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催情植物傳奇:花草物語
-
>
男士著裝新規范 潮男的時尚法則
-
>
保羅.史密斯的騎行剪貼簿
-
>
時髦星球
-
>
穿在身上的祝福
-
>
奢侈的精神
-
>
良物的態度
奢侈的:奢侈品何以失去光澤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929820
- 條形碼:9787568929820 ; 978-7-5689-2982-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奢侈的:奢侈品何以失去光澤 本書特色
你的名牌買得值不值?揭露奢侈品牌黑暗內幕**書;揭露奢侈品牌黑暗內幕**書,一部詼諧幽默、見識廣博的時尚史。
奢侈的:奢侈品何以失去光澤 內容簡介
該書是一本時尚文化類圖書,它講述了奢侈品行業的發展,并批判了奢侈品行業的一些弊端。“奢華”一度是擁有祖傳遺產的貴族世界的專享。“奢華”的歷史,就是一部關于傳統、精致、驕奢的購物史。然而,今日的“奢華”卻被打包販賣給身價數十億美元的國際大公司,這些大公司在意的只是規模擴張、公眾注意、品牌認知度、廣告,當然還有巨額利潤。該書是對富麗堂皇者投去的強硬一瞥,并追問:“奢侈品為何失去了光澤?” 該書是一部深度剖析時尚界黑幕的紀實類時尚讀物,系統地介紹了奢侈品牌的發家史,顛覆了奢侈品牌從前在大眾心目中的形象。
奢侈的:奢侈品何以失去光澤 目錄
**部分
**章 奢侈品行業的誕生
第二章 奢侈品航母
第三章 全球化
第二部分
第四章 明星閃進你眼里
第五章 成功的香味
第六章 手袋里的秘密
第七章 血汗工廠和勞工危機
第三部分
第八章 走向大眾
第九章 偽貨朋友
第十章 新型的奢侈品市場
第十一章 新奢侈
原注
參考文獻
圖片說明
奢侈的:奢侈品何以失去光澤 節選
20世紀50年代,全世界有20多萬名女性穿高級女裝,這是資產階級女性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反觀今天,全球只有200個女人穿高級時裝,套裝的價格從2.5萬美元起價,禮服則*低要10萬美元,所以她們在穿的時候很是珍惜。我記得伊萬娜·特朗普②在1988年告訴我,她的禮服在紐約和棕櫚灘穿過幾次之后,為了避免一件衣服在社交場合穿著次數太多而有失禮節,她就把衣服寄給了住在捷克斯洛伐克的母親。這都是柏林墻倒塌之前的事了。 在戰后幾年,購買時裝仍然是高尚的社交活動。每年一月和七月,迪奧要在總部舉辦兩次新裝發布會。迪奧會寄出300張有黃金凸飾的請柬,邀請忠實顧客、雜志編輯、記者、零售商及社交名人參加發布會。迪奧總部位于蒙田大街30號,是一棟建于19世紀早期的灰色花崗巖大樓,也被圈內人稱為“宅邸”。來賓們坐在一排排漂亮的椅子上,后墻的壁龕里擺著巨大的花缸,里面插著玫瑰、梔子花、康乃馨,空氣中花香氤氳。發布會絕對準時開始,不會為了等某位遲到者而特別妥協。有一次,溫莎公爵夫人姍姍來遲,只得屈尊站在樓梯間觀看。 當司儀唱出裙裝、套裝的名字以及號碼,天鵝般優雅的模特兒緩緩走過金色與橄欖色調的房間,在巨大的水晶吊燈下駐足,雙手叉腰,刻意快速轉身,輕快地脫下外衣或披肩,再次轉身,然后換下一個模特兒上場。美國和歐洲的百貨公司、時裝店零售商坐在**排,在筆記本上飛快地寫下可能會下訂單的服裝號碼。出席新裝秀的其他巴黎人、名流們都很時髦,很多人穿著*新款的迪奧時裝,戴著珍珠貼頸項鏈、帽子、手套,觀賞時偶爾贊許地點點頭。發布會長達3小時,而今天不過20分鐘,若一個半小時已經算很長的啦。時裝秀以一件精美絕倫的新娘禮服結尾,模特兒會聽到如雷的掌聲和“好極了!”“太妙了!”的喝彩聲。迪奧自己很少出現在這種場合,他解釋說:“手忙腳亂地準備了一場時裝秀之后,我不再想在發布會上露臉。” 發布會結束后,卡隆記得,“如果你決定買衣服,就留下來,女士們會被領到大廳各處的幾間會客室里。售貨員叫來服裝模特兒,讓她穿上你喜歡的衣服。你從各個角度審視它,然后說,‘我很喜歡它,但我希望它長一點、短一點。’你可以提出任何意見。然后你再定好下一次會面的時間,接著進到更衣室,那里每款衣服有3個尺碼。” 迪奧這樣評論巴黎顧客:她們“太難纏了”。1957年,他告訴《時代周刊》,“試衣的時候她們就像體操選手,站起來,坐下去,彎腰,扭身,目的是要檢測這件衣服。因為她們知道,沒有縫好的一條帶子、一顆紐扣可能會是體面場合中的一場災難。通常她們有丈夫或男友作陪,他們也很留意針腳、接縫和扣眼。她們確實讓人生氣,但就算再瑣碎,我們也不能對她們的挑剔置之不理。我們得讓她們志得意滿地離開迪奧大樓,不然就糟了,我們的聲譽經不得破壞。” 設計師往往會親自參與顧客的試穿環節,衣服的做工非常好,可以反復穿好幾年。“一件裙裝或一身套裝是根據你的體型,專門為你量身定做的,重要的是,它們讓你感覺舒適并展示出你*好的一面。你首先會感到怡然自得,然后才有心思考慮別的細節。”卡隆說,“不管你站多久,坐多久,這件衣服都完美如初,讓你感到安心。迪奧、馬克·博恩(Marc Bohan)、紀梵希、伊夫·圣洛朗會問你:‘你打算在什么場合穿這件衣服?你需要跑步或跳舞嗎?如果你是參加需要久坐的慶祝活動,那么不要選天鵝絨的面料,它會留下坐過的痕跡。坐著的時候衣服不能太緊,否則站起來就會打皺。這件衣服長短適合你,那件不適合。’”
奢侈的:奢侈品何以失去光澤 作者簡介
[美]黛娜·托馬斯(Dana Thomas),《新聞周刊》巴黎分社資深文化與時尚作家,她從1994年開始為《紐約時報》雜志撰寫報導,并且在各種刊物發表文章,包括《紐約客》《哈潑時尚》《時尚》《華盛頓郵報》與倫敦的《金融時報》。她也是《哈潑時尚》雜志澳洲版巴黎特派員,以及巴黎英美媒體協會與海外媒體俱樂部成員。1996年到1999年,托馬斯在巴黎的大學教授新聞學。 過去15年,她為《華盛頓郵報》《新聞周刊》與《時代》雜志巴黎分社撰寫關于時尚與精品事業的報導,她探討精品工業黑暗面的文章鞭辟入里,揭發普拉達、古馳與巴寶莉等品牌不愿讓大眾知道的真相。 李孟蘇,資深媒體人,設計文化研究者、寫作者。曾任《三聯生活周刊》主任記者、駐英國記者,曾任中國大陸首本時尚雜志《ELLE-世界時裝之苑》資深編輯主任。著有:《為生活的設計:丹麥設計9堂課》《小小不列癲》(繁體版:《風尚英倫》)《莊園與下午茶》《倫敦AB面》《看那排骨瘦如柴的女孩》。譯有:《國王與諸神:約翰·加利亞諾、亞歷山大·麥昆的人生起落與時尚帝國的興衰》《足下風光:鞋子的故事,它如何改變了我們》《藝術地生活》《時尚手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莉莉和章魚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巴金-再思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