的,反而一笑了之,等到孩子懂事以后,還以為按道理就該這樣。等到驕橫無禮的習氣已經養成,才去制止,結果是鞭打到死,父母也樹立不了威信。父母火氣越來越大,子女的怨恨也越來越深。這樣的子女長大以后,必然成為德行不好的人。這就是孔子講的“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的道理。俗話說:“教育媳婦要從進門的時候開始,教育孩子要從嬰兒的時候開始。”這話說得真對啊!
國學經典新繹叢書:顏氏家訓(全本新繹)(精裝) 作者簡介
唐翼明,男,1942年生,享譽海內外的魏晉文化史專家、書法家。武漢大學中文系碩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語言文化系碩士、博士,師從夏志清,現任華中師范大學特聘教授兼國學院院長、長江書法研究院院長、武漢市文史研究館館員。著有《魏晉清談》《魏晉文學與玄學》《魏晉風流》《顏氏家訓解讀》《論語新詮》,散文集《寧作我》《時代與命運》《江海平生》《江海清談》等。
- >
史學評論
- >
巴金-再思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